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6)
- 2023(14141)
- 2022(12266)
- 2021(11527)
- 2020(9413)
- 2019(21564)
- 2018(21684)
- 2017(41378)
- 2016(22697)
- 2015(25492)
- 2014(25648)
- 2013(25590)
- 2012(23807)
- 2011(21795)
- 2010(21943)
- 2009(20069)
- 2008(19347)
- 2007(17278)
- 2006(15500)
- 2005(13754)
- 学科
- 济(96587)
- 经济(96490)
- 业(66793)
- 管理(57470)
- 农(48595)
- 企(43898)
- 企业(43898)
- 方法(36465)
- 农业(32556)
- 数学(31317)
- 数学方法(31000)
- 中国(28249)
- 地方(25807)
- 业经(24757)
- 学(20821)
- 财(19289)
- 制(17633)
- 贸(16369)
- 贸易(16355)
- 发(16102)
- 易(15807)
- 技术(15402)
- 银(15196)
- 银行(15147)
- 环境(15054)
- 行(14634)
- 融(14525)
- 金融(14523)
- 和(14146)
- 理论(13928)
- 机构
- 学院(324496)
- 大学(322065)
- 济(128682)
- 管理(127309)
- 经济(125816)
- 研究(114840)
- 理学(109959)
- 理学院(108677)
- 管理学(106870)
- 管理学院(106309)
- 中国(85857)
- 农(74545)
- 科学(73325)
- 京(69782)
- 所(59185)
- 农业(57358)
- 业大(57123)
- 财(55112)
- 研究所(53883)
- 中心(52434)
- 江(49081)
- 范(44279)
- 北京(43981)
- 师范(43834)
- 财经(43543)
- 院(40708)
- 州(39812)
- 经(39654)
- 省(37284)
- 农业大学(36091)
- 基金
- 项目(221560)
- 科学(172874)
- 研究(162929)
- 基金(157970)
- 家(138146)
- 国家(136864)
- 科学基金(116409)
- 社会(100554)
- 社会科(94779)
- 社会科学(94754)
- 省(89209)
- 基金项目(84790)
- 自然(75605)
- 划(73854)
- 自然科(73769)
- 自然科学(73747)
- 教育(73000)
- 自然科学基金(72412)
- 编号(68518)
- 资助(63967)
- 成果(55329)
- 发(51952)
- 重点(49349)
- 部(48050)
- 课题(46871)
- 创(46062)
- 创新(42902)
- 科研(41837)
- 发展(41349)
- 展(40692)
- 期刊
- 济(151669)
- 经济(151669)
- 研究(95590)
- 农(75854)
- 中国(68600)
- 学报(55925)
- 农业(51704)
- 科学(51167)
- 管理(44036)
- 大学(42257)
- 学学(40008)
- 教育(38105)
- 财(38005)
- 融(31491)
- 金融(31491)
- 业经(30359)
- 技术(28002)
- 业(24521)
- 经济研究(21356)
- 问题(20719)
- 财经(19923)
- 版(17502)
- 图书(17416)
- 科技(17108)
- 经(16844)
- 业大(16392)
- 技术经济(15891)
- 理论(15613)
- 世界(15141)
- 农业经济(15125)
共检索到488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至德 王雁 刘雪梅 缪崑 汤巧香
The paper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hairy root occurrence of peony induced by Agrobactrium rhizogenes.It showed that R1000 had the highest hairy root inducement with a hairy root rate of 35%,whereas strains A4,MSU-2 and MT232 had little difference in hairy root occurrence.Infect conditions had gre...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牡丹 侵染 组织培养 毛状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晓秋 张东升 黄文坤 彭焕 彭德良
选取中国大豆品种中黄13、黑豆44和黑豆51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菌株诱导3个大豆品种产生毛状根,通过β-葡聚糖苷酶(GUS)染色进行转化效率检测。结果表明:在25℃、12h/d黑暗培养条件下,黑豆44上诱导的毛状根数量最多,显著多于中黄13和黑豆51;黑豆44诱导的毛状根转化率最高,显著高于中黄13,但与黑豆51没有显著差异;光照或黑暗培养对中黄13产生毛状根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黑豆44和黑豆51在黑暗培养条件下子叶产生的毛状根数明显高于光照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毛状根数;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
关键词:
大豆 毛状根 大豆孢囊线虫 发根农杆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钢 周再魁 袁靖 刘贤桂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花的发根诱导率最高,达54.3%.随机抽取离体培养的发根经PCR检测,证实为转化发状根.
关键词:
金银花 发根 发根农杆菌 诱导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利用发根农杆菌A_4、9402菌株接种黑荆树切根幼苗,在MS培养基上促进其生根,生根率达96%~98%,平均每株苗生根17~19条,且促进幼苗高生长。冠瘿碱检测证明新生根是Ri T-DNA转化根。Ri T-DNA转化细胞生根效应与植物激素有相关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正云 刘德华 肖海军 蒋立文 张丽霞 向勤锃 唐道方
以3个品种茶树的不同部位、器官为材料,探讨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及毛状根增殖的条件.感染1025菌种的大红品种茎段,在添加IBA 0.4mg/L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毛状根.茶树毛状根细如头发,着生稀疏长根毛,具有激素自主性、分枝多、生长快等特点.经正交试验,将1/2MS培养基的KNO3,NH4NO3质量浓度降至MS培养基的1/8时的培养基,是毛状根伸长、分枝较好的基本培养基.添加IBA 0.2mg/L的培养基,毛状根的伸长、分枝优于添加IBA 0.1mg/L的培养基,但在毛状根上出现少量愈伤组织.
关键词:
茶树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转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新华 陈力耕 郭长禄
为了建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杨梅Myrica rubra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携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EAFYcDNA片段的发根农杆菌R15834感染东魁杨梅M. rubra‘Dongkui’和荸荠杨梅M. rubra‘Boji’的子叶、叶片和茎段。结果表明,只从东魁杨梅子叶上诱导出毛状根,而且产生毛状根的东魁杨梅子叶数在10%以下。杨梅子叶产生毛状根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种子比旧种子容易产生毛状根,在1/2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培养较在MS培养基上培养好。东魁杨梅子叶上的毛状根经聚合酶链反应(p...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杨梅 遗传转化 发根农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名扬 罗金华 陈红
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发根农杆菌(R1000,A4和15834)感染甜橙子叶外植体,与菌体共培养3天后,转至含头孢霉素的无激素MT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15天后开始产生毛状根,转化率在25%~36%之间。毛状根在分单根进行的克隆培养中能稳定地保持激素自主性生长。在无激素的MT培养基上,毛状根可自发地产生不定芽,适当添加一定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提高毛状根再生芽的频率。再生植株叶片和毛状根提取液的电泳检测表明,甘露碱合成酶及农杆碱合成酶均呈阳性,证明Ri质粒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甜橙细胞核基因组中,在转化体及再生植株中得到了表达。
关键词:
柑桔,发根农杆菌,离体转化,植株再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近年来,已发展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一些新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如脂质体融合,微注射技术和电击导入都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工作,而另一些技术是来自于植物界独特的天然转化系统,其中包括已知能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的二个种,即致瘤农杆菌(A.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这二个种都能够将其致病质粒Ti或Ri所携带的DNA序列(T-DNA)插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中。pTi诱发寄主产生根基肿瘤,pRi诱发寄主产生毛状根。二者的差别可能是毛状根可以从毛状根培养物获得具有完整的T-DNA序列的有生育能力的再生植株,而从致病农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孙雁霞 吴洁 阎文昭 徐作英 张海强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毛状根能够合成与杜仲含量相当的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分别感染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的子叶、叶片、叶柄、下胚轴和根5个营养器官,结果表明杜仲植物的5个营养器官均能单独诱导出大量的毛状根。经PCR检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Ri质粒的rolB基因已转入杜仲毛状根基因组中。说明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杜仲产生大量的毛状根的方法有效,为大规模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到杜仲植物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杜仲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PCR扩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秀梅 成仿云 钟原 齐力旺
为筛选适于紫斑牡丹体胚发生的诱导培养基,以‘书生捧墨’花后90 d的种胚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蔗糖、BAP和NAA 4个因素及其组合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体胚诱导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以NAA对其影响最大,基本培养基和BAP次之,蔗糖的影响最小;4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改良MS+BAP 0.5 mg/L+NAA 0 mg/L+蔗糖100.0 g/L;经包含该组合的培养基培养70 d,体胚诱导率达63.3%,并获得了体胚再生植株。
关键词:
紫斑牡丹 体胚发生 正交设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淑华 王佳美 李鹏 龙淼 李林 张诗萌 杨靓 李康 何剑斌
旨在研究发酵乳杆菌能否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下游炎性细胞因子,进而对脂磷壁酸(LTA)所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BEND)炎性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并通过体外试验对其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为解决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难题提供方向。以牛子宫内膜细胞为研究对象,LTA和发酵乳杆菌分别作为毒药与解药来建立体外细胞试验模型,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分泌量和炎性相关基因TNF-α、IL-1β、IL-6、IL-8、TLR2、MyD88、NF-kB p65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LTA组、LTA+Lf组、Lf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T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5),IL-1β、IL-8细胞因子差异显著(p<0.05);LTA+Lf组与LTA组比较,TNF-α、IL-1β、IL-6、IL-8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8基因mRNA的表达量增加显著(p<0.01);LTA+Lf组与LTA组相比,7种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发酵乳杆菌能够抑制NF-kB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释放,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缓解LTA的细胞毒性,对LTA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炎性损伤起干预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平 徐冠军 汪钟信
通过对黄粉虫不同虫态诱导动力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用大肠杆菌对黄粉虫不同虫态进行诱导 ,均能诱导其产生抗菌物质 ,成虫、蛹、幼虫诱导剂量阈值依次为每虫体 1 0 3 、1 0 4 、1 0 2 菌体 ;每虫体用 1 0 6菌体对不同虫态诱导后 ,抑菌活力时显上升的时间分别为 7、1 0、7h ,抑菌活力高峰均出现在诱导后 60h左右 ;PAGE(pH 4 .5)研究表明 ,不同虫态诱导产生及增强表达成分存在差异
关键词:
黄粉虫 诱导动力学 抑菌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鹏 周金环 王新亮 李楚欣 李佳欣 姜培 刘金香 宋震
【目的】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主要由韧皮部杆菌属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侵染引起。本研究旨在探究侵染初期CLas在柑橘毛状根中的增长规律,优化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黄龙病抗性快速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抗菌肽的抗性评价。【方法】基于植物表达载体pGNGM1300,通过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毛状根转化体系转化不同柑橘品种,筛选毛状根诱导快、转化率高的品种;接种CLas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对毛状根中的CLas进行定期检测,揭示其增长规律;在优化黄龙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CLas和相关基因的(RT-)qPCR、胼胝质含量检测、显微结构观察和症状观察等开展抗菌肽的黄龙病抗性评价。【结果】供试的11个柑橘品种中,香橼(Citrus medica)的毛状根诱导最快(15 d)、诱导率最高(73.75%),并且毛状根中转基因阳性率高(53.54%)。qPCR定期监测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第20—30天(days post inoculation,dpi),CLas开始在根中定殖;在30—50 dpi,CLas含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CLas含量在60—120 dpi时略有波动,但与50 dpi时差异不显著。抗菌肽MaSAMP(stable antimicrobial peptide)、HBD-4(homo sapiens defensin beta 4)和CB(cecropin B)的抗性评价结果分析显示,在50—120 dpi,MaSAMP和CB表达植株中CLas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除90 dpi外HBD-4表达植株中CLas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3种抗菌肽表达植株中的胼胝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60 dpi),韧皮部细胞壁增厚不明显,未出现明显的淀粉粒和胼胝体沉积,并且均未发现根部死亡等现象(90 dpi)。【结论】揭示了侵染早期CLas在柑橘毛状根中的增长规律;优化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黄龙病抗性快速评价体系;明确转基因过表达抗菌肽MaSAMP、HBD-4和CB可显著抑制CLas的增殖,减少胼胝质沉积,减轻黄龙病症状,具有用于黄龙病防控实践的潜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华 吴蓉 柴希民 左小明 赵小立
报道了苏云金杆菌注射处理马尾松毛虫5龄幼虫后对血淋巴抗菌物质的诱导效果、诱导动力学、抗菌物质的活性、抗菌的种类。结果表明,通过注射法可诱导马尾松毛虫幼虫产生抗菌物质,其活力高峰出现在诱导后42h。诱导后60h的血淋巴稀释100倍,对苏云金杆菌的溶菌活力仍达142×10-9mol·s-1。其抗菌物质对苏云金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姝 王敏 韩梅琳 陈强 马荣才 高俊莲
【目的】HrpNEcc蛋白是一种起细胞信号作用的蛋白激发子,通过激活植物遗传系统的多基因表达调控,诱导植物的广谱抗病性、驱虫性和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hrpNEcc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廉价诱导剂的筛选工作中,偶然发现不添加任何外源诱导剂的TB培养基对照处理也有HrpNEcc蛋白合成。本研究旨在找出引起对照处理中HrpNEcc蛋白合成的诱导因子,并研究诱导因子的来源和含量对HrpNEcc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摇瓶发酵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离心收集菌体,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菌体总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条带,并结合Bandscan软件计算出HrpNE...
关键词:
诱导 hrpNEcc 蛋白合成 生物农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