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47)
- 2023(18226)
- 2022(15209)
- 2021(13885)
- 2020(11415)
- 2019(25968)
- 2018(25414)
- 2017(48080)
- 2016(26573)
- 2015(29443)
- 2014(29321)
- 2013(29369)
- 2012(27606)
- 2011(24963)
- 2010(25364)
- 2009(23757)
- 2008(23929)
- 2007(22067)
- 2006(19798)
- 2005(17939)
- 学科
- 济(120750)
- 经济(120614)
- 业(101498)
- 企(82714)
- 企业(82714)
- 管理(82522)
- 农(51998)
- 方法(47065)
- 数学(37746)
- 数学方法(37455)
- 业经(37454)
- 农业(34584)
- 中国(33399)
- 财(33301)
- 地方(28421)
- 制(23721)
- 务(22833)
- 财务(22805)
- 财务管理(22765)
- 贸(22534)
- 贸易(22519)
- 学(22092)
- 易(21846)
- 企业财务(21581)
- 技术(21271)
- 和(19301)
- 策(18977)
- 理论(18054)
- 银(17887)
- 划(17867)
- 机构
- 学院(393904)
- 大学(386108)
- 济(164042)
- 经济(160831)
- 管理(149407)
- 研究(136037)
- 理学(127907)
- 理学院(126436)
- 管理学(124524)
- 管理学院(123798)
- 中国(104908)
- 农(88323)
- 科学(85474)
- 京(81740)
- 财(73844)
- 所(71527)
- 农业(68748)
- 业大(66365)
- 研究所(64743)
- 中心(62696)
- 江(62631)
- 财经(58163)
- 经(52665)
- 北京(51036)
- 范(49783)
- 州(49345)
- 经济学(49289)
- 师范(49167)
- 院(47703)
- 省(46548)
- 基金
- 项目(257589)
- 科学(201896)
- 基金(185461)
- 研究(184576)
- 家(163771)
- 国家(162194)
- 科学基金(137756)
- 社会(118486)
- 社会科(111948)
- 社会科学(111910)
- 省(104285)
- 基金项目(98938)
- 自然(89097)
- 自然科(87035)
- 自然科学(87005)
- 划(86516)
- 自然科学基金(85515)
- 教育(82708)
- 编号(74431)
- 资助(73658)
- 发(60685)
- 成果(59159)
- 重点(58246)
- 创(55993)
- 部(55785)
- 业(53042)
- 创新(51743)
- 课题(51497)
- 科研(49491)
- 国家社会(48826)
- 期刊
- 济(194151)
- 经济(194151)
- 研究(110699)
- 农(87826)
- 中国(83315)
- 学报(68409)
- 科学(62525)
- 财(59340)
- 农业(58983)
- 管理(56419)
- 大学(51077)
- 学学(48997)
- 融(38916)
- 金融(38916)
- 业经(37691)
- 教育(36641)
- 技术(33928)
- 业(31382)
- 财经(29104)
- 经济研究(28754)
- 问题(26315)
- 经(25187)
- 版(22043)
- 技术经济(21577)
- 世界(19695)
- 商业(19199)
- 贸(19167)
- 科技(18986)
- 业大(18581)
- 现代(18167)
共检索到59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张杭 窦泽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杭,栾敬东,徐志刚,郭秧全,钟甫宁
由于中国的特殊环境,农村劳动力和人口不仅流向城市,也流向发达的农村地区。目前对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对农村向农村的劳动力流动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实地问卷调查得到的资料为依据,全面分析了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外出打工时间和收入等特征,同时分析了这些特征与外来劳动力就地定居的意愿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自我雇佣 农村就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闫雪 黄水清 茆意宏
发达地区农村外来劳动力是新兴的弱势群体,应对其给予关注与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卡诺模型的问卷调研方法,调查农村外来劳动力对不同信息内容的需求程度,分析其信息需求程度低和信息需求存在差异的成因。指出应以基层农村政府部门为主,用工单位为辅,共同开展面向外来劳动力的信息服务;应基于农村外来劳动力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应制定适当的信息服务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栾敬东 徐志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春芳
本文基于苏南地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迁居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有所不同。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的自由迁徙的机会和权利,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春芳
本文利用江苏省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供给行为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供给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低、就业地点近、劳动强度低、非农劳动时间短、非农工资率较低;家庭和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农村男女劳动力非农劳动供给的制约因素各异,其中婚姻、学龄前儿童数和需赡养老人数对女性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郇红艳 孙道德
本文利用皖北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地区、务工时间、务工种类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进一步建立收入决定模型,探究造成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劳动力收入差异是由职业结构差异和性别歧视造成的;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增加收入,但人力资本对性别之间收入差异作用较小;跨区流动、进城务工是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流动 性别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郇红艳 牛雷
利用2006年安徽省阜阳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视角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易获得高收入;年龄是影响男性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收入的重要因素,但对女性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性别会影响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进入行业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本文在对托达罗模型和杨春瑰模型提出修正意见之后 ,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 ,重新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递推求解 ,本文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的因素 ,论证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本文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利用人口迁移理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的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网络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讲,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Binary Logistic回归主要是研究0/1二值品质型因变量与自变量取值之间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盛来运
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本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勇
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剩余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城镇化转移并非是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最佳手段。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劳动力技能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