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
2023(800)
2022(604)
2021(617)
2020(430)
2019(910)
2018(926)
2017(1690)
2016(848)
2015(887)
2014(750)
2013(659)
2012(614)
2011(579)
2010(606)
2009(574)
2008(579)
2007(519)
2006(453)
2005(423)
作者
(2065)
(1712)
(1646)
(1503)
(1063)
(776)
(695)
(645)
(590)
(571)
(569)
(523)
(518)
(517)
(516)
(508)
(505)
(501)
(482)
(452)
(418)
(395)
(390)
(384)
(376)
(374)
(373)
(358)
(321)
(319)
学科
管理(3298)
(3049)
(3004)
经济(3001)
(2751)
企业(2751)
技术(1758)
中国(1383)
技术管理(1318)
地方(1194)
业经(1008)
(834)
(821)
银行(821)
(805)
(756)
(720)
金融(720)
产业(699)
地方经济(689)
(654)
(639)
农业(595)
方法(533)
(513)
贸易(512)
理论(506)
(503)
(492)
(488)
机构
学院(10067)
大学(9550)
(4388)
经济(4296)
管理(4243)
理学(3435)
研究(3429)
理学院(3394)
管理学(3382)
管理学院(3356)
中国(2938)
(2193)
(2159)
科学(1951)
中心(1658)
(1656)
(1552)
财经(1459)
北京(1397)
研究所(1364)
(1357)
(1320)
(1308)
(1290)
经济学(1288)
技术(1250)
(1229)
(1212)
商学(1211)
商学院(1200)
基金
项目(6314)
科学(5238)
研究(5162)
基金(4358)
(3676)
国家(3638)
社会(3429)
科学基金(3282)
社会科(3269)
社会科学(3268)
(2725)
基金项目(2285)
(2252)
(2203)
教育(2090)
(2084)
编号(2062)
创新(1970)
自然(1777)
自然科(1733)
自然科学(1733)
发展(1724)
自然科学基金(1705)
(1697)
成果(1600)
课题(1519)
(1482)
资助(1441)
重点(1438)
国家社会(1420)
期刊
(5948)
经济(5948)
研究(3551)
中国(3196)
管理(2379)
(1673)
教育(1496)
(1283)
金融(1283)
业经(1156)
技术(1143)
科学(1140)
经济研究(1084)
科技(1056)
(1037)
学报(871)
大学(741)
农业(722)
财经(692)
学学(691)
技术经济(691)
(670)
论坛(670)
商业(634)
经济管理(633)
现代(613)
(608)
会计(593)
问题(581)
图书(530)
共检索到17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津  
2015年6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方向、思路和重点。7月初,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财政局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推进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和保障构建国际一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出,为三地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三地由于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成果区域间转化存在障碍、创新人才流动受制于体制约束等问题,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在认清三地科技创新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新典型。通过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大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户、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诸多进展,致力于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但仍然面临创新资源分布失衡、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北京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立足和巩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果,根据京津冀创新基础和现状格局,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新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兵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要求京津冀区域管理创新,解决制度设计缺陷和合作意识不足导致的区域管理缺位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津冀区域管理缺位成因的分析,指出中央政府要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中央政府设立派出机关京津冀区域管理委员会,代表中央政府在京津冀行使区域规划、港口管理、空气治理、水资源管理、区域协调等职能。为了贯彻管理职能和降低管理成本,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相应的区域管理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艳新  黄红梅  李美羽  
指出实现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不仅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京津冀在行政体制、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政策方面的差异,严重阻碍了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因此,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物流功能定位、交通运输协作、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引导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走协同发展之路,是当前京津冀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华  岳跃  
在北京的物流设施,即配送中心转移到河北的前提下,运用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理论,同时结合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对新背景下北京市农产品的配送进行模式创新,提出了"京津冀发展+互联网+共同配送"的模式,从而为京津冀协同战略的实施寻求在农产品物流方面可实现的路径,最后对北京目前的农产品配送模式和创新模式进行比较,从而证明此创新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刚  张小康  
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能够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是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方向、目标、速度、格局和路径进行调控的政策手段。本文探讨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中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当前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重点服务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五大方面;并基于长远和全局视角,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宏观区域政策,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机制与政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与政策、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与政策和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君  孙立新  吴敬学  毛世平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重组和整合,是京津冀城市群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分析京津冀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要素集聚和流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分解,考察了创新要素集聚对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农业科技投入要素具有高集聚和弱流动性特征,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在北京地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近年来农业研发人才集聚特征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规模效率贡献为负,创新要素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北京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建议未来从建立协同发展长效机制、营造科技人才跨区流动综合环境、细化农业创新资源开放合作清单和路径等方面构建京津冀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荣金  张一  李秀红  张乐  孙美莹  宋振威  张钰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