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
- 2023(1259)
- 2022(932)
- 2021(657)
- 2020(339)
- 2019(676)
- 2018(384)
- 2017(376)
- 2016(249)
- 2015(271)
- 2014(298)
- 2013(251)
- 2012(241)
- 2011(221)
- 2010(252)
- 2009(181)
- 2008(160)
- 2007(174)
- 2006(154)
- 2005(139)
- 学科
- 济(2049)
- 经济(2049)
- 中国(1194)
- 管理(1048)
- 地方(986)
- 业经(885)
- 业(854)
- 地方经济(634)
- 农(626)
- 产业(625)
- 发(597)
- 企(562)
- 企业(562)
- 信息(551)
- 总论(548)
- 信息产业(542)
- 农业(478)
- 发展(468)
- 展(467)
- 教育(454)
- 环境(424)
- 融(405)
- 金融(405)
- 银(395)
- 银行(395)
- 行(390)
- 教学(359)
- 财(334)
- 农业经济(332)
- 理论(318)
- 机构
- 学院(5614)
- 大学(5288)
- 济(2610)
- 经济(2567)
- 研究(2203)
- 管理(1905)
- 中国(1647)
- 理学(1603)
- 理学院(1586)
- 管理学(1561)
- 管理学院(1554)
- 财(1186)
- 科学(1141)
- 京(1102)
- 中心(1003)
- 院(999)
- 教育(923)
- 经济学(915)
- 所(904)
- 江(899)
- 范(893)
- 师范(888)
- 财经(859)
- 发(853)
- 经济学院(829)
- 农(825)
- 研究院(813)
- 研究所(812)
- 技术(784)
- 经(774)
共检索到9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乘
高等教育质量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河海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办学思路,努力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一、坚持特色发展方向河海大学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水利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集中了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70周年校庆之际正式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引发了对人才培养的新思考。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重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在礼 郑兰哲
成立以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对博士生进行指导,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作者结合博士生培养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导师个人指导博士生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论述了成立以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的必要性,阐明了博士生指导小组的组织形式、相应职责,总结了实际效果。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是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规范,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光
拥有特色资源优势的高职院校是幸运的,关键还在于充分运用发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把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从学院实际出发,致力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把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走特色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之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春方 郑艺 高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超越",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阐述。这些阐述和要求不仅为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对以创新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郎秋洪 周志翠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邮政类高职院校,担负着向邮政企业基层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密切校企结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学院自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始终保持着邮电行业办学的体制,拥有实现产学一体、校企融合的先天优势。但在市场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传平
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涵式跨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必须首先解决自身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问题。尤其对行业性高校来说,由于其在学科门类、专业设置、服务面向等方面比较单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人怀
发挥侨校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刘人怀高等华侨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我国的高等华侨教育事业极为重视。素称“华侨最高学府”的暨南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地区为办学方针,迄今已走过了92年的办学历程。经过几代暨南人的辛勤耕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卫 陈国忠 俞方 任桑桑 罗建红
近年来,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充分认识和尊重医学教育的规律性、特殊性、整体性,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积极推进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过去二十多年来,区域战略、区域政策的谋划、制定和实施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新的区域问题也不断呈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使命来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要的内容,又是关键的手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未来一个时期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如何落实好党中央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也有大量的理论难题需要突破。其中,大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把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列为国家年度考核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也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一,“全面”最本质的意义和最显著的标志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正祥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推动着高教的大众化、现代化进程,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空间,促进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12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灵活的机制优势,建立"三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三结合"的实践平台,开展"三结合"的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琪琪
注册会计师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专业力量。近年来,浙江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主题和诚信建设主线,强化党建引领,以高质量服务稳企业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文明
职业教育担负着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和维护稳定的重任,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职业培训职能正在从边缘走向核心。高等职业院校要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构筑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行业为依托,以学院为主体的职业培训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职业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