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9)
2023(16492)
2022(13282)
2021(12011)
2020(9851)
2019(21825)
2018(21575)
2017(40972)
2016(22218)
2015(24975)
2014(25044)
2013(24442)
2012(22660)
2011(20221)
2010(20938)
2009(19595)
2008(19694)
2007(18148)
2006(16426)
2005(15637)
作者
(64602)
(53851)
(53662)
(50842)
(34861)
(25477)
(24279)
(20723)
(20462)
(19477)
(18449)
(18045)
(17632)
(17523)
(17117)
(16385)
(16028)
(15685)
(15636)
(15422)
(13617)
(13457)
(13075)
(12367)
(12296)
(12163)
(12053)
(12008)
(10827)
(10778)
学科
(99564)
经济(99412)
(90165)
管理(80200)
(79953)
企业(79953)
方法(33642)
业经(33068)
(32068)
(31760)
中国(30989)
(24538)
数学(24351)
数学方法(24170)
地方(23623)
技术(22909)
农业(22713)
(21721)
财务(21677)
财务管理(21642)
企业财务(20528)
(18475)
金融(18473)
(18231)
贸易(18213)
(18125)
(18122)
银行(18093)
(17694)
(17686)
机构
学院(323880)
大学(318843)
(139211)
经济(136430)
管理(123476)
研究(113159)
理学(103734)
理学院(102633)
管理学(101324)
管理学院(100698)
中国(89326)
(68880)
(68725)
科学(64695)
(57234)
(54787)
(52802)
财经(52492)
中心(51324)
研究所(50819)
(47453)
业大(44168)
北京(43913)
农业(42336)
经济学(42143)
(41416)
(41130)
(40754)
师范(40714)
财经大学(38387)
基金
项目(202631)
科学(161411)
研究(153928)
基金(146665)
(126828)
国家(125363)
科学基金(108310)
社会(99707)
社会科(94539)
社会科学(94517)
(80739)
基金项目(76663)
教育(69434)
自然(66487)
(66352)
自然科(64923)
自然科学(64907)
自然科学基金(63807)
编号(61827)
资助(58219)
成果(51294)
(48680)
重点(45808)
(45588)
(44852)
课题(44013)
(42986)
(42245)
创新(41893)
国家社会(41718)
期刊
(171535)
经济(171535)
研究(103799)
中国(75032)
(56745)
(53908)
管理(53655)
学报(45608)
科学(44877)
教育(37073)
(36743)
金融(36743)
农业(36556)
大学(35993)
学学(33874)
技术(31627)
业经(29613)
财经(27038)
经济研究(26281)
(23418)
问题(22269)
(21371)
(18672)
技术经济(18255)
国际(18160)
世界(17893)
现代(16367)
科技(15752)
商业(15249)
财会(14830)
共检索到523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晓君,张序晶  
发达国家从战略高度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大计,将高新技术的重点和科技发展的热点转向产业技术主要是制造技术领域,用高新技术对制造业进行提升和改造,构筑在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制造业仍然是支撑各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健生  
当代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也就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它们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都无一例外地具有既符合当时世界社会经济形势 ,同时也切合本国具体实际国情的对策和措施。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江苏发展制造业 ,建设好国际制造业基地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近十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即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撤出或部分撤出东道国,把生产基地迁回国内。文章以日本为案例,分析近年日本制造业回流以及在华日资企业撤资的现象并做一些理论探讨,试图找出制造业回流背后更本质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天鸣  
制造业向来被视为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代表。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一直雄居各国之首。但从六十年代开始,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起飞,其制造业竞争力亦迅速提高。到了七十年代初,美、日、欧在世界制造业领域里已呈现三足鼎立之势。而进入八十年代后,三方的制造业竞争力仍在进一步发生着变化。本文的目的旨在简要评析美、日、欧制造业竞争力在八十年代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所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薄思怡  吴崇  
制造业振兴战略是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新举措,其实施10多年来对中国高端制造业产生持续性影响。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振兴战略的制度背景,并从"抑制论"和"机遇论"视角分析了该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高端制造业创新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由此,本文强调,在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战略延续及发酵过程中,中国高端制造企业要重视内部治理与能力变革、东道国区位优势开发的重要性,以期不断完善中国高端制造业创新实践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设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课题组  李伟  刘鹤  卢中原  隆国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日本和以法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制订并出台了"再制造业化"战略,这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对过去多年实行的产业服务化、金融化思潮的重大调整,是试图改变"产业空洞化"的长期战略。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业化战略究竟将对全球制造业分工产生什么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华祥惠   韩曲  
纵观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将经济发展的基点转向新的高技术产业,以快速更新高技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之路。目前,世界上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300多家。发达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高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争夺90年代高技术优势纷纷制定出各种鼓励竞争的优惠政策,以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在卿  杨云英  
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刘在卿,杨云英建立在高新尖端技术基础之上、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云飞  张嵎喆  林中萍  
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新动向和新特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政府战略决策和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强化,开放式合作创新渐成主流,信息通信技术稳步推广普及、生物等新兴产业技术逐步起步及产业集聚和分工细化趋势不断深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琼  李娜娜  
文章基于产业内与产业外视角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OECD—WTO最新公布的TiVA数据库中48个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从全部样本国家看,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与物质资本水平为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制度环境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比发展中国家更强。因此,提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优化制度环境均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徐建中  
高技术产业政策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高技术产业政策 ,以促进本国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政策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出两个方面八条成功经验 ,并分析了不同国家高技术产业政策特征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提出不同国家政府应依据本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水平、民族文化等具体情况 ,制定本国家的科技战略、科技计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强  
一、农户兼业化的背景(一)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力、资本、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力或迟或早地变为稀缺要素,促使农业走上资本和技术集约的道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使用的劳动量越来越少,这就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可能。日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斌  金星  
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计量模型分析15个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旨在揭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一般经验。本文的基本发现是,生产性服务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的中间投入,在某些行业,它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最主要的中间投入;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各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金融保险业对纺织服装业和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大,而商务服务业对计算机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最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柏  陈银忠  
在全球产业结构经历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采集2005-201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以企业作为决策单元,运用CCR模型测算这些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效率均较低,中国制造业效率相对而言低于大部分东盟国家;采用BCC模型进一步对制造业效率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制造业效率不足的主因。最后,从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双方合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效率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