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0)
- 2023(11863)
- 2022(9922)
- 2021(9011)
- 2020(7151)
- 2019(16332)
- 2018(16107)
- 2017(30862)
- 2016(16489)
- 2015(18216)
- 2014(18298)
- 2013(18291)
- 2012(17182)
- 2011(15800)
- 2010(16254)
- 2009(15352)
- 2008(15269)
- 2007(13995)
- 2006(12717)
- 2005(11683)
- 学科
- 济(73477)
- 经济(73369)
- 管理(52417)
- 业(52043)
- 企(38936)
- 企业(38936)
- 农(31170)
- 中国(24185)
- 地方(21801)
- 方法(21516)
- 业经(20999)
- 农业(20872)
- 制(20780)
- 财(19936)
- 数学(18102)
- 数学方法(17915)
- 银(14412)
- 银行(14397)
- 行(13912)
- 体(13865)
- 融(13804)
- 金融(13802)
- 发(13503)
- 学(12381)
- 环境(11809)
- 技术(11716)
- 贸(11492)
- 贸易(11478)
- 策(11373)
- 易(11069)
- 机构
- 学院(238236)
- 大学(235048)
- 济(101607)
- 经济(99329)
- 管理(90899)
- 研究(84848)
- 理学(76662)
- 理学院(75797)
- 管理学(74789)
- 管理学院(74317)
- 中国(66627)
- 财(51380)
- 京(50293)
- 科学(48149)
- 所(42322)
- 农(41776)
- 中心(39146)
- 江(38871)
- 财经(38093)
- 研究所(37439)
- 经(34264)
- 业大(32827)
- 范(32219)
- 北京(32038)
- 师范(31927)
- 农业(31089)
- 州(30941)
- 院(30651)
- 经济学(30529)
- 省(28730)
- 基金
- 项目(150990)
- 科学(119990)
- 研究(115809)
- 基金(108510)
- 家(92874)
- 国家(91965)
- 科学基金(79365)
- 社会(76373)
- 社会科(72197)
- 社会科学(72186)
- 省(60643)
- 基金项目(56943)
- 教育(51891)
- 划(49534)
- 编号(47523)
- 自然(47064)
- 自然科(45907)
- 自然科学(45898)
- 自然科学基金(45067)
- 资助(42942)
- 成果(39993)
- 发(38037)
- 课题(34039)
- 重点(34005)
- 制(33942)
- 部(33508)
- 创(31864)
- 国家社会(31644)
- 发展(31174)
- 展(30638)
共检索到387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孟
农村基层民生事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巨大阻力。决策方式和投入方式是农村基层民生事业的两大支柱,本文通过将前者分为集中式决策和民主式决策、将后者分为制度内投入和制度外投入,构建出了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四种基本模式。研究发现:在2000~2007年期间,制度变迁主要是从集中式决策向民主式决策转变;在2008~2012年期间,制度变迁主要是从制度外投入向制度内投入转变;而在2013年以后,随着投入方式的转变,决策方式也出现了新趋向。项目制度大有取代村民一事一议制度之势,标志着中国村级公共品供给面临新的制度选择。本文通过对项目制度既有实践绩效的梳理和村级公共品基本性质的分析,认为以制度内集中式供给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制度难以担当起村级公共品供给的使命,而具有制度内民主式供给特征的新型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更加符合中国农村基层的实际。积极发挥"民主的民生绩效",应当是中国村级公共品供给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的一个基本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綦好东 王爱华
公共品可以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本文所考察的村级纯公共品及较高程度的准公共品,基本可以采用布坎南关于公共品的定义,即:“任何集团或社会因为任何原因决定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波
当前的村级民主制度难以克服农村政治社会的现实问题。成都市的村级民主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重点围绕村庄公共品供给、成立村民议事会和输入公共服务资金,在组织和规则的框架内动员村庄多元主体参与民主协商与决策。这种民主制度运行的机制在于:一是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输入方式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在组织和规则的框架内分层级地统筹与协商;三是平衡村庄多元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村级民主制度不仅运行成本较低,而且实践效果较好。村级民主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农民的主体性,而在操作步骤上需要有针对性、分阶段地推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奎泉 范诗强
在由计划到市场、人民公社到村民自治、小农经济到城镇化的转型期,村级公共品如何供给才能逼近帕累托最优?现实表明,单纯的政府主导供给模式不能满足当前村级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无力解决村级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和供求结构失衡问题。基于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创新实现政府主导和政府诱导相结合的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将不失为一个可行之良策。而且,通过相应配套的财政投入及扶持政策,还有可能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级公共品政府诱导供给模式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村级公共品 供给效率 机制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莉 邱长溶 李大垒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事一议"成为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后税费时代中国农村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在梳理"一事一议"制度出台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实施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困境。指出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因事、因地而宜,方法创新;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强化激励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卓
建设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命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主要采取项目制的供给方式,表现出“制度内自上而下”的行政理性特征,而这难以克服农民不合作的治理难题,陷入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制度激励,将公共品供给中的“预算外协商成本”包干给受益农户,生成了“民主包干制”,塑造了制度内与制度外协同供给的制度安排。通过构建村社责任共同体与公共利益的再造机制、村庄内生性资源的激活机制、协商民主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民主包干制”得以将公共品供给中外溢的协商成本内部化,厘清了国家与农民的责任边界,有效承接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了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卓
建设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命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主要采取项目制的供给方式,表现出“制度内自上而下”的行政理性特征,而这难以克服农民不合作的治理难题,陷入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制度激励,将公共品供给中的“预算外协商成本”包干给受益农户,生成了“民主包干制”,塑造了制度内与制度外协同供给的制度安排。通过构建村社责任共同体与公共利益的再造机制、村庄内生性资源的激活机制、协商民主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民主包干制”得以将公共品供给中外溢的协商成本内部化,厘清了国家与农民的责任边界,有效承接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了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丽霞 张应良 刘魏
借助IAD理论框架,将村庄特征分为物质属性、共同体属性、规则三个维度,基于CLDS2016数据,用熵权TOPSIS法对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水平、供给结构分别进行量化,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村庄特征、民主治理对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内宗族异质性越低、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越多,越有利于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也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人口规模越大、村庄距离县城越远,越有利于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行政村中自然村数量对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负向影响;民主治理更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且在村内平均受教育水平、村庄人口规模影响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丽霞 张应良 刘魏
借助IAD理论框架,将村庄特征分为物质属性、共同体属性、规则三个维度,基于CLDS2016数据,用熵权TOPSIS法对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水平、供给结构分别进行量化,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村庄特征、民主治理对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内宗族异质性越低、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越多,越有利于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也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人口规模越大、村庄距离县城越远,越有利于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行政村中自然村数量对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负向影响;民主治理更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且在村内平均受教育水平、村庄人口规模影响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长生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后农业税时代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困难重重。通过对"一事一议"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和基层实践的调查分析,本文指出财政奖补提升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公共品供给的效率。对此,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规模的同时,要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继续依托"一事一议"这一平台,推进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长效供给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平 张茜
完善村级公共品供给机制,提供充足合理的农村公共品,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村级治理的视角,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成都市三个圈层有代表性的村(社区)的公共品供给机制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完善村级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以及多元化筹资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村级公共品 供给机制 模糊综合评价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鸿渊 史青
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是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安排,是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新
在现有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中,多把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合称为乡村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分析。实际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级政府,有其相对独立的预算收入;而后者则是一个社区自治性组织,并没有固定的财源。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独立的视角,通过分析村级组织自身及其收入结构的演变对其在村级社区中履行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来探究在不同层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中,村级组织应扮演的不同角色。
关键词:
村级组织 公共品 供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洲
本文以成都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实践为例,首先初步分析了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然后以农村居民对村级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为研究视角,重点分析了成都市在推进村级公共服务需求制度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最后在总结成都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村级公共服务需求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村级公共服务 实际需求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博 于旸 郭冬艳
乡镇是土地执法一线,"执法难、难执法和法难执"问题困扰着乡镇政府。当前,有必要在系统分析执法难成因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乡镇政府土地执法存在的困难土地执法的法规体系不完善。一是执法手段单一,力度不足。除强制拆除手段外,法律没有赋予乡镇政府必要的控制措施,在建违法建筑无法得到及时禁止,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仍然不足,尤其是对违法当事人缺乏处罚手段,低违规成本相当于变相激励违法用地行为。二是依据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