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0)
- 2023(15787)
- 2022(13343)
- 2021(12540)
- 2020(10642)
- 2019(24673)
- 2018(24323)
- 2017(46344)
- 2016(24864)
- 2015(28426)
- 2014(28378)
- 2013(28269)
- 2012(26754)
- 2011(24310)
- 2010(24138)
- 2009(22316)
- 2008(22226)
- 2007(19678)
- 2006(17066)
- 2005(15569)
- 学科
- 济(112870)
- 经济(112756)
- 管理(67282)
- 业(66720)
- 企(52522)
- 企业(52522)
- 方法(48907)
- 数学(43426)
- 数学方法(42932)
- 中国(33269)
- 农(30412)
- 财(27268)
- 地方(25792)
- 业经(23319)
- 贸(22658)
- 贸易(22643)
- 易(21992)
- 学(21566)
- 农业(20446)
- 制(20129)
- 银(18090)
- 银行(18041)
- 融(17838)
- 金融(17835)
- 行(17401)
- 环境(16435)
- 和(16326)
- 务(16055)
- 财务(15999)
- 财务管理(15958)
- 机构
- 大学(361201)
- 学院(359891)
- 济(156113)
- 经济(153161)
- 管理(136484)
- 研究(128991)
- 理学(116790)
- 理学院(115443)
- 管理学(113543)
- 管理学院(112860)
- 中国(98789)
- 京(77547)
- 科学(77270)
- 财(69913)
- 所(65846)
- 农(61966)
- 研究所(59699)
- 中心(59024)
- 财经(55630)
- 江(53310)
- 业大(52754)
- 经(50580)
- 北京(49609)
- 农业(48679)
- 经济学(48640)
- 范(47566)
- 师范(47053)
- 院(46303)
- 经济学院(43874)
- 州(42660)
- 基金
- 项目(237870)
- 科学(187234)
- 基金(173419)
- 研究(172852)
- 家(151849)
- 国家(150621)
- 科学基金(128344)
- 社会(110752)
- 社会科(105126)
- 社会科学(105100)
- 省(91441)
- 基金项目(90938)
- 自然(82093)
- 自然科(80202)
- 自然科学(80177)
- 教育(78968)
- 自然科学基金(78762)
- 划(77794)
- 资助(72285)
- 编号(69073)
- 成果(56401)
- 发(55324)
- 重点(54007)
- 部(53577)
- 创(49216)
- 课题(47930)
- 国家社会(46622)
- 创新(46196)
- 科研(45954)
- 教育部(45779)
- 期刊
- 济(171508)
- 经济(171508)
- 研究(107586)
- 中国(71875)
- 农(56955)
- 学报(56460)
- 财(53815)
- 科学(52460)
- 管理(50229)
- 大学(42837)
- 学学(40246)
- 农业(39115)
- 教育(36898)
- 融(35144)
- 金融(35144)
- 技术(31600)
- 经济研究(28407)
- 业经(27796)
- 财经(27507)
- 经(23745)
- 问题(23104)
- 业(21791)
- 贸(20338)
- 世界(18468)
- 国际(18249)
- 统计(18186)
- 技术经济(18179)
- 图书(16974)
- 版(16723)
- 理论(16345)
共检索到544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文华
发明专利授权累积,既是技术能力的累积,也更是高附加值产品乃至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控制权的累积。本文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对各技术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再次,从静、动态角度,对上述国内外优势领域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雪忠 乔永忠 万小丽
专利质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其高低。本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3838件发明专利中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2921件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从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视角来看,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特别是国内发明专利质量较低。
关键词:
发明专利 专利质量 维持时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文华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经济,外国企业在华持有的发明专利授权迅猛增长。结果导致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外国企业专利权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本文首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国内外企业在华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基于不同子领域组,对其国内外企业在华发明专利授权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洁 余翔 崔利刚
198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共计做出2035项发明专利无效审查决定。对这2035项无效审查决定所涉及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被维持有效的情况及专利特征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专利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国外发明专利,但国外专利权人运用撰写策略保持专利稳定性的能力更高。国内外发明专利的专利年龄、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IPC分类数这几项专利特征的分布,在稳定及不稳定两种状态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发明专利 专利无效 专利特征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文华
韩国已成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韩国通过技术创新进行的大量技术累积,不仅使之在我国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而且还在电子等领域可以挑战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本文从专利统计的角度,剖析韩国在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可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揭示韩国在华的技术累积轨道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可为我国积极应对韩国对华知识产权战略并推动两国技术发展合作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在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申请及其授权的基本格局;其次,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库数据,采用法国科学技术观察所和国家工业财产局与德国弗朗霍夫创新系统研究所共同编制的国际专利分类与技术分类对照表,对韩国在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结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背后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荣康 王艺棠
针对专利化过程的四个阶段(研发、申请、审查和授权)选择相应的特征指标,对突破性技术发明与非突破性技术发明的特征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5—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的获奖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揭示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形成特征。研究发现:与非突破性技术发明相比,突破性技术发明在研发阶段的专利优先权个数更多,即突破性技术发明往往具备更好的研发基础且更倾向于进行优先保护;突破性技术发明在申请阶段的权利要求项数和专利说明书页数更多,即突破性技术发明的技术保护范围更广、技术复杂程度更高;突破性技术发明在审查阶段的申请到公开时滞和公开到授权时滞均更长,即突破性技术发明往往被专利权人延迟公开以防止核心技术内容泄露,也往往因技术内容复杂而被审查机构延长审查时间;突破性技术发明在授权阶段的权利要求数降低幅度更小、说明书页数增加幅度更大,即突破性技术发明的技术权利和技术内容在授权后往往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成 李明星 张梦娟 朱晓钰 管可毅
以江苏大学与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发明人个数、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引证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数量、审查时间等专利指标,多角度量化研究专利维持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因素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程度在不同主体之间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本文运用分散度指数、标准差、基尼系数、系统聚类等方法,对中美两国发明专利在区域分布差异和区域等级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区域差异方面,从发明专利总量的区域集聚度来看,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较小,相似性较强;从发明专利均量的区域均衡度来看,美国各区域间的差异要大于中国,中国发明专利较多区域和较少区域间的差异要大于美国。在区域等级方面,从绝对数量上看,美国最低等级比中国最高等级的数量要多;美国的区域分布集中在D和E等级,中国的区域等级分布比较均衡;具体区域的比较,中美有相似的特点,但是美国高等级区域的科技和产业关联比较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炎 张熙鸣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2000年至2009年上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现状,并从发明专利的技术部类比较分析了上海发明专利的创新能力。由于专利可以通过PCT途径申请及发明人可以同时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所以本文又专门针对上海PCT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企业的应用能力及找出其缺口。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上海发明专利和培育发明创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发明专利 PCT申请 上海经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又传喜讯,由熊兴耀、谭兴和、吴卫国、张喻和刘明月等专家申报的"一种非油炸型速冻马铃薯的加工方法",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510031840.5.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昊 张现强 张洪吉
文章以在我国提出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小娟 胡雨潇
本文采用1996—201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全行业总体、三种情形下的固定效应模型及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开放条件下技术引进、FDI与进口贸易外溢三类外源技术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外源技术有利于发明专利的产出,同时外源技术与发明专利也存在彼此相互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外源技术能有效促进高技术制造行业、传统工业技术行业发明专利数量提升,而对于食品烟草、纺织造纸等行业则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古鹏 陈向东
专利条件寿命期的选择行为一般反映了企业的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行为特征。在这两重专利战略考虑下,企业倾向于选择一个较长或较短的条件寿命期。中国发明专利的条件寿命期呈现典型的双峰型分布,从而验证了企业关于条件寿命期的特定战略选择。本文还对比了中外企业专利战略差异,发现中国企业更愿意选择较短的条件寿命期,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企业为了使其发明专利能够获得更严格的保护而想尽快获取专利权,外国企业考虑得更多的是发明专利的市场收益问题,因此不急于获取专利权。外国中小型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更倾向于延长发明专利的条件寿命期,且外国企业更善于通过缩短条件寿命期来抢占潜力较大的技术市场,这是在市场战略与竞争战略双重考虑下所做出的较合理的条件寿命期选择。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对专利战略方面的考虑不足,但可能是就中国目前的专利制度和政策形势下做出的合理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葆红 杨海燕
在对1985—2014年间陕西发明专利跨30年统计的基础上,采用IPC分类体系,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专利地图法,对陕西地区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成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陕西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与薄弱区、重要专利权人群及其技术构成和优势所在。并通过集中度测度,对陕西的创新技术格局变化开展研究。
关键词:
陕西 专利分析 技术创新 IPC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