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7)
- 2023(7007)
- 2022(5746)
- 2021(5163)
- 2020(3913)
- 2019(8888)
- 2018(8524)
- 2017(16282)
- 2016(8646)
- 2015(9672)
- 2014(9747)
- 2013(9719)
- 2012(9541)
- 2011(8899)
- 2010(9109)
- 2009(8451)
- 2008(8377)
- 2007(7786)
- 2006(7230)
- 2005(7034)
- 学科
- 济(47441)
- 经济(47401)
- 业(24119)
- 管理(23433)
- 企(17647)
- 企业(17647)
- 地方(16746)
- 中国(16573)
- 农(13440)
- 方法(12869)
- 业经(11457)
- 数学(10970)
- 数学方法(10912)
- 融(10342)
- 金融(10342)
- 地方经济(9647)
- 银(9639)
- 银行(9629)
- 行(9495)
- 农业(9119)
- 发(9089)
- 制(8451)
- 贸(8401)
- 贸易(8388)
- 易(7998)
- 学(7573)
- 财(7541)
- 环境(7257)
- 技术(7235)
- 发展(6798)
- 机构
- 学院(132834)
- 大学(130614)
- 济(59612)
- 经济(58400)
- 研究(51773)
- 管理(48429)
- 中国(41499)
- 理学(40051)
- 理学院(39522)
- 管理学(38923)
- 管理学院(38667)
- 科学(29389)
- 京(29354)
- 财(27614)
- 所(26804)
- 研究所(23693)
- 中心(23177)
- 农(23165)
- 江(21608)
- 财经(20932)
- 北京(19515)
- 经(18914)
- 范(18647)
- 师范(18460)
- 院(18412)
- 经济学(18148)
- 州(17866)
- 农业(17749)
- 业大(17582)
- 省(16526)
- 基金
- 项目(79647)
- 科学(63404)
- 研究(60041)
- 基金(56777)
- 家(49040)
- 国家(48570)
- 科学基金(41684)
- 社会(38894)
- 社会科(36928)
- 社会科学(36920)
- 省(31919)
- 基金项目(29402)
- 教育(26737)
- 划(26437)
- 自然(25459)
- 自然科(24902)
- 自然科学(24897)
- 自然科学基金(24450)
- 编号(24109)
- 发(23841)
- 资助(23313)
- 成果(19692)
- 发展(19609)
- 展(19247)
- 重点(18167)
- 课题(17934)
- 部(17290)
- 创(16893)
- 国家社会(15872)
- 创新(15780)
共检索到226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洪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转变意味着什么?如何实现市场作用转变且不发生反复?政府作用如何更好发挥?笔者结合学习三中全会精神谈些认识。一、转变意味着市场作用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高首先,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是市场作用范围扩大的过程。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非常感谢让我发言。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化解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在三中全会决定的第四章当中有明确的表述: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对于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冠男
当前,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市场竞争机制、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金融市场退出规则等方面,存在制约市场高效配置金融要素的体制障碍。实际上,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为在金融体系中建设自由进入、充分竞争、市场价格、优胜劣汰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突破口应包括构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有针对性地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市场化退出渠道、优化金融监管重点等方面。
关键词:
市场决定性作用 金融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俊 任兴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中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5年的伟大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也应看到,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仍需深入推进,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朝才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两字之差,不仅凸现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证明,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表明我国将深入开展市场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天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引发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层变革。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也随之不断发生变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既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需要市场发挥微观调节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着力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使政府与市场各就其位。唯有如此,方能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桂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围绕这一目标,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津
PPP源于欧美国家中私营投资者所开展的道路维修、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兴盛于上世纪7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国家政府已在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中广泛开展公私合作,目前,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法国威望迪集团以近21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50%股权、50年经营权的案例,是我国首次开展的PPP项目。近些年来,一些城市相继运用PPP模式,在轨道交通、高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小斌
文章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宏观层面与公司治理层面,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与逻辑,结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分析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以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对深入理解混合所有制、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的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世军
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转变现行农产品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中央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目标价格制度转变。2014年,国家已开展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表明我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迈出了关键一步。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国内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增长,原先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低于国外价格的状况发生逆转,国内市场供应充裕、储存增加、价格稳定。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欣望 朱全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内外既有理论无法为这一新政策理念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也没有指导一个转型国家如何实现这一理念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构建起一个适合理解如何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即“创新市场理论”,阐释该理论框架与现有理论流派的区别和优点。创新市场理论的基本信念是市场是推动创新的有效力量,政策主张是要把提高创新市场的效率放在创新政策制定的中心地位,将政府创新政策的职能定位为提高创新市场的效率,强调应该在肯定和维护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并运用该框架解答中国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的意图限制中国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出中国应该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提高国内具有很大挖掘潜力的创新市场的效率和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有利于开放、合作和共赢的国际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4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确立"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新定位的关键阶段,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国家基础性的宏观调控工具,也将在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的条件下进行深入的改革和调整。根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以及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要求,我国财政政策的定位应是: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为目标的新积极财政政策。一、新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原则新积极财政政策将以完善市场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小斌
文章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宏观层面与公司治理层面,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与逻辑,结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分析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以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对深入理解混合所有制、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强调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对金融体系而言,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形成金融产品价格中决定性作用。这既指明了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方向和重心,也指明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取向和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铮 刘方
面向“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围绕社会经济活动、要素配置层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个维度,以及竞争性效率和帕累托效率两个效率视角,来理解其理论逻辑。要从“十五五”我国处于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加速期以及全面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窗口期几个层面,来把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意义。应通过重大改革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重点,加快优化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以破除传统要素自由流动堵点和建立新型要素市场规则为重点,全面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破除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为重点,积极健全重点领域的市场机制;以全面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持续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边境后”规则适应性调整为重点,强化与制度型开放联动推进市场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