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1)
- 2023(5450)
- 2022(4527)
- 2021(3958)
- 2020(2967)
- 2019(6769)
- 2018(6619)
- 2017(12293)
- 2016(6612)
- 2015(7346)
- 2014(7394)
- 2013(7425)
- 2012(7393)
- 2011(6991)
- 2010(7196)
- 2009(6545)
- 2008(6414)
- 2007(5856)
- 2006(5508)
- 2005(5318)
- 学科
- 济(36816)
- 经济(36786)
- 地方(16635)
- 业(16274)
- 管理(15340)
- 中国(14714)
- 农(11418)
- 企(10507)
- 企业(10507)
- 业经(9597)
- 地方经济(9519)
- 发(8745)
- 农业(8208)
- 融(7467)
- 金融(7467)
- 银(7195)
- 银行(7187)
- 行(7127)
- 方法(6826)
- 发展(6501)
- 展(6482)
- 环境(6429)
- 贸(5943)
- 贸易(5933)
- 学(5855)
- 制(5805)
- 技术(5622)
- 易(5622)
- 数学(5482)
- 数学方法(5443)
- 机构
- 学院(98001)
- 大学(94457)
- 济(42183)
- 经济(41216)
- 研究(40648)
- 管理(33442)
- 中国(31231)
- 理学(27103)
- 理学院(26698)
- 管理学(26304)
- 管理学院(26111)
- 科学(24230)
- 京(22029)
- 所(21282)
- 研究所(18926)
- 财(18803)
- 农(17957)
- 中心(17942)
- 江(16817)
- 范(15672)
- 师范(15525)
- 北京(14757)
- 院(14724)
- 州(14053)
- 省(13792)
- 财经(13756)
- 农业(13645)
- 业大(13120)
- 科学院(12601)
- 发(12565)
- 基金
- 项目(58728)
- 科学(46023)
- 研究(45809)
- 基金(39613)
- 家(34130)
- 国家(33758)
- 社会(28858)
- 科学基金(28343)
- 社会科(27348)
- 社会科学(27345)
- 省(24965)
- 基金项目(20591)
- 划(20403)
- 发(20218)
- 教育(19942)
- 编号(19173)
- 发展(16685)
- 展(16357)
- 自然(16096)
- 成果(15983)
- 资助(15680)
- 自然科(15672)
- 自然科学(15670)
- 自然科学基金(15355)
- 课题(14717)
- 重点(13668)
- 创(12354)
- 部(12020)
- 年(11996)
- 创新(11565)
共检索到171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隆森
今年5月,是原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0年。10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市带县体制,是发挥城市功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工业发展的交融性。实行市带县体制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城市工业功能,有计划、有组织地把部分设备、项目、产品、零部件和工艺扩散到区县,鼓励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骆隆森
发挥城市功能促进城乡融合骆隆森原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到1993年已经10年了。这10年,是成都市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10年,也是城乡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为了总结这10年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壮大县域经济”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针对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国土面积广阔的特殊国情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新思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列入我国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0个行政单位中,有1643个县、377个市级县、50个区。目前,我国县域单位的国土面积为91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人均GDP为6439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农业部门本身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历史任务,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三农”问题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全局上来统筹和解决。城乡一体化准确地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城乡联系的层面上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现代化 城市化 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开泳 陈田 袁宏 王丽艳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各级城市都开始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应该及时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文章在阐述新时期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新认识基础上,认为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应该秉承“系统分析,全面协调;扬长补短,发挥优势;统筹城乡,引导与调控兼顾;产业、空间、生态战略并重”的观点,全面掌握研究区域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有针对性、有步骤、有重点地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针对双流县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外在发展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稳步推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北部带动与圈层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和重点突破战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协调发展战略 双流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翘哲 张冠忠 方岱宁 侯之超
发挥教学德育功能吴翘哲张冠忠方岱宁侯之超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历史任务,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其中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用于听课和接受教师指导等教学环节的时间最长,与教师的接触机会最多,教学具有很大的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民营经济与私有经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有人着眼于所有制,有人则强调经营方式,而作者认为它兼具这两方面的内容。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是因为它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和推动市场经济的机制,还有着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民营经济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推动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民营经济成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强有力的推动者;民营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推动还是全方位改革的促进者;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将成为政治民主的催化剂。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市场经济 功能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宏
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发展休闲农业能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功能 意义 农民旅游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建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协商发展的重要性。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衢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最近,我们开展了农村资金流动情况调查,对农村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对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调研,以期从资金要素的角度来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 李录堂
工业化是城乡关系互动的过程 ,只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才能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本文依据人类工业化三个阶段城乡发展的量化指标 ,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给出了客观判断。认为中国未来十年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并结合人类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确立了中国未来十年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标志 ,为判断中国未来十年城乡发展关系是否协调提供了一个参照。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目标 标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有鹏
城市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是人类文明的聚集中心和辐射源,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既聚集又扩散的统一体。物流是城市聚集与扩散功能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物流促进城市经济功能的聚集效应;另一方面物流使城市的扩散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促进城市周边地区及更远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城市聚集 扩散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晋军
生态村是运用农业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一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村的发展就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最终目标就是做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为社会留下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
生态村 城乡一体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边炎炎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本规律之上的科学真理。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景,马克思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现代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指导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城市观为行动指南,促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深化国家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管理系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 城乡协调发展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