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7)
2023(14223)
2022(11769)
2021(10924)
2020(8760)
2019(19987)
2018(19906)
2017(37349)
2016(20504)
2015(23161)
2014(23011)
2013(22634)
2012(21624)
2011(19794)
2010(19931)
2009(18245)
2008(18149)
2007(15974)
2006(14617)
2005(13630)
作者
(59779)
(49719)
(49585)
(47048)
(32199)
(23757)
(22623)
(19314)
(19220)
(17774)
(17197)
(16888)
(16406)
(15967)
(15723)
(15265)
(14680)
(14387)
(14377)
(14314)
(12768)
(12250)
(11984)
(11524)
(11178)
(11162)
(11067)
(11061)
(10082)
(10014)
学科
(90038)
经济(89923)
(46763)
管理(46751)
(33454)
企业(33454)
中国(31714)
方法(28847)
(27688)
地方(24834)
数学(24727)
数学方法(24477)
业经(20860)
农业(18743)
(18655)
(18409)
贸易(18391)
(17824)
(16770)
(16687)
(16490)
金融(16487)
(16172)
银行(16140)
(15758)
(15618)
环境(14440)
地方经济(12981)
(12665)
技术(12193)
机构
大学(293441)
学院(288943)
(124755)
经济(122323)
研究(116760)
管理(99968)
中国(88849)
理学(83782)
理学院(82547)
管理学(81170)
管理学院(80599)
科学(69448)
(66604)
(60464)
(56285)
研究所(54874)
(52395)
中心(51347)
(45441)
(44751)
师范(44319)
财经(43748)
北京(43473)
(41958)
业大(41033)
农业(40884)
(39811)
经济学(39784)
师范大学(36471)
(36000)
基金
项目(187324)
科学(147621)
研究(139966)
基金(135397)
(119847)
国家(118509)
科学基金(98724)
社会(89650)
社会科(84727)
社会科学(84708)
(70979)
基金项目(70420)
教育(63278)
(61643)
自然(60436)
自然科(58985)
自然科学(58965)
自然科学基金(57915)
编号(55789)
资助(54458)
成果(48015)
(46806)
重点(43539)
(42141)
课题(40614)
(38570)
国家社会(38219)
发展(38056)
(37432)
创新(36282)
期刊
(149358)
经济(149358)
研究(97648)
中国(67838)
(50609)
学报(46878)
科学(44745)
(40334)
教育(39088)
管理(39058)
大学(35450)
农业(34745)
学学(32476)
(32350)
金融(32350)
经济研究(24383)
技术(23754)
业经(23212)
财经(21495)
问题(20201)
(19880)
(18810)
世界(18234)
(18122)
国际(17806)
图书(16403)
资源(14270)
(14234)
论坛(14234)
(13914)
共检索到469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基于不同角度,去工业化可以分为很多类别。英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两个典型代表。英国偏总量、整体性去工业化,从数量上看偏强去工业化,更多表现为生产率的去工业化;美国则偏结构性和区域性去工业化,从数量上看偏弱去工业化,更多表现为就业和产出的去工业化。从事后的观点来看,去工业化给英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偏消极,而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偏积极。当前中国似有去工业化的苗头,需要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上进行思路调整与改革,构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发挥大国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去工业化和结构性去工业化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避免去工业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一鸣  
通过分析英、美、德、韩诸国的工业化过程特点,归纳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工业发展均遵循从轻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的阶段发展路线;工业化水平距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政府的干预强度越大;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密不可分。阐明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美英日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现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法制化凸显强制性、培训目标多元化追求整体性、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体现综合性、培训课程整体设计强调实用性、培训途径多种多样彰显灵活性等特征。未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将呈现出培训格局多元化、培训目标分层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训模式灵活化、培训评估机制科学化等特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妍嫣  袁祥飞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合理借鉴国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总结了英、德、美三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展祥  王秋石  李国民  
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去工业化进程明显,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理论和现实的考虑,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审时度势,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最大化寻求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进程中的机会,实现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共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俊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国政府在立法方面对其进行的规范与扶持。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本国合作金融组织的支持与服务,但是按合作制建立起来的农村信用社实质上早已出现了异化,背离了合作制的本质,这与各国法制建设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发达国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美国与德国)。通过回顾两国的立法实践,得出国家立法对推动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并结合合作金融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实践的情况,对立法的要点提出建议。力争在制度规范引导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更好地服务我国农业经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慧秋  樊志方  李孝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贵卿  陈维政  
本文在分析工作分享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实施工作分享制的主要方法和成功经验,并比较了工作分享制在各发达国家产生的积极效果。本文认为工作分享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实施工作分享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服务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大元  王昶  姚海琳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探讨了其对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苏娜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原则、来源与机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三项基本要素。本文以美、英、法、日四国为例,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三项基本要素入手,比较和分析了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特征与经验,同时提出对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的若干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栋  宋德勇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工业化以及碳排放的历史数据,考察了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碳排放的演变趋势,从中得出碳排放和一国工业化进程间的规律性。使用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多角度分析了碳排放的演变特性与规律,分析了各国碳排放周期,指出了工业发展中碳排放倒U型发展模式,并将整个周期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尚春  
发达国家城镇化在资本、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等基础条件方面都优于我国。他们成功的经验至少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资金缺乏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保留和吸引住人才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之间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学兵  丁建军  
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本文总结和梳理了美、日、法等代表不同发展模式的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发现全面的农业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验、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合作组织以及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对我国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瑞东  
研究和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我国提高结构性改革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对杠杆率水平的认识杠杆率既可指整个经济体的总杠杆率,也可指分部门(家庭、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的杠杆率。关于杠杆率适度性的判断是动态的。高而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黎  刘纯阳  
美、日、法、韩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借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加速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