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6)
2023(5513)
2022(4557)
2021(3960)
2020(2978)
2019(6760)
2018(6651)
2017(12388)
2016(6616)
2015(7336)
2014(7414)
2013(7464)
2012(7399)
2011(7025)
2010(7212)
2009(6549)
2008(6397)
2007(5891)
2006(5518)
2005(5345)
作者
(20521)
(17016)
(16982)
(15857)
(10916)
(8120)
(7650)
(6618)
(6559)
(6188)
(5909)
(5624)
(5593)
(5509)
(5385)
(5202)
(5059)
(4882)
(4865)
(4861)
(4497)
(4291)
(4155)
(3970)
(3918)
(3875)
(3827)
(3803)
(3549)
(3390)
学科
(37982)
经济(37952)
地方(16837)
(16484)
管理(15374)
中国(14299)
(11433)
(10749)
企业(10749)
地方经济(10048)
业经(9998)
(8699)
农业(8177)
(7540)
金融(7540)
方法(7286)
(7231)
银行(7223)
(7166)
发展(6481)
(6462)
环境(6416)
(6090)
贸易(6080)
(5894)
(5885)
数学(5873)
产业(5872)
数学方法(5836)
(5733)
机构
学院(98671)
大学(94886)
(43114)
经济(42162)
研究(40571)
管理(33720)
中国(31189)
理学(27333)
理学院(26939)
管理学(26544)
管理学院(26353)
科学(23988)
(21942)
(21243)
(19105)
研究所(18894)
中心(17864)
(17836)
(16864)
(15470)
师范(15323)
北京(14736)
(14655)
(14048)
财经(14008)
(13700)
农业(13553)
业大(13100)
经济学(12808)
科学院(12591)
基金
项目(58735)
研究(46017)
科学(45980)
基金(39523)
(33936)
国家(33562)
社会(29028)
科学基金(28183)
社会科(27539)
社会科学(27536)
(25121)
基金项目(20439)
(20402)
(20268)
教育(19976)
编号(19283)
发展(16888)
(16554)
成果(15980)
自然(15781)
资助(15772)
自然科(15358)
自然科学(15356)
自然科学基金(15054)
课题(14786)
重点(13697)
(12458)
(12015)
(11994)
创新(11658)
期刊
(60058)
经济(60058)
研究(35418)
中国(27170)
(18658)
教育(14647)
管理(14554)
科学(13469)
(13319)
金融(13319)
学报(13166)
农业(13018)
(12897)
业经(12007)
大学(10120)
经济研究(9754)
技术(9613)
学学(9356)
问题(7653)
财经(6730)
(6586)
商业(6126)
(5898)
世界(5673)
(5520)
(5465)
(5353)
论坛(5353)
经济问题(5298)
改革(5263)
共检索到172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铁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社会各界对流通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年代被当做末端产业的流通,不仅在构建市场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可以说在理论界已初步形成共识。但是,流通的先导作用并不会由于一种正确认识的确立而自动实现。为此,我们应该将流通产业先导作用理解为一种更高效率的服务,促使其把消费端发生的变化传导给生产端,并引导供给满足这种需求;在解决时空矛盾的基础上,要使流通产业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或减少由于信息缺失和"误导"而造成大量的效率流失,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大量存在的"无导"与"误导"现象;尽快理顺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流通产业在价格形成和传递政策、校正价格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市场化组织程度,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形成长期、密切和稳定的相互关系;提倡以流通企业为主导构建供应链,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莉华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拉开了未来5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的序幕。《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毫无疑问,《建议》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未来5年我们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期我们特约了相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就《建议》涉及的土地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与探讨,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增荣  刘小群  
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和助推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对策,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增荣  刘小群  
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和助推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对策,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谭向勇  
尊敬的领导、来宾及朋友们:今天,在这春意盎然、百花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齐聚一堂,参加由中国市场学会、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北京物资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大会。这是我校自建校以来举办的级别较高的一次学术性会议,也是我国流通经济学术界的一次盛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严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仍然没有摆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第二产业带动和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状态。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充分发挥社会事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民华  
发挥新材料技术的先导作用蒋民华中国科学院院士、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新材料的发展是相关高技术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材料的门类、品种和规格奇多,各有各的用途,这些特点充分说明发展新材料的重要性以及...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一是通过知识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传播,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意味着,大学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还是在社会和谐中都起着重大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卢荣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配置结构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