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5)
- 2023(18478)
- 2022(15675)
- 2021(14505)
- 2020(12071)
- 2019(27396)
- 2018(27097)
- 2017(52319)
- 2016(28250)
- 2015(31687)
- 2014(31309)
- 2013(31405)
- 2012(29176)
- 2011(26403)
- 2010(26659)
- 2009(24764)
- 2008(24518)
- 2007(22092)
- 2006(19949)
- 2005(17884)
- 学科
- 济(126095)
- 经济(125950)
- 业(104702)
- 管理(88660)
- 企(85240)
- 企业(85240)
- 方法(53371)
- 农(49771)
- 数学(43465)
- 数学方法(43099)
- 业经(35972)
- 中国(34478)
- 财(34044)
- 农业(33375)
- 地方(28112)
- 制(24052)
- 务(23246)
- 财务(23176)
- 财务管理(23138)
- 学(23067)
- 技术(22390)
- 贸(22019)
- 贸易(22002)
- 企业财务(21962)
- 易(21304)
- 和(20768)
- 理论(20179)
- 策(18884)
- 银(18596)
- 银行(18549)
- 机构
- 学院(410974)
- 大学(407429)
- 济(171231)
- 经济(167799)
- 管理(165327)
- 理学(142157)
- 理学院(140629)
- 管理学(138618)
- 研究(138452)
- 管理学院(137861)
- 中国(106918)
- 京(87206)
- 科学(84026)
- 农(79487)
- 财(77876)
- 所(69798)
- 业大(64087)
- 中心(63397)
- 研究所(62983)
- 江(62675)
- 财经(61853)
- 农业(61109)
- 经(56278)
- 北京(55032)
- 范(52624)
- 师范(52131)
- 经济学(50545)
- 州(50166)
- 院(49511)
- 经济学院(45675)
- 基金
- 项目(273530)
- 科学(216593)
- 研究(202338)
- 基金(199187)
- 家(173039)
- 国家(171295)
- 科学基金(147950)
- 社会(129278)
- 社会科(122322)
- 社会科学(122288)
- 省(107875)
- 基金项目(105492)
- 自然(94978)
- 自然科(92783)
- 自然科学(92762)
- 自然科学基金(91163)
- 教育(91018)
- 划(89324)
- 编号(82794)
- 资助(81119)
- 成果(66549)
- 发(61706)
- 重点(60453)
- 部(60440)
- 创(58401)
- 课题(56265)
- 创新(53985)
- 国家社会(53111)
- 科研(51822)
- 教育部(51755)
- 期刊
- 济(198875)
- 经济(198875)
- 研究(122726)
- 中国(82671)
- 农(78087)
- 学报(63408)
- 管理(62986)
- 科学(60205)
- 财(59878)
- 农业(52849)
- 大学(48779)
- 学学(46235)
- 教育(42818)
- 融(40441)
- 金融(40441)
- 业经(37316)
- 技术(36550)
- 财经(30464)
- 经济研究(29697)
- 业(27657)
- 问题(26343)
- 经(26084)
- 技术经济(22277)
- 版(19929)
- 科技(19914)
- 世界(19651)
- 现代(19569)
- 商业(19178)
- 图书(19036)
- 理论(18979)
共检索到622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文秀 李仪 江颖
利用KLMS分析法构建了农业生产的C-D函数和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生产投入的计量模型,并以30个发达国家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发达国家农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呈现出加速上升的变化趋势,反之农业最初投入的比重逐渐下降。2资本和中间投入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劳动的边际产出效应不显著。3劳均资本存量和中间投入显著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农业大国与小国之间农业生产投入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农业生产投入对农业产出和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也不相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柏槐,戴雄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雄武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轨时期,对中外农业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加以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不仅能使我们从质量上明确其不足,而且从数量上做出量化比较找出差距,以便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取向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拟从如下11个方面加以分析。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忠玉
低投入持续农业(LISA)的研究与推广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中日益趋于主导地位,是当今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趋势。LISA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其产量呈增强趋势或至少与常规农业生产的产量持平,并且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对我国持续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综合了发达国家LISA大量的研究与考察成果,就其环境与经济效益、运作机理以及LISA系统的构建与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论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辉 陈建成
1996~2010年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农业科研投资和农业生产率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存在动态关系和误差修正机制;农业科研投资的变动是农业生产率变动的单向Granger原因;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显著,并产生稳定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内在需求不足。为提高农业生产率,需采取加大政府资金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力度,优化配置农业科研投资,建立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投资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等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们在农业经济研究中所接触到的西方国家的农业经济研究资料越来越多;同时,为了分析我国和西方国家农业生产水平的差距,也不可避免地经常要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指标与西方国家相比。这样,搞清楚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率指标的涵义,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外的农业经济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孟令杰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并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混合效应四个部分。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技术效率的下降对TFP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而规模效应和混合效应影响较弱。文章还指出中国农业的育种能力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决定力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文波 周京奎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业生产率与农村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率提高是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动力;相比生存性消费支出,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享受性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大。在影响机制上,农业生产率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家庭收入进而影响家庭消费情况。人力资本积累在农业生产率影响家庭消费上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过去各年度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均存在正向影响,且越早期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相比户主从事非农生产家庭,农业生产率对户主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相比消费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率对低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结论表明,国家惠农政策向农业生产率提高和教育投资领域倾斜,对于促进农村家庭收入增长、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提高和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庭消费 农业生产率 收入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文波 周京奎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业生产率与农村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率提高是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动力;相比生存性消费支出,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享受性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大。在影响机制上,农业生产率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家庭收入进而影响家庭消费情况。人力资本积累在农业生产率影响家庭消费上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过去各年度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均存在正向影响,且越早期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相比户主从事非农生产家庭,农业生产率对户主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相比消费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率对低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结论表明,国家惠农政策向农业生产率提高和教育投资领域倾斜,对于促进农村家庭收入增长、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提高和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庭消费 农业生产率 收入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向阳 赵蕾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率和农村地区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GMM方法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具体分析了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而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的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军 易中懿
本文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生产环节外包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率,而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整地、移栽、收割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则对水稻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在推进生产性服务外包时,应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发展,在扎实开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促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市场发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晓燕 翟印礼
在比较我国各省农业生产率的前提下,运用巴罗回归等方法,检验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和形成β收敛的条件。分析结果显示,1985—1991年中国各省的农业生产率呈发散态势,1992—2002年存在条件收敛,其中市场化程度、农村教育、耕地灌溉率对缩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促进因素,短期内改善农村教育、提高耕地灌溉率可能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率 地区差异 条件收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新安 熊启泉 刘莹丰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广东省1993-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进行了考察,并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三个部分。结果表明:13年间广东全省农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对TFP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农业TFP增长的地区水平差异显著,而且增长的结构也有所不同。最后是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变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李文秀
在对2004—2016年中国各省份生产服务业开放和农业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采用SYSGMM方法探讨了生产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技术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显著;从细分生产服务业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位居前三位,其后是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从生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系数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大于其引进来所带来的影响,而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对小于其引进来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