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7)
- 2023(2146)
- 2022(1751)
- 2021(1658)
- 2020(1158)
- 2019(2743)
- 2018(2785)
- 2017(4776)
- 2016(2693)
- 2015(3015)
- 2014(2978)
- 2013(2690)
- 2012(2611)
- 2011(2402)
- 2010(2541)
- 2009(2111)
- 2008(1977)
- 2007(1820)
- 2006(1599)
- 2005(1423)
- 学科
- 济(9598)
- 经济(9569)
- 管理(6519)
- 业(6253)
- 企(5368)
- 企业(5368)
- 中国(5317)
- 地方(4415)
- 教育(4175)
- 农(3599)
- 业经(3328)
- 技术(3281)
- 理论(2488)
- 发(2482)
- 农业(2432)
- 地方经济(2282)
- 技术管理(2065)
- 方法(2005)
- 发展(2002)
- 和(1999)
- 展(1985)
- 制(1791)
- 学(1782)
- 环境(1528)
- 银(1420)
- 银行(1420)
- 行(1413)
- 融(1389)
- 金融(1389)
- 农业经济(1384)
- 机构
- 学院(33491)
- 大学(32885)
- 研究(12604)
- 管理(11695)
- 济(11337)
- 经济(11004)
- 理学(9839)
- 理学院(9694)
- 管理学(9550)
- 管理学院(9469)
- 中国(8382)
- 京(7580)
- 教育(7498)
- 范(7238)
- 师范(7214)
- 科学(7117)
- 江(5837)
- 师范大学(5826)
- 所(5783)
- 中心(5713)
- 财(5279)
- 研究所(5182)
- 北京(4923)
- 州(4856)
- 技术(4776)
- 职业(4764)
- 院(4750)
- 财经(3955)
- 农(3934)
- 省(3728)
共检索到5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刁元园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社区教育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从阐述成都社会组织的快速蓬勃发展入手,重点阐述了成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路径、特点、作用,总结了成都鲜活的实践创新经验,分析了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对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治理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教育 社区治理 成都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奇琦 陈光耀
本文以萝岗社区学院在培育社会组织中发挥的作用为例,概括了社会组织培育的三个环节:聚合相同爱好者,组建"学习圈";进行培训提高,形成学习共同体;社会组织的创建。然后对培育社会组织的必要性,以及社区教育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社区教育 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培育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郑汀
对纳税人实行有效的管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税务部门的职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纳税人量大面广,税源分散,税收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纳税服务难度也越来越大。现实决定了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到税收管理和服务之中。当前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又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税务机关有必要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社会组织的资源,创新税收管理和服务。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税收管理 税收服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尧
社会冲突治理的渠道既包括传统的现场渠道,也包括依托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网络渠道。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网络渠道在社会冲突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相对于现场渠道,网络渠道具有节约成本、防止信息失真、减少人身伤害风险、促进公开透明、便于"微冲突"表达、更加智能化等比较优势,能够去除或弱化传统现场模式的成本高昂、可控性差、容易升级等诸多弊端,日趋成为社会冲突管理方和诉求表达方共同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途径。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促进社会冲突治理优化,需要精准定位比较优势,强化智能技术对化解能力的提升作用,鼓励各地各系统进行创新改革,加强对典型做法的提炼和宣传,将"制度、技术、文化"进行系统化的磨合和协调推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淑慧
图书馆争创品牌的战略是图书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需求,以期提升图书馆的竞争优势。文章从国内的图书馆现状出发,论述了馆员的素质、服务技能、本馆优势等是争创品牌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馆员素质 服务技能 优势 品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谭甲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新要求。当前,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进入了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对现实困境,地方各级政府亟需与时俱进,创新社会管理思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参与和加强区域社会的管理。高等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区域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蕾
社区教育是针对社区居民而开展的多层面、综合性、终身性教育,社区教育的本质旨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条件,从而全面提升人口的综合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社区教育助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习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心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以其创造性的行动和对社会卓有成效的贡献,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作调节、民间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应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茂烈
在横向经济联合的春潮中破土而出的融水水泥集团,自1987年组建以来,通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成倍增长。1988年,该企业集团总厂完成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主产品水泥产量5.05万吨,较历史最好水平的1987年,分别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雅彦 徐碧琳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的关键在于拥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处于超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超强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原有的企业模式中的局限性和网络组织结构对超强竞争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引出了对网络组织结构在超强竞争环境下的竞争优势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的企业经营案例对网络组织在超强竞争环境下竞争优势的具体应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超强竞争 竞争优势 网络组织 顾客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等教育正处于这一"基石"与"核心"的交汇点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校不仅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以及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而且要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燕
在全球变革的大趋势下,"创新"成为本世纪的主旋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就会失去动力,高校档案文化正是创新动力的源泉和走向创新教育文化潮流的向导。充分发挥高校档案文化在普及创新教育中的教育功能,是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深度挖掘发挥它的宣传教育价值,对促进整个社会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起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社会全员争相创新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高校 档案文化 创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凯 申良云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党组织的有力助手,作为高校党组织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有利条件。文章分析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作用的设想。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思想政治教育 优势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造桓 顾建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教育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具有百年求是办学优势的浙江大学,坚持体制创新,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采用嫁接方式先后创办了两所颇具特色的独立学院,既扩大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又减轻了浙江大学扩招本科生的压力,从多方面进行了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高起点、高规格、高效率的办学新路子。
关键词:
依托名校 体制创新 优质资源 独立学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当前,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的贡献。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以成都市双流区社区教育为例
社会学视角下社区治理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以北京市汽南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为例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关于《数据库系统概论》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社会组织的治理创新——基于地方政府实践的分析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依法治理的路径创新——以上海市为例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以成都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发挥品牌优势 突出育人特色——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育人特色探索与实践
社会治理视角下“双工”联动策略的实践探索——以深圳市S社区为例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以黄淮学院为例
嘉峪关市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