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
- 2023(893)
- 2022(704)
- 2021(715)
- 2020(517)
- 2019(1099)
- 2018(1131)
- 2017(1804)
- 2016(914)
- 2015(893)
- 2014(927)
- 2013(942)
- 2012(921)
- 2011(869)
- 2010(991)
- 2009(943)
- 2008(870)
- 2007(781)
- 2006(680)
- 2005(671)
- 学科
- 济(3964)
- 经济(3961)
- 业(3781)
- 企(3225)
- 企业(3225)
- 管理(3200)
- 技术(2939)
- 中国(2155)
- 技术管理(1713)
- 地方(1511)
- 业经(1203)
- 农(1184)
- 农业(904)
- 地方经济(844)
- 发(835)
- 方法(833)
- 产业(829)
- 新技术(813)
- 高新(812)
- 高新技术(812)
- 学(780)
- 银(757)
- 银行(756)
- 行(752)
- 融(741)
- 金融(741)
- 和(719)
- 教育(668)
- 理论(647)
- 财(637)
- 机构
- 学院(12978)
- 大学(12810)
- 济(5564)
- 经济(5447)
- 管理(5077)
- 研究(4990)
- 理学(4241)
- 理学院(4191)
- 管理学(4161)
- 管理学院(4129)
- 中国(3643)
- 科学(3126)
- 京(2998)
- 所(2415)
- 中心(2218)
- 财(2216)
- 江(2202)
- 研究所(2155)
- 北京(1971)
- 技术(1964)
- 范(1861)
- 师范(1842)
- 院(1797)
- 农(1755)
- 省(1699)
- 州(1695)
- 业大(1689)
- 经济学(1647)
- 发(1628)
- 财经(1617)
共检索到2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伟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通过“211工程”一期建设,各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本编辑部约请部分“211工程”建设的高校,通过剖析本校一两个建设成绩显著的学科,总结其学科建设的经验。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他们的总结材料。相信,这些从不同角度总结出来的学科建设经验,能为新一轮学科建设开拓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嘉彦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受困于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局限,要想获得科研的相对优势,科研成果要出精品、上水平,必须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科学研究群体,以“精英团队”取胜。笔者以北京工商大学科研团队为例,探讨发挥团队优势、打造特色科研对学校科研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特色科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炜 单泠
大学具有科学传播天然的人力优势与受众心理优势。建立在媒体和科学家之间沟通的"点+线+圆"结合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强调互动性、参与性的科学传播活动显示出更好的传播效果。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被认为是创新发展的双翼,公众与社会对于科学传播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大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也是知识创新的始发地与聚集地,具有科学传播的职责和优势。浙江大学
关键词:
科学传播 人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淑慧
图书馆争创品牌的战略是图书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需求,以期提升图书馆的竞争优势。文章从国内的图书馆现状出发,论述了馆员的素质、服务技能、本馆优势等是争创品牌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馆员素质 服务技能 优势 品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
面向行业办学 ,依托行业设置学科专业 ;实行行业互动 ,开拓办学空间 ;发挥行业优势强化办学实力 ,办出行业特色。学校为行业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当前,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的贡献。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等教育正处于这一"基石"与"核心"的交汇点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校不仅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以及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而且要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引发了对人才培养的新思考。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重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乘
高等教育质量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河海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办学思路,努力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一、坚持特色发展方向河海大学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水利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集中了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70周年校庆之际正式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政文 田刚健
突出办学特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的战略部署;是高校面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崭新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增强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进一步明确办学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德
依托辽宁老工业基地而诞生,与老工业基地一起走过了同成长、共荣辱的风雨历程,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服务面向,构筑了沈阳工业大学特色鲜明的机电类优势学科专业群,强有力地支撑了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立足优势 科学定位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发挥名校名城优势 探索创新办学体制——浙江大学创办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职教集团优势 打造职业特色校园文化——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创办高职特色;走产教结合、商教结合的办学道路——谈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的改革及其发展
建设有鲜明西部特色的财经类学科
吉林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办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MBA教育
科学构建特色鲜明的航天教育体系——以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为例
发挥示范作用 做中国石化职教的长子——访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方明
构建特色鲜明的传媒学科体系
创办专业学科的范式之作——评《创办资源类优势专业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