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3)
- 2023(10183)
- 2022(8400)
- 2021(7515)
- 2020(5902)
- 2019(13019)
- 2018(12693)
- 2017(23744)
- 2016(12635)
- 2015(14073)
- 2014(14255)
- 2013(14287)
- 2012(13996)
- 2011(12941)
- 2010(13388)
- 2009(12364)
- 2008(12040)
- 2007(10817)
- 2006(10024)
- 2005(9575)
- 学科
- 济(80179)
- 经济(80118)
- 管理(31476)
- 业(28488)
- 地方(27939)
- 中国(23087)
- 企(20850)
- 企业(20850)
- 方法(20633)
- 农(18245)
- 业经(17392)
- 数学(16830)
- 地方经济(16772)
- 数学方法(16729)
- 学(15029)
- 农业(13188)
- 发(12370)
- 环境(12131)
- 融(11874)
- 金融(11872)
- 制(10811)
- 银(10737)
- 银行(10726)
- 行(10593)
- 和(10375)
- 贸(10126)
- 贸易(10115)
- 产业(10102)
- 财(9762)
- 易(9567)
- 机构
- 学院(191789)
- 大学(188888)
- 济(88722)
- 经济(86957)
- 研究(77063)
- 管理(66756)
- 中国(57960)
- 理学(55687)
- 理学院(54826)
- 管理学(53975)
- 管理学院(53587)
- 科学(45759)
- 京(42338)
- 所(40004)
- 财(37745)
- 江(36004)
- 研究所(35953)
- 中心(33527)
- 农(31264)
- 范(29212)
- 师范(28931)
- 财经(28859)
- 经济学(27902)
- 院(27737)
- 北京(26746)
- 经(25907)
- 州(25442)
- 业大(25189)
- 省(24680)
- 经济学院(24644)
- 基金
- 项目(120362)
- 科学(95525)
- 研究(90916)
- 基金(85113)
- 家(73793)
- 国家(73129)
- 科学基金(61981)
- 社会(59997)
- 社会科(56806)
- 社会科学(56795)
- 省(49592)
- 基金项目(44456)
- 划(40338)
- 教育(39920)
- 自然(36670)
- 编号(36310)
- 自然科(35707)
- 自然科学(35700)
- 自然科学基金(35054)
- 发(34086)
- 资助(33709)
- 成果(29920)
- 重点(28388)
- 发展(28130)
- 展(27667)
- 课题(27217)
- 部(25709)
- 创(24944)
- 国家社会(24764)
- 创新(23369)
共检索到320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植
江苏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具有互动关系,目前既相适应、又不甚协调,需要通过梳理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区域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实现江苏区域经济的文化化。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江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陶学荣
本文在对江苏省苏中、苏北、苏南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状况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区域财税政策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财税对策。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税收竞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洁
区域内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作为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其品牌竞争力的提高会提高政府的税收收入,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文章以A地区为例,分析了A地区企业品牌竞争力及经营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品牌 竞争力 区域经济 就业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志勤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各个地方将文化作为旅游的一部分,既鲜明地体现了区域特色,又能将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为提升人才素质和发展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国家也大力提倡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以民俗文化旅游最有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县域经济是否有活力,是整个国家经济能否蓬勃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处于转型期的县域经大多资金基础薄弱,需要金融的支持,而资金的投入就必然伴随着风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县域经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双赢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对沿江县域的经济结构、发展点、南北差距及行政架构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沿江县域的金融市场作了全面研判,明确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路,指明了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互动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架,为沿江县域经济与金融共同繁荣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金融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云华 李姗姗 李昊泽
集群品牌,也叫产业集群品牌、集体品牌或区域品牌。具体含义如下:将集群整体看做一个品牌进行经营管理,而且品牌名称是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组成的。它凸显了企业和区域经济以及文化特色,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个特性。它往往代表一个地方产业或产品的形象,如硅谷的微电子、瑞士手表、景德镇瓷器等。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有所不同,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集群品牌是将特定行业与某一地理或行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琴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该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带动西部整体经济的腾飞。最后就城市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增长极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施刚 刘任捷 何照明 王军 张幼华 葛祥 杨琳 张海滨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充分利用,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和生产效率;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又为金融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拓展了盈利空间,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本文运用增长极、比较优势、梯度转移等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出发,深入剖析了江苏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和江苏金融的关联度,着重从理念更新、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创新机制五方面提出了工行江苏分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工商银行 区域发展 经营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永清 谢迪辉 周茂权
一、组建大桂林旅游区是搞活旅游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般认为,桂林旅游区包括桂林市和阳朔县,这是关于桂林旅游区地域范围的狭义理解。从资源类型组合关系、资源地域分布结构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宜将桂林旅游区扩大至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永福县、资源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市七县),共同组成“大桂林旅游区”。其理由是:(1)上述各县均与桂林市相毗连,将之划入桂林旅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近几年来,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和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工作,把区域政策作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这些区域规划和政策,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比较优势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政策的统一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与其他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敏 吴风平
江苏经济正处在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继续工业化的新时期 ,本文针对江苏省的具体实践 ,分析了江苏省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进而提出用产业经济支撑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江苏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福林 许春燕
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以增长极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和空间扩散理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共同点都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实力的地区为中心,形成发展之势,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从地区本位出发,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核心能力扩展到中观层次的区域核心优势。集一个区域中最佳组合的核心优势,发挥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反哺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凯
研究临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效应对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发展临空经济能扩大区域市场规模,进而推动"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及区域间良性互动,提高区域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区域发展。基于空间经济理论构建市场引力模型,利用中国35个主要空港城市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临空经济促进区域发展的市场效应确实存在,主要通过影响经济距离、产业结构、人口、经济规模等对区域间市场规模和引力产生作用;临空经济市场效应具有一定的距离适应性,市场偏远及交通不便区域效应愈加明显;民航市场化改革能强化临空经济市场效应发挥。故中国应加大以航空运输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偏远区域航空业发展支持力度,不断消除区域间制度性市场分割,进一步深化民航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市场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定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