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6)
- 2023(7761)
- 2022(6407)
- 2021(5673)
- 2020(4415)
- 2019(10143)
- 2018(9792)
- 2017(17854)
- 2016(9783)
- 2015(10633)
- 2014(10655)
- 2013(10525)
- 2012(10201)
- 2011(9452)
- 2010(9758)
- 2009(8820)
- 2008(8620)
- 2007(7756)
- 2006(7171)
- 2005(6764)
- 学科
- 济(48962)
- 经济(48917)
- 管理(25910)
- 业(23507)
- 中国(20699)
- 地方(20224)
- 企(16360)
- 企业(16360)
- 农(13552)
- 业经(11612)
- 方法(11309)
- 地方经济(10641)
- 发(10603)
- 农业(9775)
- 数学(9385)
- 数学方法(9307)
- 融(8736)
- 金融(8736)
- 环境(8719)
- 学(8522)
- 银(8191)
- 银行(8180)
- 行(8063)
- 贸(7825)
- 贸易(7814)
- 财(7659)
- 发展(7569)
- 展(7547)
- 易(7409)
- 制(7402)
- 机构
- 学院(140346)
- 大学(137993)
- 济(58144)
- 经济(56648)
- 研究(55772)
- 管理(50154)
- 理学(41743)
- 中国(41535)
- 理学院(41086)
- 管理学(40420)
- 管理学院(40142)
- 科学(33930)
- 京(31852)
- 所(28382)
- 财(25676)
- 研究所(25420)
- 中心(24680)
- 农(24264)
- 江(22951)
- 范(22058)
- 师范(21850)
- 院(20856)
- 北京(20764)
- 业大(19600)
- 财经(19485)
- 州(19130)
- 农业(18687)
- 省(17902)
- 师范大学(17642)
- 经(17549)
- 基金
- 项目(90296)
- 科学(71585)
- 研究(67174)
- 基金(63413)
- 家(55335)
- 国家(54818)
- 科学基金(46960)
- 社会(43338)
- 社会科(41097)
- 社会科学(41088)
- 省(36610)
- 基金项目(33654)
- 划(30605)
- 教育(30034)
- 自然(28958)
- 自然科(28304)
- 自然科学(28301)
- 自然科学基金(27747)
- 编号(26921)
- 发(26355)
- 资助(24738)
- 成果(21757)
- 发展(21493)
- 展(21117)
- 重点(20856)
- 课题(20532)
- 部(18856)
- 创(18611)
- 国家社会(17753)
- 创新(17406)
共检索到232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耀
中心城市是人口经济高度集聚的空间形态,是区域经济、流域经济的增长极,具有较强的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控制力和对区域、流域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以沿黄都市圈、城市群的培育建设和一体化发展,引领带动黄河全流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心城市 带动作用 都市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3年来,海关总署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出台两轮《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以下简称《重点举措》),在物流监管、保税监管、执法服务、风险防控、打击走私等领域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海关一体化改革,同步聚焦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从京津冀发展现实来看,北京"大城市病"的实质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过多的功能,只有功能疏解才是明智之举。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对区域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布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北京实现产业升级和阶段跃升的最好时机。北京应从五个方面发挥对区域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在"瘦身"中"强体",即通过功能疏解,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首都核心功能;二是在区域合作中"增能",即提升北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三是在"输出"中"带动",即通过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促进京津冀产业整合、布局优化、链接融合;四是构建科技与产业对接平台,探索资源整合、资本运营新模式,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引领作用;五是通过疏解部分行政...
关键词:
北京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核心引领带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琴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该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带动西部整体经济的腾飞。最后就城市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增长极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游 厉伟
从当前普遍存在的“发达城市 ,落后农村”现象的分析入手 ,指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是造成目前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溢出效益”原理出发 ,对城市溢出效益的概念特征 ,发挥条件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并以江苏省为例 ,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乡一体化 江苏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爱芝 吕爽 李国平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文章在梳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城市群作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沿海三大城市群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的创新驱动机制模型,论述了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创新发展基础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创新驱动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相关策略和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以创新为动力、以沿海三大城市群为动力源,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和经验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潘家华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这一选题是极富战略意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其中,降碳是关键,是核心,是引领,是纲。只有降碳才可以减污,尽管减污扩绿也可以降碳,但在许多情况下其并不一定降碳,反而还会增碳。例如,燃煤电厂的脱硫除尘工艺,减少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甚至可以达到如同天然气那样的超低排放标准。但是,运行这些降污设施要消耗更多的煤炭,必然导致排放更多的碳。又如,在干旱地区种草种树需要浇水维护,不仅是高成本,而且是高耗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广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天津跨越负重前行、滚石上山的战略性调整阶段至关重要的一年。天津财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要求为元为纲,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新华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忠诚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展现新时代兵团财政人的担当作为,更加奋发有为推动兵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责使命 高质量发展 维稳戍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刘羽晴 朱永明
构建经济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1—2018年沿黄城市耦合协调度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11—2018年,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下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上游地区,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游表现最为良好。(2)经济与生态二者发展水平等级对应程度较弱,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耦合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流域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3)耦合协调水平受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4)从预测结果来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短期内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提升与演进的速度较为缓慢,处于中、高度协调过渡阶段,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刘羽晴 朱永明
构建经济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1—2018年沿黄城市耦合协调度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11—2018年,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下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上游地区,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游表现最为良好。(2)经济与生态二者发展水平等级对应程度较弱,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耦合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流域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3)耦合协调水平受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4)从预测结果来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短期内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提升与演进的速度较为缓慢,处于中、高度协调过渡阶段,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兴毅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山西省沿黄19县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供给能力不足、供给质量不高、服务品质不优等问题。未来定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工作,同水土保持治理、区域产业发展、方便人民出行等方面相协调,高质量推进黄河流域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沿黄地区 交通基础设施 高质量发展 山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永昌 叶景楼 邢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论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具体规划方案,指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城
一)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根据中心地理论,一定经济区域的城市群中,必然有高能级的中心城市。在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经济区中,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其自身的实力基础所决定的。历史上看,广州由于区位优越,遥控五岭,近扼三江,腹地相对广阔,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