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1)
- 2023(7882)
- 2022(6605)
- 2021(6021)
- 2020(4648)
- 2019(10641)
- 2018(10349)
- 2017(19417)
- 2016(10543)
- 2015(11708)
- 2014(11482)
- 2013(11304)
- 2012(10986)
- 2011(9991)
- 2010(10233)
- 2009(9187)
- 2008(9002)
- 2007(8123)
- 2006(7481)
- 2005(7045)
- 学科
- 济(49820)
- 经济(49761)
- 业(27491)
- 管理(25670)
- 企(20109)
- 企业(20109)
- 中国(18258)
- 地方(17261)
- 农(15240)
- 方法(13984)
- 数学(12084)
- 数学方法(11998)
- 业经(11841)
- 农业(10428)
- 财(10304)
- 融(9976)
- 金融(9976)
- 地方经济(9824)
- 银(9677)
- 银行(9656)
- 发(9643)
- 行(9496)
- 学(9176)
- 制(8912)
- 贸(8566)
- 贸易(8554)
- 易(8226)
- 环境(7715)
- 发展(7276)
- 展(7252)
- 机构
- 学院(146682)
- 大学(145188)
- 济(62910)
- 经济(61624)
- 研究(58378)
- 管理(51044)
- 中国(45108)
- 理学(42509)
- 理学院(41931)
- 管理学(41262)
- 管理学院(40993)
- 科学(35155)
- 京(32284)
- 所(30363)
- 财(29460)
- 农(27505)
- 研究所(27284)
- 中心(26656)
- 江(23950)
- 财经(22345)
- 范(21500)
- 农业(21246)
- 师范(21245)
- 北京(21090)
- 院(20954)
- 业大(20783)
- 经(20342)
- 经济学(19454)
- 州(18995)
- 省(18649)
- 基金
- 项目(94352)
- 科学(74628)
- 研究(70567)
- 基金(67470)
- 家(59920)
- 国家(58922)
- 科学基金(49506)
- 社会(45082)
- 社会科(42759)
- 社会科学(42748)
- 省(37539)
- 基金项目(34863)
- 划(31667)
- 教育(31305)
- 自然(30347)
- 自然科(29620)
- 自然科学(29613)
- 自然科学基金(29066)
- 编号(28090)
- 资助(27301)
- 发(26787)
- 成果(23808)
- 发展(21803)
- 重点(21707)
- 展(21405)
- 课题(20658)
- 部(20371)
- 创(19768)
- 国家社会(18884)
- 创新(18519)
共检索到245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财政资金每天汇入与流出国库,国库中可能出现一定数量的沉淀资金,也可能出现短期性、季节性的资金不足,使得国库现金余额经常处于波动状态。国库现金保持一定限度的波动性,本是合乎客观实际的正常情况。但是,超出一定范围的波动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意味着大量国库现金的闲置与浪费,不利于提高国库现金的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瑛 张锐 朱亚培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而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管理活动的总称。目前,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对降低国库成本,提高国库运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随着国库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国库集中收付程度日益提高,发展完善国库现金管理,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和深化财政管理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文 李宗宝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过现代化的现金跟踪体系分析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科学、全面、准确地掌握现金流去向,并以库存现金余额最小化、资金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相应的市场化操作,这些先进经验对优化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库现金 存量 单一账户 现金流 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尤瑞章 王庆
近年我国国库库存逐年攀高,库存波动剧烈,如何有效熨平国库库存波动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我国国库库存波动的特点,研究了国库库存波动对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预算管理等方面,查找影响国库库存剧烈波动的因素,最后提出熨平国库库存波动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国库库存 波动特点 原因 熨平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传统教科书中,对于国库的界定通常是: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是专门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支出的机关。国家的全部预算收入都由国库收纳入库,一切预算支出都由国库拨付。 按照这种界定,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保管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库制,又分为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独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瑜 李书华
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治理环境制度因素与金融开放度的交叉项后,金融开放明显降低了一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因此,只有在本国良好的制度水平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环境下,金融开放才可以降低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宏观经济波动 制度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英 刘婷
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变成为当下主潮流,而利率走廊更是成为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新宠儿",被认为具有降低短期市场化利率波动功能,能提高政策利率的基准性和认可度,促进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有利于减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降低操作成本。本文从利率走廊降低利率波动性的机理分析出发,结合已开展利率走廊的国家实际数据建立GARCH(1,1)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利率走廊可降低短期利率波动的论断,为我国深化利率走廊实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关键词:
利率走廊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英 刘婷
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变成为当下主潮流,而利率走廊更是成为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新宠儿",被认为具有降低短期市场化利率波动功能,能提高政策利率的基准性和认可度,促进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有利于减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降低操作成本。本文从利率走廊降低利率波动性的机理分析出发,结合已开展利率走廊的国家实际数据建立GARCH(1,1)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利率走廊可降低短期利率波动的论断,为我国深化利率走廊实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关键词:
利率走廊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际刚
本文认为,当前发达国家现代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和循环物流发展迅速,企业物流组织模式朝供应链物流演进,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发展较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全球物流扩张,物流安全体系建设受到重视。文章提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要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建设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物流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发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同时要形成有利于物流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第三方物流 循环物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绍志 赵荣
森林保险在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国外发达国家森林保险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森林保险政策制度设计及运行机制,包括总体制度设计、保险产品设计、政府财政补贴、相关机构运行机制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总结了发达国家森林保险发展的共同特点和成功经验,并在剖析中国森林保险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得出了国外发达国家森林保险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制度设计 运行机制 经验 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华峰 冯俊文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表明:循环经济是我国建立新的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循环经济 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宏新 甄磊 周拯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欧美国家棕地治理的成功做法,为中国棕地治理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发达国家因工业化起步较早、科技发达,凭其完善的法律框架、多层次的治理结构与大量的资金保障体系在棕地再开发中走在了世界前列。研究结论:中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棕地再开发经验,推动棕地再开发工作顺利展开,实现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棕地 治理 再开发 发达国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珠 周一
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政策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这方面的成效开始逐步体现,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自然资源条件、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低、以及国家间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纠纷等,限制了现阶段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验借鉴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