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5)
- 2023(11000)
- 2022(9241)
- 2021(8708)
- 2020(7184)
- 2019(16666)
- 2018(16797)
- 2017(32841)
- 2016(17788)
- 2015(20277)
- 2014(20300)
- 2013(20089)
- 2012(18998)
- 2011(17363)
- 2010(18148)
- 2009(16870)
- 2008(16398)
- 2007(14825)
- 2006(13506)
- 2005(12550)
- 学科
- 济(81315)
- 经济(81229)
- 业(44967)
- 管理(42974)
- 企(32329)
- 企业(32329)
- 方法(30671)
- 中国(28190)
- 数学(27481)
- 数学方法(26945)
- 农(24674)
- 地方(20523)
- 业经(17187)
- 农业(16819)
- 学(16103)
- 制(15451)
- 财(15126)
- 银(14922)
- 银行(14896)
- 贸(14532)
- 行(14527)
- 贸易(14516)
- 融(14168)
- 金融(14165)
- 易(14073)
- 发(12939)
- 地方经济(11399)
- 技术(11391)
- 环境(11381)
- 理论(11187)
- 机构
- 学院(257257)
- 大学(256306)
- 济(107629)
- 经济(105306)
- 管理(95478)
- 研究(91690)
- 理学(80542)
- 理学院(79561)
- 管理学(77953)
- 管理学院(77485)
- 中国(72002)
- 京(56682)
- 科学(54922)
- 财(50929)
- 所(47149)
- 农(43405)
- 研究所(42273)
- 中心(41451)
- 江(40001)
- 财经(39347)
- 北京(36809)
- 业大(36445)
- 范(36175)
- 师范(35833)
- 经(35523)
- 农业(33834)
- 经济学(33164)
- 院(32918)
- 州(32231)
- 经济学院(29676)
- 基金
- 项目(160746)
- 科学(126344)
- 研究(119952)
- 基金(114688)
- 家(100198)
- 国家(98968)
- 科学基金(83486)
- 社会(75270)
- 社会科(71367)
- 社会科学(71346)
- 省(63447)
- 基金项目(59361)
- 教育(55444)
- 划(53764)
- 自然(52178)
- 自然科(50914)
- 自然科学(50902)
- 编号(49960)
- 自然科学基金(49931)
- 资助(47902)
- 成果(42024)
- 发(39768)
- 重点(36276)
- 课题(35563)
- 部(35455)
- 创(33203)
- 发展(32158)
- 展(31620)
- 创新(31146)
- 国家社会(30674)
- 期刊
- 济(128290)
- 经济(128290)
- 研究(81013)
- 中国(61471)
- 农(42023)
- 管理(37712)
- 学报(37062)
- 科学(36863)
- 财(35744)
- 教育(32678)
- 农业(28700)
- 大学(28573)
- 融(27993)
- 金融(27993)
- 学学(26637)
- 技术(23910)
- 业经(22626)
- 经济研究(20682)
- 财经(19174)
- 问题(17271)
- 经(16554)
- 业(15020)
- 统计(13685)
- 贸(13550)
- 技术经济(12886)
- 图书(12803)
- 商业(12761)
- 策(12265)
- 国际(12166)
- 理论(12155)
共检索到40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方
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这种发展趋势会造成我国农村耕地利用效率的降低甚至会由于无人耕种而变成荒地,不利于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建设和市民化发展,如何使二者之间的发展速度呈现趋同状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协调发展的问题,并找出可遵循的发展规律,以便加速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农地流转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保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令国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基本规律。中国在近20年来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中国在人口供给规模、市场发育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他们会有所不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清民 黄娟
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成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工业化的进程、农业自身的发展、政府行为、劳动者素质等角度,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经验总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俊霞 索志林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3个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梳理与比较,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珂 金梦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综述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发达国家在转移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伴随的问题和政府干预情况,以期对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模式 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文静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是农民重要的社会保障和基本的家庭经济基础,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农村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其就业问题的解决成为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均建立起了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制度,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相关做法和经验有着广泛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国家政策、制度、措施的梳理及启示的分析,有助于引导中国科学地制定针对性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失地农民 主要做法 经验和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晓艳 李作威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已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本文概括分析了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并结合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特点,探寻适合湖南省自己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国际比较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新胜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是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职业教育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重要途径。客观分析发达国家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的途径与策略,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发达国家 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源 金彦平
本文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在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和具体做法的研究,力求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富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伶俐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农产品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现有模式下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包括流通、销售渠道单一;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以及自动化信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可借鉴的若干建议,对优化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亮
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过去数百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工业化和比较优势升级。它们的经验包括:将本国国情与工业化规律结合起来,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重视教育事业,优化劳动力素质等。这些经验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艳平
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事关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出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消除制度性障碍,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中国实现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构成转移的主要载体。通过比较各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中得出启示: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和保证;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磊 姜海
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把握发达国家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与特点对推进中国土地发展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归纳与比较分析法,基于土地发展权发展沿革的回溯,分析以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及其经验,提出国土空间治理需求下中国土地发展权管理的需求逻辑。结果表明:中国的土地发展权尚未独立,且内生于土地产权制度,隐含于土地权利运行与土地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之中;发达国家土地发展权配置表现为国家所有形式、市场转让与政府征购相结合、法定密度极限分配、未利用容积率转移、公平配置主导等典型模式;通过政策比较分析归纳出,以法律形式规范土地发展权制度与权属、确立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相结合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突出效率与公平两种机制在土地发展权制度运作中的基础性等经验启示。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中国土地发展权管理重点在于助推空间规划革新以明晰发展权前置条件、突破管理范畴内涵以确立发展权调控内容、完善配套政策机制以保障发展权高效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