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3)
- 2023(15747)
- 2022(12621)
- 2021(11597)
- 2020(9390)
- 2019(20801)
- 2018(20775)
- 2017(39078)
- 2016(21221)
- 2015(23931)
- 2014(24118)
- 2013(23595)
- 2012(22147)
- 2011(19780)
- 2010(20541)
- 2009(19380)
- 2008(19478)
- 2007(18356)
- 2006(16887)
- 2005(15793)
- 学科
- 济(95716)
- 经济(95588)
- 业(90158)
- 企(71773)
- 企业(71773)
- 管理(71075)
- 农(47894)
- 业经(33520)
- 农业(32167)
- 中国(31953)
- 方法(30778)
- 财(26979)
- 地方(25438)
- 数学(21900)
- 数学方法(21647)
- 制(21516)
- 技术(20081)
- 务(18357)
- 财务(18311)
- 财务管理(18278)
- 策(17417)
- 企业财务(17255)
- 和(17115)
- 理论(17028)
- 发(16878)
- 银(16465)
- 银行(16444)
- 贸(16273)
- 贸易(16255)
- 体(16146)
- 机构
- 学院(310671)
- 大学(302250)
- 济(129906)
- 经济(127135)
- 管理(119373)
- 研究(107754)
- 理学(100214)
- 理学院(99131)
- 管理学(97563)
- 管理学院(96986)
- 中国(87226)
- 京(65985)
- 农(64866)
- 科学(63708)
- 财(60740)
- 所(54972)
- 江(52806)
- 中心(50469)
- 农业(49305)
- 研究所(48661)
- 业大(47943)
- 财经(45813)
- 北京(41915)
- 州(41761)
- 经(41257)
- 范(41039)
- 师范(40646)
- 院(38311)
- 省(37527)
- 经济学(37203)
- 基金
- 项目(192085)
- 科学(152034)
- 研究(147120)
- 基金(135801)
- 家(116631)
- 国家(115338)
- 科学基金(99802)
- 社会(94197)
- 社会科(88713)
- 社会科学(88691)
- 省(79274)
- 基金项目(71572)
- 教育(65723)
- 划(63544)
- 编号(61982)
- 自然(60889)
- 自然科(59496)
- 自然科学(59481)
- 自然科学基金(58446)
- 资助(53429)
- 成果(50298)
- 发(47484)
- 课题(43149)
- 创(42838)
- 重点(42664)
- 部(41522)
- 业(41316)
- 创新(39226)
- 发展(39089)
- 展(38439)
共检索到510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管春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仕,各级领导要充分发挥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者做出更大的贡献。 1、构建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自身潜能的创业平台。根据当前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选定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给予重点的支持,在研发资金、科研条件、环境、设备等研发条件给予保证,为发挥科技人员自身潜能打造坚实的创业平台。 2、建立起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潜能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和住房待遇,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待遇;实行竞聘上岗优化组合的人事聘用制度;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成贵 郑有贵
本文采用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反思。文中着重阐释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改革之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技术和制度选择的失误和低效率;改革以来政府行为对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同志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模糊认识,认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国家,其生态环境目标选择的价值论基础也迥然不同,穷国的经济学家和农学家们不宜在涌动的“绿色思潮”面前,把本国农业发展的环境目标提高到不适合的位置;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农业质态水平提高与农业增长之间的某种不同步性。
关键词:
技术,制度,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顾晓君
从上海、无锡两地的实践与经验出发,提出工农协调、城乡结合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必须以龙头企业带动,依靠城市全面辐射能力,加强市场农业发展,稳步推进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机械化发展,同时必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拓宽农业功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军
以我国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背景,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定内涵是将粗放低效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协调均衡的经济结构、自动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技术、企业化和信息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流通及消费模式的农业发展过程。进一步指出只有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指出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创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继而论述了高素质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玉蕾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进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体制等对策,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罗贵榕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内核。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农"情,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生产体系基本动力不足、产业体系一体化和信息化发展薄弱、经营体系可持续能力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及经营体系,助推我国农村、农业的振兴以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直方
法国的农业生产,在五十年代前,一直是落后的。农产品进口大于出口。从五十年代起,农业迅速发展,经过二十年左右实现了现代化,到1974年农产品出口大于进口。现在,法国的农业十分发达,现代化程度很高。它既是西欧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又是世界上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与五十年代比较,农业总产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科技与其它领域科技一样,从5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在下一个世纪,这种推动作用将会愈加明显,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将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麟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 ,是我们进行全面小康建设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业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康贫 李秉柏 施德堂
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马康贫李秉柏施德堂1978年我国农村改革之始,就明确提出了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发展的奋斗目标,自那时起,迄今已近20年,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展如何?本文根据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苏南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杨帆
一、关于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一词派生于现代农业的提法,如果没有现代农业的概念,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说法。那么何为现代农业?最笼统的说法是,发达国家的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容易导致现代农业内涵的混乱。因为发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良恕 蒋建平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昌盛的基础。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在八十年代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献 李宁辉 郭静利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断融合,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四化同步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按照统筹一体化发展思路,要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用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以及用现代信息化的理念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四个重点方向。并结合四化同步理念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四化同步 农业现代化 发展思路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勉
"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确立路径、设计模式、制定政策,都必须紧紧围绕农民主体特别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小康这个核心来思考、来展开。这当中有三个问题尤其需要把握:一是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应该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二是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实现路径应该是"大基地、小业主",三是财政性投入方式方法要有所创新,在补贴对象上主要支持农民、专合组织以及发挥带动作用明星的企业,在支持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资产权属上要构建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路径 农民主体 方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