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
2023(1046)
2022(826)
2021(659)
2020(470)
2019(939)
2018(863)
2017(1726)
2016(849)
2015(912)
2014(1023)
2013(1019)
2012(1076)
2011(974)
2010(1064)
2009(986)
2008(895)
2007(870)
2006(782)
2005(856)
作者
(2848)
(2440)
(2423)
(2319)
(1459)
(1177)
(1130)
(947)
(931)
(850)
(822)
(805)
(801)
(751)
(732)
(732)
(682)
(669)
(648)
(647)
(586)
(582)
(574)
(560)
(553)
(552)
(526)
(514)
(466)
(465)
学科
(5873)
经济(5861)
(3028)
管理(2793)
(2204)
中国(2030)
地方(1980)
(1860)
企业(1860)
(1790)
业经(1694)
农业(1676)
环境(1666)
发展(1497)
(1491)
结构(1383)
方法(1370)
(1318)
贸易(1318)
(1280)
(1271)
产业(1210)
数学(1140)
地方经济(1135)
数学方法(1133)
人民(1060)
(956)
(916)
金融(916)
消费(910)
机构
学院(14606)
大学(13939)
(7222)
经济(7045)
研究(5450)
管理(5141)
中国(4342)
理学(4232)
理学院(4190)
管理学(4155)
管理学院(4131)
(3763)
(3181)
科学(3004)
(2708)
财经(2689)
(2484)
(2418)
中心(2372)
研究所(2357)
经济学(2288)
(2231)
北京(2114)
经济学院(2108)
(2059)
师范(2047)
(2045)
(1956)
财经大学(1930)
(1920)
基金
项目(9021)
科学(7322)
研究(7061)
基金(6567)
(5598)
国家(5555)
社会(4911)
科学基金(4807)
社会科(4685)
社会科学(4684)
(3718)
基金项目(3231)
教育(2946)
编号(2885)
(2799)
自然(2651)
(2603)
自然科(2579)
自然科学(2579)
自然科学基金(2529)
资助(2481)
发展(2320)
(2276)
国家社会(2215)
成果(2189)
重点(2038)
课题(1987)
(1902)
(1889)
(1857)
期刊
(9811)
经济(9811)
研究(5596)
中国(4544)
(2544)
(2263)
管理(2167)
业经(2090)
经济研究(2047)
科学(1751)
学报(1691)
教育(1677)
(1600)
金融(1600)
农业(1577)
大学(1429)
学学(1369)
财经(1291)
商业(1251)
资源(1245)
技术(1195)
问题(1138)
(1131)
经济管理(925)
商业经济(917)
人口(908)
中国人(889)
国人(889)
(886)
环境(846)
共检索到25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威  依绍华  
当前进博会集聚和引进全球供应链资源的关键节点地位持续凸显,发挥溢出效应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以进博会与批发商、零售商和制造商等供应链主体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进博会促进消费升级的供给侧机制可分为与批发商协同整合进口商品供应链、促进零售商布局全球供应链和助力制造商提升全球供应链分工地位三种模式。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构建促进消费升级的长效机制,需要解决好批发商与零售商衔接、商品与服务引进、进口商品与本土供给错位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健全与进博会联动的进口商品境内流通网络、培育全球供应链“链主”企业、推动进博会赋能国内中小制造商、提升消费市场国际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伟伟   依绍华  
进博会已连续举办五届,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等方面作用凸显,有力提振了全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为科学评价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本文从国际贸易效应、国际投资效应、消费效应、制度开放效应、空间互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人文交流效应七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研究结论显示,进博会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消费、制度开放、空间互动和产业升级,具有良好的溢出带动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其荣  夏帆  
随着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的完善和实践中经验的积累,人们重新审视过去的手段,认为单一的依靠绿化和控制污染源的手段已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可持续消费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可持续消费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进行了评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相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力地支撑了消费结构升级。受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影响,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作用明显增强,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一、当前产业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症结(一)产业结构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长海  刘锐  
本文从消费金融的内涵着手,就消费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金融资产的增长对第三次消费升级代表性产品的消费增长有拉动作用,消费金融发展是消费升级的必要条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消费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民  
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消费新业态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服务消费新业态具有"互联网+"发展趋势,并表现出五大特征。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服务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茜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升级具有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情感化的本质特征。"互联网+"不仅可以影响生产的数量和层次,即催生供给侧革命,而且可以影响消费的数量和层次,即催生需求侧革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产业消费主体、消费客体与消费载体的整合改造,使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产业间互联互通,重塑消费环境、重建消费逻辑与重整消费层次。"互联网+"通过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培育和发展消费新热点和新兴消费,从而实现从需求侧推动消费升级。"互联网+"通过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推动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从供给端发力促进消费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专门就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等问题作出部署,意在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韩雷  刘振晓  
随着经济服务化和消费贡献增强,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服务业新业态总体呈现"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集聚化等五大趋势特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可推动新消费增长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促进消费体验和消费方式升级。当前,以服务业新业态促消费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着力创新服务供给,提高消费意愿;更新消费理念,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强法治监管,打造安全消费环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娴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以及愈加频繁的区域间贸易往来,流通产业不仅成为生产的先导,也成为消费的重要促进力量,流通效率的提高、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的完善成为决定消费实现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力量。流通产业的发展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产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霞  
消费升级作为新常态背景下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关注消费升级的作用,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借鉴面板向量自回归估计方法和模型实证检验消费升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发现,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消费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发现,从初期开始,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一直保持至第十期,这一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刺激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丽洁  
一、主要国家促进消费升级的成功做法(一)日本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调节收入分配为主的政策。一般来说,较小的居民收入差距对于促进消费升级是十分有利的。有关资料显示,多年来日本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25左右,居民收入分配较为平均,被誉为中产阶级社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日本重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具体做法包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广文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消费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村金融投入的增长金融支持扩大农村消费面临的困境不可否认,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商品流通普遍存在设施不足、成本较高等问题,售后服务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仍处于空白,严重抑制了农村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鹏飞   王之禹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紧密融合,使我国经济发展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挖掘潜在需求、适应新型消费,以新需求引导新生产。其核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精准的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在配置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给与需求精确配置,改善消费体验,助力建设高质量消费市场。然而,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与高成本、数字鸿沟、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兼容性及创新型人才不足等多重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数字鸿沟和场景制约;打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化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完善技术兼容性;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消费需求不足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作用,消费需求不足体现为消费需求的总量不足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消费需求不足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扩大消费需求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