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4)
2023(13203)
2022(10783)
2021(9614)
2020(7999)
2019(17777)
2018(17252)
2017(33082)
2016(17633)
2015(19386)
2014(19093)
2013(19097)
2012(18149)
2011(16099)
2010(16682)
2009(15404)
2008(15565)
2007(14196)
2006(12866)
2005(12102)
作者
(52954)
(44256)
(43971)
(41415)
(28203)
(21027)
(19931)
(17217)
(16695)
(15778)
(15067)
(14663)
(14314)
(14309)
(13990)
(13316)
(13261)
(12911)
(12875)
(12450)
(11148)
(11135)
(10803)
(10101)
(9929)
(9902)
(9861)
(9855)
(8879)
(8857)
学科
(88190)
经济(88087)
(79826)
(72007)
企业(72007)
管理(63294)
业经(31294)
方法(29925)
(27965)
(24553)
中国(24278)
地方(22936)
数学(21144)
数学方法(21026)
农业(20459)
技术(19500)
(18228)
财务(18212)
财务管理(18192)
企业财务(17260)
(16836)
(16056)
(15051)
(14663)
产业(14321)
(14217)
贸易(14200)
(14086)
理论(14045)
(13727)
机构
学院(262251)
大学(255116)
(114089)
经济(112079)
管理(102843)
研究(91753)
理学(87247)
理学院(86279)
管理学(85224)
管理学院(84724)
中国(72008)
科学(55290)
(54662)
(52407)
(47575)
(46948)
(42377)
研究所(42267)
中心(41120)
财经(40823)
业大(37591)
农业(37118)
(36912)
北京(34750)
经济学(34005)
(33301)
(33274)
(33133)
师范(32747)
经济学院(30619)
基金
项目(168896)
科学(135840)
研究(124892)
基金(123339)
(107861)
国家(106567)
科学基金(92308)
社会(81468)
社会科(77369)
社会科学(77349)
(68726)
基金项目(65478)
自然(58411)
自然科(57060)
自然科学(57047)
自然科学基金(56125)
(55971)
教育(54276)
编号(48900)
资助(48250)
(43433)
(38949)
(38931)
重点(38609)
成果(38583)
(36185)
创新(35537)
发展(35290)
(34693)
课题(34456)
期刊
(139722)
经济(139722)
研究(80314)
中国(55911)
(45724)
管理(45063)
(42377)
科学(38977)
学报(37889)
农业(31238)
大学(29031)
学学(27760)
业经(26280)
(25801)
金融(25801)
技术(24234)
教育(23949)
经济研究(21500)
财经(20624)
(19079)
问题(18237)
(18084)
技术经济(15808)
商业(14157)
现代(14088)
世界(14075)
(13757)
科技(13478)
经济管理(12749)
国际(12296)
共检索到411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应恒  耿献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凯年  逯德山  
长期以来,中国生猪生产与猪肉价格一直处于周期性波动之中。促进养猪业走上生产持续发展、价格相对稳定的轨道成为迫切需要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要使中国养猪业走出周期性波动的怪圈,必须建立法规和制度性适时调控与长效保护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莹  邱俊杰  
在新的贸易体制下,发达国家对畜牧业补贴的重点和方式有所改变,但数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削减。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生猪产业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国家持续地对生猪产业进行补贴。本文通过分析WTO农业补贴原则和借鉴发达国家畜牧业补贴经验,认为中国的生猪补贴政策完全符合WTO原则,政府还应该加强生猪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实行"绿箱"为主的生猪产业补贴等,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继东  
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经济中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本文基于对美国、欧盟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发展及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在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则及政府财政状况的前提下,汲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经验,采取合理的政策工具来促进中国畜牧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毅  杜秋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畜牧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蓝海涛  辛本胜  李靖  
新阶段我国畜牧业总体上已出现明显的结构优化升级现象,主要表现为畜产品结构逐渐优化升级,畜牧业品种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畜牧业产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等。扩展的Cobby-Douglas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养猪业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以肉粮比反映)的主要因素为物质投入、劳动工日、精饲料投入和疫情,饲养规模、技术费和防疫投入影响不显著。针对目前需重视的我国畜牧业良种和疫病防控体系弱化、畜产品市场缺乏有效调控及畜牧养殖业发展投融资环境不利等制约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改善畜牧业投融资环境的具体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国刚  王明利  杨春  
农业地理集聚是有效实现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以畜牧业为例,采用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平均集聚率等指标与模型,分析了畜牧业地理集聚的发展特征、演变态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1年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程度不断增强,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到稳定上升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但不同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过程差异显著;省域尺度上,畜牧业平均集聚率重心不断北移,逐步形成了北方地区高度集聚、南方地区中低度集聚的空间分异格局;畜牧业地理集聚格局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到空间重构再到空间优化的过程,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力以及市场与政策,在不同时期主导着中国畜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构成了我国畜牧业地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金贵  赵忠勇  
发展高效畜牧业,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过渡的重大战略转移,是畜牧业体制改革的一场革命。何谓高效畜牧业?笔者认为,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达到单位产出多,产品质量优,经济、社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军岐  王志彬  
本文在论述了畜牧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必须以其经济效益为前提,以及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具有风险性、时效性、动态性和周期性,转化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服务对象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之后,具体分析了农区、牧区、城郊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技术成果应用的特点,构成我国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结合我国目前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加快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宛晋沃  赵靖平  尚宪法  
实施产业化战略推动畜牧业发展——隰县畜牧产业化的调查及思考宛晋沃赵靖平尚宪法山西省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端,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全省50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1996年以来,在农业部畜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祥海  张俊飚  李鹏  
中国畜牧业发展正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选取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水环境承载压力、饲料粮自给压力和饲草自给压力4项指标,测算了1990-2010年中国及2010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研究表明:21年间中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成为中国及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饲草自给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及各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约束;饲料粮虽能自给,但从全国范围看已接近自给上限,农区省份尤为明显。最后,立足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环境监管、推动畜禽粪便还田、加强保护草原以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成吉  王国刚  张勇翔  董海宾  
为开展草食畜牧业产业空间转移与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分区新型种养关系。基于198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系统分析草食畜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转移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以产业转移特征为基础,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解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草食畜牧业的空间依赖特征显著,整体趋势自西向东北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重心整体上穿越了农牧分界线,总直线位移距离达505.36 km;空间面板模型显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总体受到生产性土地比重、土地生产能力、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等6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生产能力是推动草食畜牧业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将长时间序列分解为3个时期,发现机械化、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是各时期产业布局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可为构建合理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进而为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耀文  王明利  马晓萍  李鹏程  
[目的]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综合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EBM模型、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空间马尔可夫链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2002—2018年中国31省畜牧业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特征,并联立STIRPAT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溢出效应。[结果]研究发现:中国畜牧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阶梯性,逐渐形成“俱乐部收敛”式两极格局;西部地区是畜牧业生态效率提高的重点区域,有加速向东部转移融合的趋势;中国畜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且相对稳定的过程,地理空间格局对其影响显著,难以实现跨越式转移;财富、人口、技术等方面因素对畜牧业生态效率表现出不同的短期和长期空间溢出效应。[结论]中国畜牧业要走协同发展道路,注重生态补偿与区域联动,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在各影响因素间寻找均衡点,构建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竞争有度的产业生态体系,稳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切不可急功近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玮  
本文分析了畜牧业在湖北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大而不强的基本特征;从畜禽品种改良、畜产品深加工、打造品牌、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环保检疫制度建设诸方面,提出了湖北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