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7)
- 2023(14249)
- 2022(12358)
- 2021(11624)
- 2020(9472)
- 2019(21692)
- 2018(21834)
- 2017(41486)
- 2016(22780)
- 2015(25579)
- 2014(25704)
- 2013(25705)
- 2012(23900)
- 2011(21847)
- 2010(22008)
- 2009(20097)
- 2008(19379)
- 2007(17326)
- 2006(15525)
- 2005(13760)
- 学科
- 济(96643)
- 经济(96547)
- 业(66846)
- 管理(57531)
- 农(48656)
- 企(43923)
- 企业(43923)
- 方法(36530)
- 农业(32595)
- 数学(31372)
- 数学方法(31044)
- 中国(28308)
- 地方(25813)
- 业经(24777)
- 学(21078)
- 财(19284)
- 制(17628)
- 贸(16433)
- 贸易(16419)
- 发(16106)
- 易(15869)
- 技术(15506)
- 银(15198)
- 银行(15146)
- 环境(15102)
- 行(14632)
- 融(14522)
- 金融(14520)
- 和(14199)
- 理论(13953)
- 机构
- 学院(325612)
- 大学(323220)
- 济(128895)
- 管理(127536)
- 经济(126029)
- 研究(115831)
- 理学(110085)
- 理学院(108805)
- 管理学(106974)
- 管理学院(106415)
- 中国(86454)
- 农(75246)
- 科学(74394)
- 京(70126)
- 所(59885)
- 业大(57865)
- 农业(57833)
- 财(55124)
- 研究所(54587)
- 中心(52712)
- 江(49334)
- 北京(44277)
- 范(44274)
- 师范(43831)
- 财经(43545)
- 院(41385)
- 州(40018)
- 经(39651)
- 省(37997)
- 农业大学(36392)
- 基金
- 项目(223035)
- 科学(173613)
- 研究(163356)
- 基金(158778)
- 家(139235)
- 国家(137953)
- 科学基金(117023)
- 社会(100593)
- 社会科(94795)
- 社会科学(94770)
- 省(89969)
- 基金项目(85288)
- 自然(76193)
- 划(74399)
- 自然科(74337)
- 自然科学(74313)
- 教育(73030)
- 自然科学基金(72962)
- 编号(68497)
- 资助(64330)
- 成果(55327)
- 发(52283)
- 重点(49836)
- 部(48199)
- 课题(46943)
- 创(46353)
- 创新(43176)
- 科研(42215)
- 发展(41433)
- 展(40778)
- 期刊
- 济(151758)
- 经济(151758)
- 研究(95849)
- 农(76415)
- 中国(68603)
- 学报(57066)
- 科学(52230)
- 农业(52035)
- 管理(44153)
- 大学(43241)
- 学学(40990)
- 财(37989)
- 教育(37794)
- 融(31503)
- 金融(31503)
- 业经(30432)
- 技术(28020)
- 业(24753)
- 经济研究(21342)
- 问题(20754)
- 财经(19906)
- 版(17783)
- 科技(17618)
- 图书(17408)
- 经(16829)
- 业大(16785)
- 技术经济(15923)
- 理论(15624)
- 世界(15147)
- 农业经济(15135)
共检索到490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正云 刘德华 肖海军 蒋立文 张丽霞 向勤锃 唐道方
以3个品种茶树的不同部位、器官为材料,探讨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及毛状根增殖的条件.感染1025菌种的大红品种茎段,在添加IBA 0.4mg/L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毛状根.茶树毛状根细如头发,着生稀疏长根毛,具有激素自主性、分枝多、生长快等特点.经正交试验,将1/2MS培养基的KNO3,NH4NO3质量浓度降至MS培养基的1/8时的培养基,是毛状根伸长、分枝较好的基本培养基.添加IBA 0.2mg/L的培养基,毛状根的伸长、分枝优于添加IBA 0.1mg/L的培养基,但在毛状根上出现少量愈伤组织.
关键词:
茶树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转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新华 陈力耕 郭长禄
为了建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杨梅Myrica rubra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携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EAFYcDNA片段的发根农杆菌R15834感染东魁杨梅M. rubra‘Dongkui’和荸荠杨梅M. rubra‘Boji’的子叶、叶片和茎段。结果表明,只从东魁杨梅子叶上诱导出毛状根,而且产生毛状根的东魁杨梅子叶数在10%以下。杨梅子叶产生毛状根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种子比旧种子容易产生毛状根,在1/2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培养较在MS培养基上培养好。东魁杨梅子叶上的毛状根经聚合酶链反应(p...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杨梅 遗传转化 发根农杆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利用发根农杆菌A_4、9402菌株接种黑荆树切根幼苗,在MS培养基上促进其生根,生根率达96%~98%,平均每株苗生根17~19条,且促进幼苗高生长。冠瘿碱检测证明新生根是Ri T-DNA转化根。Ri T-DNA转化细胞生根效应与植物激素有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至德 王雁 刘雪梅 缪崑 汤巧香
The paper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hairy root occurrence of peony induced by Agrobactrium rhizogenes.It showed that R1000 had the highest hairy root inducement with a hairy root rate of 35%,whereas strains A4,MSU-2 and MT232 had little difference in hairy root occurrence.Infect conditions had gre...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牡丹 侵染 组织培养 毛状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名扬 罗金华 陈红
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发根农杆菌(R1000,A4和15834)感染甜橙子叶外植体,与菌体共培养3天后,转至含头孢霉素的无激素MT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15天后开始产生毛状根,转化率在25%~36%之间。毛状根在分单根进行的克隆培养中能稳定地保持激素自主性生长。在无激素的MT培养基上,毛状根可自发地产生不定芽,适当添加一定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提高毛状根再生芽的频率。再生植株叶片和毛状根提取液的电泳检测表明,甘露碱合成酶及农杆碱合成酶均呈阳性,证明Ri质粒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甜橙细胞核基因组中,在转化体及再生植株中得到了表达。
关键词:
柑桔,发根农杆菌,离体转化,植株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近年来,已发展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一些新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如脂质体融合,微注射技术和电击导入都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工作,而另一些技术是来自于植物界独特的天然转化系统,其中包括已知能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的二个种,即致瘤农杆菌(A.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这二个种都能够将其致病质粒Ti或Ri所携带的DNA序列(T-DNA)插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中。pTi诱发寄主产生根基肿瘤,pRi诱发寄主产生毛状根。二者的差别可能是毛状根可以从毛状根培养物获得具有完整的T-DNA序列的有生育能力的再生植株,而从致病农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孙雁霞 吴洁 阎文昭 徐作英 张海强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毛状根能够合成与杜仲含量相当的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分别感染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的子叶、叶片、叶柄、下胚轴和根5个营养器官,结果表明杜仲植物的5个营养器官均能单独诱导出大量的毛状根。经PCR检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Ri质粒的rolB基因已转入杜仲毛状根基因组中。说明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杜仲产生大量的毛状根的方法有效,为大规模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到杜仲植物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杜仲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PCR扩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晓秋 张东升 黄文坤 彭焕 彭德良
选取中国大豆品种中黄13、黑豆44和黑豆51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菌株诱导3个大豆品种产生毛状根,通过β-葡聚糖苷酶(GUS)染色进行转化效率检测。结果表明:在25℃、12h/d黑暗培养条件下,黑豆44上诱导的毛状根数量最多,显著多于中黄13和黑豆51;黑豆44诱导的毛状根转化率最高,显著高于中黄13,但与黑豆51没有显著差异;光照或黑暗培养对中黄13产生毛状根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黑豆44和黑豆51在黑暗培养条件下子叶产生的毛状根数明显高于光照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毛状根数;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
关键词:
大豆 毛状根 大豆孢囊线虫 发根农杆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钢 周再魁 袁靖 刘贤桂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花的发根诱导率最高,达54.3%.随机抽取离体培养的发根经PCR检测,证实为转化发状根.
关键词:
金银花 发根 发根农杆菌 诱导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业华 熊兴华 林顺权 吴会桃 林良斌 何钢 陈建华
以枣树鲜食品种鸡蛋枣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ACC合成酶反义基因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预培养1d的枣树幼嫩茎段经根癌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3d,转移至分化选择培养基MS(1/2NO3)+0.15mg/LNAA+1.75mg/LZT+10mg/LKm+500mg/LCarb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将抗Km不定芽先后在15mg/LKm的生长、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上继续选择,诱导成完整植株.经PCR检测从抗Km植株中选择到7株阳性植株,进一步经Southern杂交证实有6株外源基因已整合到了枣树基因组中.Real timePCR定量检测表明,ACC合成酶反义基因在5株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
关键词:
枣树 ACC合成酶反义基因 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武军 魏开发 孙富丛 卢龙斗 王景雪
以油菜下胚轴和玉米的幼胚为材料,研究19,22,25,28和31℃5个培养温度对含有Bar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油菜的转化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玉米和油菜转化的最佳温度为25℃;25℃条件下,玉米的转化效率与其余4个温度条件下的转化效率有显著的差异;22℃条件下的油菜转化效率和25℃下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温度 根癌农杆菌 转化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鹏 周金环 王新亮 李楚欣 李佳欣 姜培 刘金香 宋震
【目的】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主要由韧皮部杆菌属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侵染引起。本研究旨在探究侵染初期CLas在柑橘毛状根中的增长规律,优化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黄龙病抗性快速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抗菌肽的抗性评价。【方法】基于植物表达载体pGNGM1300,通过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毛状根转化体系转化不同柑橘品种,筛选毛状根诱导快、转化率高的品种;接种CLas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对毛状根中的CLas进行定期检测,揭示其增长规律;在优化黄龙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CLas和相关基因的(RT-)qPCR、胼胝质含量检测、显微结构观察和症状观察等开展抗菌肽的黄龙病抗性评价。【结果】供试的11个柑橘品种中,香橼(Citrus medica)的毛状根诱导最快(15 d)、诱导率最高(73.75%),并且毛状根中转基因阳性率高(53.54%)。qPCR定期监测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第20—30天(days post inoculation,dpi),CLas开始在根中定殖;在30—50 dpi,CLas含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CLas含量在60—120 dpi时略有波动,但与50 dpi时差异不显著。抗菌肽MaSAMP(stable antimicrobial peptide)、HBD-4(homo sapiens defensin beta 4)和CB(cecropin B)的抗性评价结果分析显示,在50—120 dpi,MaSAMP和CB表达植株中CLas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除90 dpi外HBD-4表达植株中CLas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3种抗菌肽表达植株中的胼胝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60 dpi),韧皮部细胞壁增厚不明显,未出现明显的淀粉粒和胼胝体沉积,并且均未发现根部死亡等现象(90 dpi)。【结论】揭示了侵染早期CLas在柑橘毛状根中的增长规律;优化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黄龙病抗性快速评价体系;明确转基因过表达抗菌肽MaSAMP、HBD-4和CB可显著抑制CLas的增殖,减少胼胝质沉积,减轻黄龙病症状,具有用于黄龙病防控实践的潜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红艳 李文然 刘霁菡 刘月学 张志宏
以近轴端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菌液浓度、菌液浸泡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推迟筛选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苹果属植物平邑甜茶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平邑甜茶高效的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较优转化体系是将成熟胚接种在胚萌发培养基上培养,7~10d后剪取近轴端子叶,子叶外植体在OD600=0.5的EHA105菌液中浸泡10min后在再生培养基上共培养5d,然后在附加20mg.L-1Kan和400mg.L-1Cef的再生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在此转化体系上平邑甜茶抗性芽再生率达9.0%。对27个Kan抗性株系的叶片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3个株系呈现出GUS染色阳性反应。本研究为平邑甜茶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平邑甜茶 子叶 转化 再生 农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玲 李明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苹果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娜 刘捷 庄智敏 章镇 周蓓蓓 陶建敏
以‘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及叶柄为农杆菌介导转化Barnase基因的受体,对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农杆菌介导‘美人指’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预培养3 d,卡那霉素选择压3.0 mg.L-1,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50 mg.L-1。采用此体系对‘美人指’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性苗,农杆菌感染后的不定芽再生率为1.78%。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只有2株GUS染色呈阳性,阳性率为16.67%;有3株通过了PCR检测,初步证实Barnase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