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4)
2023(8875)
2022(7576)
2021(6842)
2020(5562)
2019(12676)
2018(12580)
2017(24778)
2016(13327)
2015(14802)
2014(14734)
2013(14852)
2012(14102)
2011(12783)
2010(13003)
2009(12138)
2008(12478)
2007(11397)
2006(10377)
2005(9956)
作者
(37928)
(31564)
(31454)
(29726)
(20370)
(15098)
(14384)
(12176)
(12132)
(11516)
(10855)
(10630)
(10273)
(10217)
(10125)
(9830)
(9367)
(9340)
(9107)
(8932)
(7927)
(7825)
(7721)
(7338)
(7207)
(7186)
(7090)
(6995)
(6339)
(6080)
学科
(63925)
经济(63850)
(47009)
管理(42943)
(38648)
企业(38648)
方法(24429)
数学(21508)
数学方法(21401)
中国(21355)
(21118)
地方(17641)
(16295)
财务(16274)
财务管理(16237)
(16060)
企业财务(15778)
(14931)
(14861)
银行(14846)
业经(14710)
(14167)
(13864)
金融(13864)
(11071)
保险(10980)
农业(10833)
(9937)
贸易(9925)
地方经济(9896)
机构
学院(191302)
大学(188956)
(84380)
经济(82702)
管理(73682)
研究(64962)
理学(61154)
理学院(60547)
管理学(59742)
管理学院(59385)
中国(57661)
(45355)
(40378)
科学(35908)
财经(34409)
(33120)
(31179)
中心(30436)
(30253)
研究所(28936)
(28573)
北京(26617)
经济学(26172)
财经大学(25597)
(24534)
业大(23556)
经济学院(23535)
(23241)
(22714)
师范(22481)
基金
项目(114333)
科学(90488)
研究(85478)
基金(83322)
(70799)
国家(70140)
科学基金(61053)
社会(55936)
社会科(53126)
社会科学(53115)
(44264)
基金项目(43295)
教育(38068)
自然(38056)
自然科(37091)
自然科学(37083)
(36578)
自然科学基金(36455)
资助(35690)
编号(34226)
(29059)
成果(28360)
(25807)
重点(25438)
发展(23859)
课题(23856)
(23471)
(23298)
国家社会(22939)
(22934)
期刊
(101280)
经济(101280)
研究(65018)
中国(44493)
(37982)
(31746)
金融(31746)
管理(29563)
(27121)
学报(24434)
科学(24085)
大学(19592)
学学(18657)
农业(17932)
财经(17862)
教育(16992)
业经(16945)
经济研究(16353)
技术(16069)
(15067)
问题(12706)
财会(10649)
会计(10187)
技术经济(10117)
(10017)
理论(9644)
(9584)
国际(9521)
世界(9265)
商业(9117)
共检索到31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邹纯  
本文以2007-2015年在沪深交易所交易的公司债为样本,采用莫顿扩展模型,利用发债公司股票信息及资本结构信息估算出公司债的违约风险利差。采用Fama-mac Beth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资产收益波动率比非国有企业更低,借此途径发行人的国有产权会对公司债违约风险利差产生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并未完全反映到信用等级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姝  周珺  
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在应对利率波动时会增加企业违约风险。基于Geske复合期权定价模型,再加入随机利率因素得到的企业违约风险估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为最小化违约风险,市场利率波动加剧时,企业应减小短期债务比例。过高的短期债务比例给企业带来的违约风险约束有限,由此造成的成本与风险的不匹配可能是解释我国特殊债务期限结构的一种新思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波动幅度加大可以引导企业向最优债务期限结构靠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婧  张金丹  方军雄  
企业一旦发生债务违约,企业以及相关主体利益都会受到重大损害,而作为专业人士的审计师能否提前做出反应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债务违约数据,首次系统研究债务违约曝光前后审计收费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公司债务违约曝光之前,审计师已经提前做出反应,提高审计费用;在债务违约曝光之后,审计师还会继续进行反应,审计费用进一步提高。审计师提高对债务违约公司的审计收费,主要是基于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风险的考虑。综上表明,审计师对公司债务违约风险具有敏感性和谨慎性,能够先于债务违约曝光事件进行反应。这对于认识和发挥审计师的债务风险预判能力具有重要启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市场地位和公司违约严重程度均会对审计师反应的及时性产生影响。另外,审计师对国企债务违约曝光并不敏感,说明我国债务市场确实存在政府隐性担保的现象,损害了审计师对国企债务风险的恰当反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英富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度量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三类主要方法:信用评级法、数理模型法和保险思想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度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利用信用评级方法,积极开发数理模型方法,创造条件利用保险思想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周晋  沈阳  彭仕卿  
文章从公司债利差入手,探讨了公司违约的风险补偿问题。研究认为:(1)公司债利差中的信用溢价部分是由不可预测的跳跃性违约及市场违约传染所致,它具有系统性风险特征,无法分散;(2)用即期利率来测度和估算公司债利差,可以有效地避免用到期收益率计算利差的三个缺陷;(3)在没有公司累计违约率历史数据的条件下,可以用卡尔曼滤波下的拟最大似然法(QML)来估算跳跃性违约风险补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培栋  陈启宏  
在约化模型下,假设债券的违约强度服从扩散过程且其波动率变量服从CIR模型,文章在利率分别为常数和随机情形下得到了可违约债券价格的显示表达式。然后通过数值分析,讨论模型中的参数对信用利差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格不同程度地受违约风险事件影响;(3)公司债违约事件所具有的特征也会影响公司债市场发行价格体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明睿  
本文以2009-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事前视角对债务违约风险如何影响公司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债务违约风险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进行审计意见购买,并且这种现象在发生审计变更或存在超额审计费用的公司中更为明显,以上情况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债务违约风险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同样存在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中。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相关参考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叠峰  程晓园  
"11超日债"违约是我国债券市场第一起实质性违约事件,打破了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现状。以2013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检验刚性兑付被打破是否系统性地影响到公司债的初始定价。实证结果表明:"11超日债"违约后,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加强,其中对产权性质的增强作用处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刚性兑付的打破总体上增强了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对债券违约风险的感知,尤其是国有产权形成的隐性担保在公司债定价中的作用。这一研究结论有利于我们合理评估"11超日债"违约事件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正确看待政府的隐性担保行为对公司债券定价的影响,为如何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潘亚舒  
文章应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推广了指数分布条件下的Schonbucher违约传染模型,并引入了信任度调整系数。最后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公司的生存概率与违约危险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戡  刘锦  王素泽  
本文基于发行人与投资者博弈视角,研究了公司债券回售条款的设置与执行。研究表明:(1)公司债券回售条款的设置与执行,是发行人与投资者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博弈后的结果。(2)在债券发行阶段,发行人设置回售条款的根本目的并非主动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而是为了降低票面利率,控制融资成本;投资者寻求回售条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回售的权利以防范市场利率上行风险。(3)进入回售期,发行人是否上调票面利率主要依据自身财务状况而定,偿债能力弱的发行人一般会上调票面利率,避免投资者行使回售权,从而减轻公司面临的现实偿付压力;投资者是否行使回售权的首要决定因素则是公司的信用风险,而不是票面利率是否低于同期的市场利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强  
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尝试定量测量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下文简称为收益率)对各方面风险因素的补偿。国外文献中,Collin-Dufresne et al.(2001)发现收益率利差(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通常也称为信用利差)与常用的信用风险因素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力  
多年以来,欧洲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高收益债券市场。除了债券自身信用评级水平之外,欧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的高低与市场监管力度以及宏观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欧洲监管当局把对高收益债券市场的监管重点放在:规范市场信息披露及信用评级标准和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保持交易行为的规范性和跨国界市场交易衔接处理等方面,这些监管策略的实施对控制市场违约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欧洲的监管经验对于今后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尝试性推出也极具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鲍群  盛明泉  
近期债券市场连续爆发违约事件诱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违约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财产损失,而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和发债定价信息探讨了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发债前,行业内若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则发债定价水平会显著提高。这表明,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而且,当违约事件特征表现为次数多、距离发债时间近或更多地由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导致时,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会更高;此外,违约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占比以及与发债公司同省份的公司占比均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进一步地,相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债券违约风险传染效应更强烈;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也比非产能过剩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公司发债视角和行业维度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传染效应,不仅有助于充实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债券定价的影响机理类文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雨佳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文章将财务预警理论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度量相结合,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公司债券违约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