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1)
- 2023(9376)
- 2022(7556)
- 2021(6791)
- 2020(5187)
- 2019(11372)
- 2018(11086)
- 2017(19763)
- 2016(10688)
- 2015(11987)
- 2014(12115)
- 2013(12029)
- 2012(11860)
- 2011(10976)
- 2010(11322)
- 2009(10523)
- 2008(10401)
- 2007(9807)
- 2006(8997)
- 2005(8468)
- 学科
- 济(54450)
- 经济(54387)
- 业(30627)
- 管理(29309)
- 企(21743)
- 企业(21743)
- 中国(20499)
- 农(20430)
- 地方(19861)
- 业经(15393)
- 农业(14650)
- 方法(13385)
- 发(11801)
- 财(11484)
- 数学(10811)
- 地方经济(10621)
- 数学方法(10619)
- 技术(10447)
- 融(10416)
- 金融(10415)
- 学(10406)
- 银(10266)
- 银行(10251)
- 行(10077)
- 制(9758)
- 发展(9248)
- 展(9223)
- 贸(8722)
- 贸易(8708)
- 易(8324)
- 机构
- 学院(163094)
- 大学(160378)
- 济(66286)
- 经济(64710)
- 研究(63726)
- 管理(56881)
- 中国(49044)
- 理学(47233)
- 理学院(46544)
- 管理学(45583)
- 管理学院(45269)
- 科学(39606)
- 京(36490)
- 所(33395)
- 农(31389)
- 财(30734)
- 研究所(29785)
- 中心(28720)
- 江(27261)
- 范(24754)
- 师范(24491)
- 农业(23894)
- 北京(23879)
- 业大(23665)
- 院(23038)
- 财经(22675)
- 州(22285)
- 省(21943)
- 经(20383)
- 经济学(19689)
- 基金
- 项目(101087)
- 科学(79321)
- 研究(76107)
- 基金(70104)
- 家(61330)
- 国家(60689)
- 科学基金(51046)
- 社会(48175)
- 社会科(45428)
- 社会科学(45420)
- 省(41636)
- 基金项目(36189)
- 划(34282)
- 教育(33249)
- 编号(30711)
- 自然(30438)
- 自然科(29753)
- 自然科学(29744)
- 自然科学基金(29184)
- 发(28693)
- 资助(27920)
- 成果(26159)
- 发展(23325)
- 重点(23063)
- 课题(22985)
- 展(22908)
- 创(21692)
- 部(20876)
- 创新(20175)
- 国家社会(19849)
共检索到276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健夫 郭赞
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显然,农村的传统发展方式无法有效改变当前城乡差距的现实。因此,必须发挥科技在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作用,要通过科技兴农、产业富农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关键词:
城乡差距 推动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杨祥雪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实现共同富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关键群体是农民。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不优,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城乡发展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新时代,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以低收入人口、种粮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领域,以粮食主产区、脱贫地区为重点区域,持续缩小农村居民在经济生活、卫生健康、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推进包括城镇和乡村居民的共同富裕、覆盖城乡区域空间的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富裕”和有差异的渐进式共同富裕。为此,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富民产业为抓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完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基础性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发展差距 农民增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晓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日本经验 农村教育事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新文,张洪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这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文章从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提出缩小差距的途径和方式,重点分析了缩小差距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作者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将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现存的城乡差距中,最为迫切的也是能够解决的是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差距。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入手缩小城乡差距需要政府发挥的作用是: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均等化。为此需要改变长期依据各地的GDP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各地生活条件的思路和相关政策。面对我国农村村庄分布广而分散的特点,需要在乡村集中化、城镇城市化和都市圈建设三个方面扩大以城带乡,扩大公共产品在农村的覆盖面。
关键词:
城乡 差距 统筹 次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高度正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这一重大社会现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在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中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但依然面临着要素循环存在制度障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农村居民消费动力偏弱、现代农业要素投入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畅通、“两山”转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要充分把握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缩小城乡差距的内在逻辑,明确其路径选择、基础制度、空间格局、动力支撑、核心任务及生态本底要求,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差距 共同富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高度正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这一重大社会现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在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中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但依然面临着要素循环存在制度障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农村居民消费动力偏弱、现代农业要素投入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畅通、“两山”转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要充分把握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缩小城乡差距的内在逻辑,明确其路径选择、基础制度、空间格局、动力支撑、核心任务及生态本底要求,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差距 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奋生 张明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和福利差距等一系列表现,充分反映了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严重性。究其原因,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也跟我国的相关体制和政策不合理、不完善有很大关系。要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就要加大政府政策导向作用,不断完善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农民现代意识。
关键词:
城乡贫富差距 成因分析 政府政策导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云波 王浩泽 郭金兴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而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城乡差距的成因及历史演进。进一步,本文全面系统梳理了农村与城市在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差距的现状。据此,本文提出应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切入点,全面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梅 张士强
现在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和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既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那么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而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利侠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与居民消费差距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发展格局下提振消费内循环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业发展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业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受教育水平都会对我国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发挥作用,共同成为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应强化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夯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做好品牌宣传,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修平 王鲁婷 王艳华
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能够提升农民创收能力、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均衡城乡资源分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积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发展数字农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任务包括催生农业发展新动能、发展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塑城乡经济地理和构建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因此,我国应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提升数字农业创新活力,构建数字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强化数字信息服务功能,建立数据风险防控体系,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优化农业资源空间配置,打造城乡发展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中心镇镶嵌"作为一种具体的城镇化路径,能有效改善农村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引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了保障中心镇镶嵌战略成功实施,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重:加强中心镇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引领中心镇产业发展;给予中心镇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农民为中心镇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
中心镇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缩小中国当前收入差距、逐渐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有效抑制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产生的不利影响,而这就需要中国政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第一,以促进就业为重心,着力推动劳动密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序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就业总量仍是当前破除二元经济结构、改善低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