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8)
2023(10973)
2022(9220)
2021(8233)
2020(6753)
2019(15262)
2018(15097)
2017(28447)
2016(15439)
2015(17332)
2014(17285)
2013(17122)
2012(16463)
2011(15085)
2010(15482)
2009(14506)
2008(14452)
2007(13336)
2006(12145)
2005(11562)
作者
(47513)
(39521)
(39451)
(37359)
(25475)
(19017)
(17774)
(15245)
(15172)
(14377)
(13734)
(13300)
(13151)
(12909)
(12887)
(12295)
(11871)
(11636)
(11434)
(11407)
(10102)
(9924)
(9773)
(9210)
(9046)
(8996)
(8932)
(8880)
(8192)
(7893)
学科
(66632)
经济(66524)
管理(48395)
(44820)
(36347)
企业(36347)
中国(22563)
(20800)
方法(19750)
地方(19467)
(19099)
(18301)
业经(17366)
数学(16269)
数学方法(16087)
(15998)
银行(15964)
(15527)
(15498)
金融(15496)
(14433)
(13538)
农业(12775)
体制(11796)
(11772)
贸易(11758)
环境(11505)
(11342)
(11341)
技术(10880)
机构
学院(225807)
大学(225318)
(93535)
经济(91402)
研究(86146)
管理(80343)
中国(67869)
理学(66802)
理学院(65951)
管理学(64850)
管理学院(64436)
科学(51582)
(50064)
(48173)
(45232)
(41463)
研究所(40287)
中心(38671)
(37595)
财经(35848)
业大(32651)
北京(32379)
农业(32345)
(32310)
(31469)
(30106)
师范(29709)
(29638)
(29358)
经济学(28721)
基金
项目(142556)
科学(111943)
研究(104167)
基金(102188)
(90099)
国家(89296)
科学基金(75371)
社会(66579)
社会科(63023)
社会科学(63011)
(56666)
基金项目(52892)
(48000)
自然(47750)
教育(47497)
自然科(46602)
自然科学(46587)
自然科学基金(45788)
资助(42054)
编号(41094)
(36160)
成果(35144)
重点(33289)
(31622)
课题(31028)
(30596)
(29938)
发展(28773)
(28271)
创新(28152)
期刊
(117613)
经济(117613)
研究(75256)
中国(57391)
(40320)
(37914)
学报(37373)
管理(34585)
科学(34489)
(29315)
金融(29315)
大学(28583)
教育(27673)
农业(27054)
学学(26908)
业经(19678)
技术(19142)
财经(18705)
经济研究(18619)
(16081)
问题(14792)
(13925)
(11655)
世界(11352)
(10958)
国际(10930)
科技(10831)
技术经济(10384)
现代(10373)
理论(9979)
共检索到373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珺威  
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只有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充分控制商业银行自身的各种风险,辅之以成熟完善的监管体系,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乃至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业界和学术界一致认为,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效,进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芬  
从各国情况来看,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都有效的发挥着制约管理层,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作用。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本文拟通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制度比较,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监控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支晓强  童盼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 ̄2003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独立董事变更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公司控制权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独立董事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要比未变更第一大股东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懂事”,但不够独立。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是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未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原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  
中国的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的讨论针对股份制银行。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是,2002年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关于公司制银行设立审计委员会的相互矛盾的规范文件。本文分析董事会聘任独立董事、监事会聘任外部监事,从而形成制衡关系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楼百均  
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际出发,依据公司多边治理理论,认为独立董事应当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应该只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言人。在董事会决策中站在公司的角度,保护公司的利益免受侵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中  何亮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以来并未在上市公司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使原有的监事会被边缘化。为解决二者的冲突问题,首先,要对二者的职责合理定位,独立董事侧重于对经理层监督,监事侧重于对董事层监督,避免交叉重叠、效能弱化;其次,要强化独立董事、监事的独立性、胜任能力、诚信等素质,积极推进法制、激励约束机制、用人机制、保险机制、绩效评价体系等配套措施建设,使企业内化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的监督共生互动,重建公司治理的监督架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颖  石泓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优化会使企业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它的出现增强了董事会的独立性。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都处于股权缺乏制衡的大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对资本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质作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实证的检验。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独立董事制度、股权制衡和资本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股权缺乏制衡是否对资本结构的优化有不利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是否能改善股权缺乏制衡的境况,进而优化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子夜  
在治理均衡观下,引入独立董事表现为公司因道德风险而对外部监督的依赖。以2002年至2004年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股权过于集中会削弱业务复杂度和独立董事行业监督力之间的均衡,使得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仅仅存在于大股东受到相对制衡的公司。结论暗示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股权制衡能够促使公司依据道德风险变差来设置监督机制,以保证机会主义在复杂环境下的发现概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鸿鸣  
独立董事制度形成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制度变革。回顾独立董事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正确认识这一制度的功能,对于发挥好这一制度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有控股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和平  
独立董事制度是解决目前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分析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 ,借鉴西方独立董事制度的经验 ,对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产生的程序和应当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跃堂  朱林  陈世敏  
财务信息作为信息披露的主体,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彰显董事会的独立性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是监管机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但在我国一股独大,股权缺乏制衡的制度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实际运作效果不仅实务界缺乏统一的认识,而且学术界也没有提供可以判断的经验证据。本文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检验了股权缺乏制衡是否影响财务信息的质量,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有助于解决股权制衡的问题,提高公司的透明度。研究结果证实,股权缺乏制衡对财务信息质量有负面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在股权缺乏制衡的环境中能发挥监督制约作用,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监管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钢  王克岭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是我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旨在公司层面上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 ,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督导 ,减少大股东的“内部人控制”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准的重要举措。本文拟就充分、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及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一)关于“二元制”公司机关构造模式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必要性的争论 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与地区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采用“一元制”的公司机关构造不同,我国采用的是“二元制”公司机关构造,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从而与英美法系国家与地区通过单设董事会,把决策权与监督权集于一体的“一元制”,形成了二种不同的公司治理与监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