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9)
- 2023(14267)
- 2022(12397)
- 2021(11640)
- 2020(9485)
- 2019(21697)
- 2018(21911)
- 2017(41558)
- 2016(22863)
- 2015(25645)
- 2014(25790)
- 2013(25815)
- 2012(24002)
- 2011(21956)
- 2010(22126)
- 2009(20217)
- 2008(19511)
- 2007(17407)
- 2006(15565)
- 2005(13833)
- 学科
- 济(96824)
- 经济(96727)
- 业(66984)
- 管理(57731)
- 农(48644)
- 企(44059)
- 企业(44059)
- 方法(36620)
- 农业(32598)
- 数学(31441)
- 数学方法(31117)
- 中国(28458)
- 地方(25870)
- 业经(24790)
- 学(21361)
- 财(19428)
- 制(17660)
- 贸(16398)
- 贸易(16384)
- 发(16130)
- 易(15834)
- 技术(15506)
- 银(15225)
- 银行(15175)
- 环境(15070)
- 行(14654)
- 融(14549)
- 金融(14547)
- 和(14208)
- 理论(13994)
- 机构
- 学院(326858)
- 大学(324400)
- 济(129149)
- 管理(127891)
- 经济(126267)
- 研究(116450)
- 理学(110386)
- 理学院(109105)
- 管理学(107290)
- 管理学院(106722)
- 中国(86817)
- 农(75822)
- 科学(74710)
- 京(70324)
- 所(60368)
- 农业(58465)
- 业大(57731)
- 财(55379)
- 研究所(55015)
- 中心(52963)
- 江(49656)
- 范(44546)
- 北京(44341)
- 师范(44087)
- 财经(43733)
- 院(41363)
- 州(40262)
- 经(39806)
- 省(38081)
- 农业大学(36594)
- 基金
- 项目(223586)
- 科学(174103)
- 研究(163837)
- 基金(159228)
- 家(139601)
- 国家(138306)
- 科学基金(117320)
- 社会(100954)
- 社会科(95142)
- 社会科学(95117)
- 省(90203)
- 基金项目(85404)
- 自然(76361)
- 划(74726)
- 自然科(74494)
- 自然科学(74471)
- 教育(73224)
- 自然科学基金(73117)
- 编号(68682)
- 资助(64579)
- 成果(55530)
- 发(52415)
- 重点(49900)
- 部(48419)
- 课题(47072)
- 创(46483)
- 创新(43285)
- 科研(42259)
- 发展(41623)
- 展(40968)
- 期刊
- 济(152004)
- 经济(152004)
- 研究(96179)
- 农(76877)
- 中国(69111)
- 学报(57366)
- 农业(52373)
- 科学(52138)
- 管理(44253)
- 大学(43080)
- 学学(40806)
- 财(38232)
- 教育(37845)
- 融(31574)
- 金融(31574)
- 业经(30401)
- 技术(28053)
- 业(24986)
- 经济研究(21426)
- 问题(20759)
- 财经(20007)
- 版(17820)
- 图书(17664)
- 科技(17387)
- 经(16915)
- 业大(16864)
- 技术经济(15909)
- 理论(15653)
- 世界(15170)
- 资源(15150)
共检索到492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新华 陈力耕 郭长禄
为了建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杨梅Myrica rubra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携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EAFYcDNA片段的发根农杆菌R15834感染东魁杨梅M. rubra‘Dongkui’和荸荠杨梅M. rubra‘Boji’的子叶、叶片和茎段。结果表明,只从东魁杨梅子叶上诱导出毛状根,而且产生毛状根的东魁杨梅子叶数在10%以下。杨梅子叶产生毛状根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种子比旧种子容易产生毛状根,在1/2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培养较在MS培养基上培养好。东魁杨梅子叶上的毛状根经聚合酶链反应(p...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杨梅 遗传转化 发根农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玲 李明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苹果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近年来,已发展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一些新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如脂质体融合,微注射技术和电击导入都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工作,而另一些技术是来自于植物界独特的天然转化系统,其中包括已知能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的二个种,即致瘤农杆菌(A.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这二个种都能够将其致病质粒Ti或Ri所携带的DNA序列(T-DNA)插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中。pTi诱发寄主产生根基肿瘤,pRi诱发寄主产生毛状根。二者的差别可能是毛状根可以从毛状根培养物获得具有完整的T-DNA序列的有生育能力的再生植株,而从致病农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孙雁霞 吴洁 阎文昭 徐作英 张海强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毛状根能够合成与杜仲含量相当的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分别感染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的子叶、叶片、叶柄、下胚轴和根5个营养器官,结果表明杜仲植物的5个营养器官均能单独诱导出大量的毛状根。经PCR检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Ri质粒的rolB基因已转入杜仲毛状根基因组中。说明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杜仲产生大量的毛状根的方法有效,为大规模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到杜仲植物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杜仲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PCR扩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转娣 刘新龙 姚丽 苏火生 张敏 吴才文
综述开展甘蔗基因工程育种工作20多年来,从最初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研究抗除草剂和抗虫转基因成功,到目前高转化效率的转基因方法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分析影响农杆菌转化甘蔗的关键因素,并对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甘蔗 遗传转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义章 罗燕华
用含质粒载体pB I121的根癌农杆菌转化“南屿”苦瓜子叶节,通过对gus基因瞬时表达情况进行观测,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苦瓜遗传转化体系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子叶节必须预培养3 d左右,用D600nm值为0.3-0.5之间的菌液浸泡,侵染时间为10 min,然后共培养3-4 d.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苦瓜基因组中.
关键词:
苦瓜 子叶节 根癌农杆菌 gus瞬时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超 王景雪 裴雁曦 杨婷
以番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高效番茄子叶和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在农杆菌浸染前(浸染浓度为OD600=0.3)进行2 d的预培养浸染6 min的外植体在MS+2.0 mg/L 6-BA+0.5 mg/LIAA的培养基上转化效率最高。PCR检测初步证明,NPTII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再生植株中。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遗传转化 番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丽 谷俊涛 龙素霞 郭程瑾 肖凯
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建立了小麦的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麦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体系,在选择压下由侵染的小麦成熟胚中,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为57.50%,愈伤组织分化频率为8.58%,植株分化比例为0.83%。对再生植株中报告基因Gus的PCR检测结果表明,供试3株小麦的PCR均为阳性。与未进行遗传转化的对照植株相比,再生植株的Gus活性明显提高。表明再生的供试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为今后小麦的高频转基因系的获得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李三和 陈志军 游艾青 陈温福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农杆菌菌株和载体、水稻基因型、转化受体、共培养条件、选择标记基因和转化程序等均是农杆菌介导高效水稻遗传转化必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系统,需要针对特定品种(品系)、特定组织和组培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德俊 袁本威 胡甘 陈耀锋 李振岐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等芸薹属植物高效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改良油 菜等芸薹属植物性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植物in Planta转化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关键词:
油菜 农杆菌介导 in planta转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芳 赵德刚
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朝仓花椒遗传转化体系,以朝仓花椒叶柄及茎段为转化受体,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获得转化体系如下:外植体预培养3d,在OD600为0.5~0.8菌液侵染10min,共培养3d,延迟7d筛选,以30和50mg/L卡那霉素(Kan)进行梯度筛选。结果表明:重悬液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AS),可提高朝仓花椒Kan抗性愈伤率至24.6%;转化植株经GUS组织活性及PCR检测呈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已导入朝仓花椒基因组中,利用本转化体系可为下一步将有重要经济价值外源基因导入花椒打下基础。
关键词:
朝仓花椒 农杆菌 遗传转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萍 包满珠
为了建立月季品种‘萨蔓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我们通过衡量GUS基因瞬间表达水平,探讨了各因子对基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光照条件、共培养培养基中无机盐含量及乙酰丁香酮(AS)含量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及农杆菌菌液浓度对根癌农杆菌的生长以至基因转化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将月季胚性愈伤组织与OD600值为0.5~0.8的农杆菌菌液侵染20min,然后在含300μmolLAS并且无机盐减半的MS培养基上黑暗、23℃条件下共培养3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翠 李喜焕 常文锁 张春锋 张彩英
以MYB转录因子GmPHR1为目的基因,冀豆12、冀豆16和绥农14为转化受体,比较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以茎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最高,且对基因型的依赖性最小,但由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其次,以胚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较高,对基因型的依赖性较小,同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强,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转化系统。而子叶节、下胚轴转化系统则表现出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均较低,且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等不足。同时,利用上述4种转化系统,获得了3个供试大豆品种的转基...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介导转化 外植体类型 转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玉明 邓子牛 郭琛 焦徕 胡春华 熊兴耀
为改良柑桔品种,以普通溆浦甜橙(CitrussinensiscvXupu)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把chit42基因和phyB基因导入其中.上胚轴经农杆菌工程菌液浸染后,在共培培养基(MS+3mg/LBA)上培养3d,然后分别转移到含有100mg/LKan(卡那霉素,Kanamycin)和500mg/LCef(头孢噻肟霉素,Cefotaxime)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14d后,上胚轴开始分化抗性芽,chit42基因和phyB基因的抗性芽再生率分别为27.8%和35.6%.将抗性芽在筛选培养基上培养30d后用茎尖微芽嫁接成苗.目前,嫁接苗在温室中生长良好,经PCR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成龙 刘永翔 任锡毅 王玉臣 刘作易
为实验室棒形青霉的功能基因研究奠定基础,采用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方法,以棒形青霉的分生孢子为受体,p DHt-sk-hyg为双元载体,成功实现棒形青霉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棒形青霉对潮霉素B比较敏感,30μg/m L就可以抑制其生长;遗传转化的效率为70~90个转化子/106个分生孢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转化子的PCR检测表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标记基因已整合到棒形青霉的基因组中,转化子的遗传表现稳定。
关键词:
棒形青霉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潮霉素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