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5)
- 2023(2539)
- 2022(2183)
- 2021(1946)
- 2020(1388)
- 2019(3337)
- 2018(3216)
- 2017(5838)
- 2016(3248)
- 2015(3671)
- 2014(3581)
- 2013(3418)
- 2012(3271)
- 2011(3015)
- 2010(3012)
- 2009(2670)
- 2008(2514)
- 2007(2309)
- 2006(2008)
- 2005(1756)
- 学科
- 济(14332)
- 经济(14314)
- 管理(6838)
- 地方(6312)
- 业(5936)
- 中国(5244)
- 农(4342)
- 企(4110)
- 企业(4110)
- 业经(3902)
- 地方经济(3538)
- 方法(3395)
- 发(3248)
- 农业(3123)
- 教育(3070)
- 数学(2693)
- 数学方法(2678)
- 环境(2558)
- 和(2533)
- 学(2441)
- 融(2425)
- 金融(2425)
- 发展(2418)
- 展(2417)
- 理论(2308)
- 贸(2200)
- 贸易(2198)
- 技术(2180)
- 银(2101)
- 银行(2099)
- 机构
- 学院(43255)
- 大学(43134)
- 济(16846)
- 经济(16444)
- 研究(15755)
- 管理(15172)
- 理学(12690)
- 理学院(12533)
- 管理学(12279)
- 管理学院(12202)
- 中国(11031)
- 科学(9720)
- 京(9564)
- 所(7706)
- 范(7311)
- 师范(7247)
- 研究所(7027)
- 财(6958)
- 农(6816)
- 中心(6779)
- 江(6575)
- 北京(6324)
- 业大(6227)
- 院(5800)
- 州(5761)
- 师范大学(5564)
- 农业(5297)
- 财经(5197)
- 技术(5139)
- 经济学(4908)
共检索到69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至立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成就显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骆郁廷
要科学认识和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全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高校铸魂育人的战略工程。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10年前,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高校开始积极筹划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5年高校正式设置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科建设正进入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和水平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秉公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工程学科,是培养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需要。马克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健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当代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高校马克思理论灌输的哲学依据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心理学依据为道德强化理论;社会学依据为个体社会化理论。
关键词:
高校 理论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邢兆良
分析了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的信任与信心双重危机的现况,指出了教学的现况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研究生的思想需求,强调了重视和保障投入是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顺利改革的前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影 盛琳颖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中国的成人教育,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壮大。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历史的一个体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新时期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发展历程 挑战 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易培强
共享发展理念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基因。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享发展实践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推进共享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着力解决如何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思想道德因素作用等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易培强
共享发展理念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基因。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享发展实践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推进共享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着力解决如何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思想道德因素作用等问题。
[期刊] 求索
[作者]
冯颜利
党的十九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准确分析了新时代的特点及党和国家在这个背景下科学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方位,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创新发展;二是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展现了新时代主要矛盾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三是系统阐述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略,展现了新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四是凝练并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系统创新,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新和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伟 徐艳
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原著导读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ISBN:9787503569531定价:68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个民族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有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的历史研究有很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增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可有效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也受到相应的重视。自新课改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不过,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奕鹏 谢霄男
<正>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更好地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4月12日至14日,由全国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理事会、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在东莞松山湖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期刊及媒体近200名的专家、学者、师生参会。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忠红致欢迎辞并表示,本次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传播、发展、创新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这次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校特色、地域特征、时代特征等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和汲取思政育人新力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方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前提、主渠道、主导者、文化环境和内在动力,总结提炼出一条以加强学科建设、形成多层次课堂教学体系、培养优秀师资力量、打造丰富校园文化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编写使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统计科学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研究述要
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在文本分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评介
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