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4)
2023(10840)
2022(9175)
2021(8518)
2020(6951)
2019(16134)
2018(16011)
2017(30857)
2016(16499)
2015(18520)
2014(18417)
2013(18005)
2012(16823)
2011(15126)
2010(15893)
2009(14557)
2008(14319)
2007(13121)
2006(11840)
2005(10833)
作者
(47634)
(39323)
(39266)
(37160)
(25318)
(18839)
(17978)
(15139)
(14990)
(14218)
(13400)
(13280)
(12818)
(12540)
(12245)
(11994)
(11617)
(11446)
(11353)
(11162)
(9821)
(9783)
(9636)
(9181)
(8930)
(8841)
(8821)
(8732)
(7954)
(7833)
学科
(76137)
经济(75965)
(46319)
管理(43994)
(37641)
企业(37641)
方法(30293)
数学(25257)
数学方法(24720)
中国(23538)
(21540)
地方(20020)
业经(18256)
(17993)
农业(14530)
(13360)
理论(13254)
(13130)
金融(13128)
(12749)
(12555)
银行(12537)
(12179)
(12170)
(11627)
贸易(11614)
(11542)
(11179)
(11160)
财务(11109)
机构
学院(233562)
大学(232096)
(96338)
经济(94263)
管理(88114)
研究(82452)
理学(74752)
理学院(73865)
管理学(72332)
管理学院(71900)
中国(63581)
(50192)
科学(49119)
(46078)
(41965)
(38019)
研究所(37629)
中心(37456)
(36211)
财经(35343)
(32780)
北京(32495)
师范(32458)
业大(31940)
(31887)
(29454)
(29429)
农业(29235)
经济学(28657)
财经大学(26078)
基金
项目(149158)
科学(118347)
研究(111036)
基金(107271)
(93426)
国家(92248)
科学基金(79228)
社会(71438)
社会科(66729)
社会科学(66704)
(59273)
基金项目(55523)
教育(51883)
自然(50176)
(49715)
自然科(49078)
自然科学(49070)
自然科学基金(48179)
编号(45747)
资助(44624)
成果(38277)
(36544)
重点(33640)
(32569)
课题(32444)
(31275)
发展(29430)
创新(29128)
(28915)
国家社会(28595)
期刊
(115539)
经济(115539)
研究(73673)
中国(53638)
(37061)
(35621)
管理(35595)
学报(34164)
科学(32857)
教育(31555)
大学(26745)
(25689)
金融(25689)
农业(25044)
学学(24938)
技术(22341)
业经(19522)
经济研究(18579)
财经(17571)
(15099)
问题(14512)
(13591)
统计(12548)
技术经济(11968)
世界(11687)
图书(11663)
(11494)
(11475)
国际(10912)
商业(10898)
共检索到370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莉  郭希璇  胡建梅  
社会剩余资金遍及各阶层、多区域,该文研究社会剩余资金引入投资的必然性与经济性;归纳并比对了各发达国家社会剩余资金投资的具体运作模式以及监督等外部作用因素;在比较分析基础上认为:(1)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剩余资金融资机构,进而决定了这些机构的运作特点;(2)政府和融资机构之间的互动,进而导致各方利益得以均衡;(3)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剩余资金引入投资必须动员行业乃至社会力量参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莉  郭希璇  胡建梅  
社会剩余资金遍及各阶层、多区域,该文研究社会剩余资金引入投资的必然性与经济性;归纳并比对了各发达国家社会剩余资金投资的具体运作模式以及监督等外部作用因素;在比较分析基础上认为:(1)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剩余资金融资机构,进而决定了这些机构的运作特点;(2)政府和融资机构之间的互动,进而导致各方利益得以均衡;(3)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剩余资金引入投资必须动员行业乃至社会力量参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保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成波  苏秋阳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是经济建设的减震器,是针对贫困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外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归纳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救助体系是有意义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平  吕洁  申越魁  
发达国家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表明,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和平等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迟莹  齐晓安  
"走出去"是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模式,无论是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韩国的政府主导模式,还是英国的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均对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推进必须与本国的国情及其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应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提升文化影响力;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开发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注重国内发展与国外竞争的结合,选择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国范  
消除贫困、不断改善民生、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快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资源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及政策制度安排,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敏华  
发达国家经过百年职业教育发展史,形成了多种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社会认可、法律保障等方面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应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经验,建立健全法律保障,加大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社会、政府、行业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及家长各方面通力合作,打破职业贵贱观念,全方位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优良社会环境,灵活多样地开展校企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高效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扈映  
过去的制度及资源禀赋对现在和将来所实施的制度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概括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技术传播模式,并着重探讨了美国、日本、荷兰农业经历的不同制度环境和面临的资源禀赋对目前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总结了三国农业技术传播制度的演进特点,及对构建适应我国新时期需要的公共农技推广体系的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昌奎  
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关键。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为中国展览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同山  张云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重视农技推广工作,视其为科技兴农的关键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建立了各自不同的推广体系,并日益完善。本文综合分析了美国的以增地大学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合作推广模式,荷兰政府主导的综合推广模式,日本官民协同推进的"双轨推广"模式和法国农业组织主导的多元推广模式,最后从国际经验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伶俐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农产品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现有模式下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包括流通、销售渠道单一;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以及自动化信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可借鉴的若干建议,对优化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少立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过程中产融结合模式的变迁,试图厘清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模式的变迁路径以及适宜知识经济时代的产融结合模式,以期对于我国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演进有所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亚南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自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中国的城市环境治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组织和市民的作用,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从而实现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