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2)
- 2023(16868)
- 2022(14338)
- 2021(13271)
- 2020(11288)
- 2019(25850)
- 2018(25539)
- 2017(48853)
- 2016(26093)
- 2015(29396)
- 2014(29021)
- 2013(28489)
- 2012(26511)
- 2011(23856)
- 2010(23877)
- 2009(21965)
- 2008(21757)
- 2007(19693)
- 2006(17055)
- 2005(15107)
- 学科
- 济(111736)
- 经济(111547)
- 业(77196)
- 管理(76911)
- 企(64233)
- 企业(64233)
- 方法(48450)
- 数学(40978)
- 数学方法(40457)
- 中国(32811)
- 农(31434)
- 财(27929)
- 地方(26914)
- 业经(26635)
- 技术(22207)
- 农业(21149)
- 学(20961)
- 制(20152)
- 贸(19344)
- 贸易(19330)
- 理论(19153)
- 易(18688)
- 和(18267)
- 银(18202)
- 银行(18164)
- 融(17741)
- 金融(17737)
- 务(17521)
- 财务(17459)
- 财务管理(17418)
- 机构
- 学院(367953)
- 大学(366012)
- 济(152728)
- 经济(149596)
- 管理(144467)
- 理学(124375)
- 理学院(123001)
- 研究(122379)
- 管理学(120856)
- 管理学院(120141)
- 中国(93275)
- 京(76624)
- 科学(73871)
- 财(69979)
- 所(60680)
- 农(59226)
- 中心(57752)
- 江(56154)
- 财经(55274)
- 研究所(54875)
- 业大(52614)
- 经(50079)
- 范(49387)
- 师范(48892)
- 北京(48121)
- 经济学(46478)
- 农业(46134)
- 州(44857)
- 院(43954)
- 经济学院(41794)
- 基金
- 项目(245075)
- 科学(194704)
- 研究(181417)
- 基金(177318)
- 家(153231)
- 国家(151854)
- 科学基金(131914)
- 社会(117198)
- 社会科(110421)
- 社会科学(110391)
- 省(98129)
- 基金项目(94057)
- 教育(84521)
- 自然(83933)
- 自然科(82093)
- 自然科学(82071)
- 划(81558)
- 自然科学基金(80635)
- 编号(74042)
- 资助(71361)
- 成果(59906)
- 发(56388)
- 创(55026)
- 重点(54994)
- 部(54156)
- 课题(51307)
- 创新(50712)
- 国家社会(47998)
- 教育部(46946)
- 科研(46909)
- 期刊
- 济(170079)
- 经济(170079)
- 研究(107379)
- 中国(77038)
- 财(55522)
- 管理(54656)
- 农(54504)
- 学报(53705)
- 科学(51517)
- 教育(44260)
- 大学(41599)
- 学学(38898)
- 农业(37191)
- 融(34963)
- 金融(34963)
- 技术(34785)
- 业经(29365)
- 财经(27407)
- 经济研究(27245)
- 经(23629)
- 问题(22099)
- 业(20209)
- 技术经济(19434)
- 科技(18131)
- 图书(17832)
- 统计(17730)
- 商业(17459)
- 策(17166)
- 版(17025)
- 贸(16795)
共检索到551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荣雪云 杨中楷 刘娜
发明人的创新活动嵌入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两个维度辨识并定义4类发明人角色,包括“明星”、“纽带”、“平庸”和“活跃”发明人。以人工智能领域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授权的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对4类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角色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显著不同。其中,“明星”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高,“平庸”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低,“活跃”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高于“纽带”发明人,即认知资本对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结构资本。结论对提升发明人二元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菲菲 李倩 黄鲁成 李欣
明星发明人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绩效。目前对明星发明人的地位与功能探讨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发明人信息,难以为研发活动招聘合适的人才。鉴于此,对机器学习领域明星发明人的领导、传播、知识或任务排他等功能和地位进行识别,采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确立六类明星发明人,即焦点型发明人、领导型发明人、潜在跨界型发明人、传播型发明人、任务排他型发明人和知识排他型发明人,分析其角色功能。结果表明:部分发明人同时拥有多种地位;领导型、焦点型和知识排他型明星发明人影响范围更广、职业流动性更强,与其他发明人的交互时间更长;隔离同时具有3种地位的明星发明人对焦点型发明人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沈能
区域创新能力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运用横截面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分别对中国区域专利增长率在1985-2003年间的趋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地区间表现出明显的趋异特征;最后指出,中西部地区应通过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趋同 横截面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关键词:
熵指数 效率差异 DEA方法 创新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垒 张子彧
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南北经济分化的新特征,探明南北分化加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已变得十分迫切.该文在梳理南北经济分化态势和区域创新差异格局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大逻辑,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南北经济发展分化的成因.研究表明:1) 2013年以来随着北方经济增长快速回落,我国南北经济分化走势愈益突出;2)北方与南方在创新能力上的落差同样较大,且区域创新鸿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3)造成南北经济分化加剧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地区创新能力差异,资本积累速度的快慢对南北分化的产生有较大贡献,制度因素也可以部分解释南北经济增长分化,但劳动力因素并不构成南北经济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分化的加剧.上述结论可以为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南北经济分化 区域创新能力 经济新常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刚波 官建成
本文聚焦于从事纳米研究的学术型发明人,即大学中同时具有国际期刊论文作者和专利发明人双重身份的研究人员(author-inventor),他们是联结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纽带。通过比较学术型发明人和非学术型发明人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和H指数,本文发现学术型发明人的研究绩效显著高于纯学术研究者,并且在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作者行列中占有更高的比例。本文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专利活动对于学术型发明人研究绩效的作用,发现专利数量对于论文数量呈正向作用,但对论文质量有副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红兵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却日益加剧,本文从知识生产函数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出发,构建了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计量模型,利用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5-2007年创新活动的面板数据,以三项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系统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鹏杰 黄少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动能转换和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我国226个城市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地区创新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市场等因素对地区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而后分别从东、中、西和南北两个角度构建孪生子模式,分析了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市场都显著影响了我国地区创新发展能力;总体来看,中西部和北方地区创新发展依赖政府而东部和南方地区更倚重市场,这是导致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首因;经济开放、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也是区域创新的显著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创新发展能力 地区差异 政府与市场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专利 技术创新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刘凤朝
我国沿海地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区,各地区间自主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各省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泰尔(Theil)指数、集中化指数等对我国沿海各省区自主创新能力差异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沿海地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沿海地区 自主创新 能力 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政骥 吕拉昌
运用锡尔系数的方法,以专利授权数为变量,通过GDP和人口数2种不同的比重加权方法对比,对广东省各城市间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差异。研究表明:以GDP比重加权的城市创新能力差异呈减小趋势,而以人口数比重加权的创新能力差异呈增大趋势;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创新的建设,以创新带动城市发展;人口增长速度与城市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是造成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锡尔系数 城市创新能力差异 广东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宁宁
利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的有关数据,以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1007名工科博士生为分析对象,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就读于不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前一学历来自不同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此外,博士生前一学历高校等级和现就读高校等级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证伪了出身于"985工程"高校、现就读于第一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能力最强的传统假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