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96)
- 2023(21329)
- 2022(18023)
- 2021(16649)
- 2020(13959)
- 2019(31671)
- 2018(31289)
- 2017(59502)
- 2016(32578)
- 2015(36294)
- 2014(36121)
- 2013(35864)
- 2012(33095)
- 2011(29883)
- 2010(30166)
- 2009(28047)
- 2008(27992)
- 2007(25278)
- 2006(22681)
- 2005(20574)
- 学科
- 济(134494)
- 经济(134318)
- 业(110989)
- 管理(106380)
- 企(97356)
- 企业(97356)
- 方法(54806)
- 数学(43940)
- 数学方法(43484)
- 农(39959)
- 财(39473)
- 业经(38349)
- 中国(37862)
- 制(30121)
- 地方(29359)
- 农业(27484)
- 学(27048)
- 务(26553)
- 技术(26528)
- 财务(26467)
- 财务管理(26426)
- 企业财务(25081)
- 贸(24478)
- 贸易(24457)
- 理论(24240)
- 易(23744)
- 和(23025)
- 银(22524)
- 银行(22442)
- 行(21506)
- 机构
- 学院(468299)
- 大学(466189)
- 济(187407)
- 经济(183323)
- 管理(182599)
- 研究(160172)
- 理学(155828)
- 理学院(154095)
- 管理学(151607)
- 管理学院(150755)
- 中国(122255)
- 京(101246)
- 科学(99496)
- 财(89394)
- 农(85187)
- 所(82169)
- 研究所(74154)
- 业大(72869)
- 江(72841)
- 中心(72282)
- 财经(69677)
- 农业(66767)
- 北京(64213)
- 经(63245)
- 范(60038)
- 师范(59329)
- 州(58050)
- 院(57864)
- 经济学(55362)
- 技术(51670)
- 基金
- 项目(309534)
- 科学(242513)
- 研究(224850)
- 基金(222276)
- 家(195339)
- 国家(193587)
- 科学基金(165460)
- 社会(140982)
- 社会科(133564)
- 社会科学(133530)
- 省(123007)
- 基金项目(117603)
- 自然(107890)
- 自然科(105360)
- 自然科学(105332)
- 自然科学基金(103499)
- 划(102953)
- 教育(102918)
- 资助(91035)
- 编号(91026)
- 成果(73907)
- 重点(69811)
- 发(68578)
- 创(67327)
- 部(67154)
- 课题(63923)
- 创新(62398)
- 科研(58604)
- 国家社会(57659)
- 制(57438)
- 期刊
- 济(217668)
- 经济(217668)
- 研究(140421)
- 中国(100142)
- 农(78747)
- 学报(77509)
- 管理(73352)
- 财(71619)
- 科学(70249)
- 大学(58542)
- 学学(55250)
- 教育(54652)
- 农业(53651)
- 融(44457)
- 金融(44457)
- 技术(43545)
- 业经(37184)
- 财经(34915)
- 经济研究(33346)
- 业(30304)
- 经(30042)
- 问题(28001)
- 技术经济(24883)
- 科技(24251)
- 版(22697)
- 图书(22172)
- 现代(21909)
- 商业(21265)
- 理论(21113)
- 贸(21074)
共检索到716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渤 赵珊
技术创新项目选择作为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重大决策,其选择过程除了受项目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企业战略、资源、能力因素,并逐一深入分析,以期为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项目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垣 汪应洛
创新选择问题就是通过比较不同创新项目的收益与费用,选择收益大而费用小的创新项目实施创新。在实际的创新选择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选择问题是收益大而费用也大,或收益小而费用也小的选择。这类问题的选择是通过衡量其累计净收益的大小来决定,累计净收益最大的创新项目就是最优先实施的项目。如果用R和C分别表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楼旭明 徐聪聪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威武
技术创新项目选择评价是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可让我们在众多的技术创新设想中,挑选出具有良好经济前景并可望在技术上取得成功的项目。为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地准确,本文探讨了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定量化评价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环境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体现了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约束作用。环境不仅影响产业的市场需求,甚至会制约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技术推力、需求引力和环境要求三方共同作用下,需要通过环境创新来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东汽在面临内外部环境压力、可再生能源开发前景和企业环境创新的技术实力时积极实施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多电并举战略,探寻新的创新路径也验证了这一点。
关键词:
环境创新 技术创新 动力 发电设备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瑾 王雪娇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企业在前沿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逆向研发外包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实践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本文采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的方法归纳了研发合作、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三种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作用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7家典型案例企业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通过研发合作方式进行逆向研发外包无法在短期内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方式开展逆向研发外包的企业则有4条路径可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其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逆向研发外包,利用式学习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核心条件;而通过海外并购开展逆向研发外包,探索式学习则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的核心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3个前因要素组态使得基于海外并购的逆向研发外包未能取得企业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红伟 郑伟华 陈文津 黄颖
基于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创新效率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纯的质量管理模式差异并不会造成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而质量管理模式会通过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融资成本以及政府支持等因素来影响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峰 宁健
根据智能制造产业52家上市企业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根据得到的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值,运用回归模型测算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高管持股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及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智能制造 DEA 技术创新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杨甜甜
论文运用Bootstrap修正的DEA-tobit模型,对2018年21家从事生物质发电业务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发电企业经Bootstrap调整的DEA效率显著低于初始DEA效率值;生物质发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化程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废弃物处理量和运营能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寿雨
在中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绍兴,通过对21家纺织企业51个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识别出纺织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在市场和技术特征等2个维度存在9个关键风险,其中市场维度的关键风险有:"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动"等;技术特征维度的关键风险有:"技术成熟度"、"引进技术或设备的价值"、"内部相关技术人员状况"、"企业技术开发速度"、"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以及"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等。在识别关键风险之后,提出了纺织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若干建议。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要充分做好市场营销的各项工作;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峰 徐玖平
对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决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二阶段决策模型,该方法不仅从投资收益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项目的客观风险,而且考虑了决策者的主观风险态度,克服了现有决策模型仅从单一角度考虑的弊端,使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维双 魏冬冬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小民营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辽宁省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尽管数量很多,但存活率低。除了外部宏观环境对于其有一定的忽略与限制之外,同时很多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对于自身的技术创新现状认识也不清,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技术创新能力低。文章针对辽宁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并指出了辽宁省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探索促进辽宁省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制造业 技术创新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莹莹 綦良群 徐晓微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是快速有效的途径。为了探究影响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研究框架,提炼影响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六个主范畴:低碳技术创新采纳收益、流行性规范压力、制造企业间相互作用、政府规制、中介机构参与行为和低碳技术创新采纳障碍,并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的关系、主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释,最后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决策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金彦 李仙德 徐宁
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其空间格局呈现出新的特征。论文基于中国2013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数据、2014—2019年成立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负二项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趋向在该产业基础较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4大城市群集聚,其中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2)在4大城市群内部,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从核心地区向外围地区扩散;(3)该产业原有产业基础较弱的南昌市、红河州、郑州市、贵阳市等中西部地区,也集聚了一些新创通信设备制造龙头企业;(4)城市的知识复杂性和原有产业基础对所有类型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具有正向的影响,产业关联密度有助于增加内资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机会,非相关多样化有利于外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进入,全球化和政府力量分别有助于外资企业、大规模企业进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青 胡雪萍
运用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并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这三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三类制造业企业中均存在技术无效率,且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行业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从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支出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出口导向程度则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