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1270)
- 2022(8729)
- 2021(7751)
- 2020(6180)
- 2019(12849)
- 2018(12399)
- 2017(22953)
- 2016(12306)
- 2015(13802)
- 2014(13748)
- 2013(13504)
- 2012(13183)
- 2011(12166)
- 2010(12725)
- 2009(12290)
- 2008(11473)
- 2007(10695)
- 2006(9839)
- 2005(9450)
- 学科
- 济(57983)
- 经济(57923)
- 业(35544)
- 管理(34510)
- 企(28014)
- 企业(28014)
- 融(26200)
- 金融(26197)
- 中国(25840)
- 银(24096)
- 银行(24074)
- 行(23492)
- 地方(20463)
- 业经(18412)
- 农(16660)
- 方法(14355)
- 制(13979)
- 财(13759)
- 农业(11902)
- 产业(11704)
- 数学(11642)
- 数学方法(11447)
- 学(11152)
- 中国金融(11148)
- 发(10805)
- 贸(10395)
- 地方经济(10380)
- 贸易(10378)
- 易(10003)
- 信息(9964)
- 机构
- 学院(182584)
- 大学(179920)
- 济(73700)
- 经济(71884)
- 研究(69257)
- 管理(62331)
- 中国(59521)
- 理学(51553)
- 理学院(50828)
- 管理学(49796)
- 管理学院(49461)
- 科学(42495)
- 京(40232)
- 所(36489)
- 财(36160)
- 农(35083)
- 中心(33292)
- 研究所(32661)
- 江(29969)
- 农业(27314)
- 财经(27136)
- 业大(26441)
- 北京(26173)
- 范(25940)
- 师范(25598)
- 州(25500)
- 院(24593)
- 经(24410)
- 省(22980)
- 经济学(22729)
- 基金
- 项目(112913)
- 科学(87608)
- 研究(83849)
- 基金(78624)
- 家(68761)
- 国家(68066)
- 科学基金(57322)
- 社会(52760)
- 社会科(50033)
- 社会科学(50023)
- 省(46487)
- 基金项目(40002)
- 划(38035)
- 教育(37015)
- 自然(34644)
- 编号(34592)
- 自然科(33880)
- 自然科学(33872)
- 自然科学基金(33231)
- 资助(32044)
- 发(30878)
- 成果(29391)
- 重点(25813)
- 课题(25298)
- 发展(25019)
- 展(24581)
- 创(24099)
- 部(23031)
- 创新(22538)
- 国家社会(21878)
共检索到310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俞晨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迅速部署,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中,以数据生产要素为基础的数字平台经济,依托新技术优势,为抗击疫情发挥出独有的作用。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的总体需求,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受到限制,而众多数字经济平台在此次"抗疫"战争中起到了信息聚合、数据共享、资源调配、技术支撑、金融支持、情绪释放等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普惠金融亮点,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性支撑性的保障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助力抗击疫情2020年2月1日,人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疫情防控 网商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锦航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优化,建立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作为一种以多层次、多渠道的信贷形式向各阶层居民提供现代金融服务的新型金融模式,消费金融是普惠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金融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卓 王萍萍
数字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由于触达范围有限、效率低、普惠性不足等缺点的存在,已无法满足数字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业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可以降低服务成本、触达更多农村客户,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无抵押品问题,有效解决数字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此外,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模式、基于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模式和基于大型金融科技平台的综合模式等一系列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模式的出现,在助力纾解数字农业融资困境同时也助推了数字农业的高效发展。为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数字农业发展,文章提出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农业 数字金融 大数据风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改革实践相结合的重大部署,是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近一个时期来,部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钧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推行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普惠金融是“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由此可提炼出,普惠金融具有金融平权、价格合适、供给多元、渠道畅通、商业可行、合规安全等本质特征。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袁野
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曾恋云
疫情加快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这之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要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以及非银行金融服务供应商的功能来进行观察疫情启示当前,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回首整个历程,与"非典"时期明显不同的一点就是,数字经济为这场战疫的胜利作出了巨大且不可替代的贡献。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基于便捷的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社区、居民、本地商家自发组织了各种"云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翀
<正>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既是农信社职责所在,也是自身发展需要。在十年的普惠金融实践中,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河北农信)注重发挥“五大优势”,全方位做优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当地普惠金融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走好普惠金融之路,应充分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阵地优势深耕“三农”阵地,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搭建普惠金融政策框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支撑和促进金融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金融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依托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效率的理念已形成共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课题组
存款保险机构是国际金融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的重要平台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形成重创,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经济体应对危机的经验表明,建设一个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强公众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机制。危机也表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在防范和处置风险中的作用大不一样。危机后,
关键词:
风险处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韦超
一、引言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建立起适当的比例关系,目的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地发展,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其中,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平衡是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八十年代前期,我国出现加工部门过快发展,原材料、交通、能源等部门的供给陷入瓶颈的状态。随之,生产资料价格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剧,经济过热信号出现。可以说,中国扩张政策的实施效力受着短期给定的产业结构的严重制约,基础产业的落后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遭遇掣肘。这样的现实,说明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应向重质量,求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变,而这种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昌林
今年是"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奠基之年,做好扶贫工作,发挥好金融扶贫的先导和杠杆作用意义重大。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管理要求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从精准施策、创新机制、协调联动、监测考核、宣传引导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和手段,使金融服务更加符合贫困人群的需求。
关键词:
金融扶贫 精准施策 创新机制 协调联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琪嘉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日趋完善,但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离不开金融政策的配合。因此,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在治理产能过剩中的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惠玲 熊鹰 李保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国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动力亟待由旧转新。绿色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推
关键词:
动能转换 信息披露制度 界定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