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9)
2023(11660)
2022(9732)
2021(8902)
2020(7040)
2019(15734)
2018(15507)
2017(29344)
2016(15646)
2015(17359)
2014(17346)
2013(17601)
2012(17076)
2011(15997)
2010(16480)
2009(15334)
2008(14758)
2007(13561)
2006(12722)
2005(12012)
作者
(46902)
(39953)
(39458)
(37382)
(25044)
(19131)
(17564)
(15355)
(15257)
(14224)
(13900)
(12963)
(12947)
(12746)
(12367)
(11978)
(11414)
(11372)
(11252)
(11101)
(10351)
(9878)
(9673)
(9432)
(9040)
(8990)
(8728)
(8645)
(8163)
(7930)
学科
(94974)
经济(94891)
(50410)
(45589)
管理(34267)
农业(33714)
地方(29046)
中国(27282)
方法(24292)
业经(23234)
(22270)
企业(22270)
数学(21094)
数学方法(20969)
(16736)
地方经济(16137)
(15871)
(15728)
(13809)
(13792)
金融(13792)
(13487)
(13469)
银行(13467)
贸易(13456)
发展(13287)
(13255)
(13211)
农业经济(12896)
(12840)
机构
学院(235190)
大学(230203)
(114360)
经济(112265)
研究(93459)
管理(84813)
中国(72550)
理学(71135)
理学院(70302)
管理学(69342)
管理学院(68890)
(57782)
科学(52738)
(49644)
(48104)
(47626)
农业(43457)
研究所(42897)
中心(42231)
(38668)
业大(38310)
财经(35960)
经济学(35264)
(32494)
(32486)
(32247)
师范(32240)
北京(31823)
经济学院(31392)
(31035)
基金
项目(146142)
科学(115140)
研究(112191)
基金(104514)
(90591)
国家(89680)
科学基金(75470)
社会(74645)
社会科(70330)
社会科学(70314)
(58792)
基金项目(54858)
教育(47897)
(47428)
编号(45759)
自然(43340)
自然科(42250)
自然科学(42243)
自然科学基金(41490)
资助(41191)
(39821)
成果(37529)
发展(33171)
重点(32985)
(32642)
(32638)
(32515)
课题(32178)
国家社会(31531)
(30059)
期刊
(149726)
经济(149726)
研究(79223)
(63741)
中国(59184)
农业(42902)
学报(35331)
科学(34903)
(33157)
管理(31114)
(29154)
金融(29154)
大学(28496)
业经(28311)
学学(27105)
教育(24085)
经济研究(22505)
技术(20894)
问题(20300)
(20103)
财经(18505)
世界(16582)
(16238)
农村(15887)
(15887)
农业经济(15698)
经济问题(14258)
技术经济(13800)
(13374)
(12833)
共检索到394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民  
发挥城乡两个优势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刘志民一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大中城市多,大中型企业多,非农业人口多。在全省4000多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占一半左右。全省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耕地345.2万公顷,人均不足0.086公顷。辽宁省资源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耀海  
文章认为,在我国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目前正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温饱型产业结构与农民奔小康,产品多与加工少,以及集体经济薄弱、剩余劳动力多和城乡差别扩大等一系列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加快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丘陵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是:坚持市场导向与利用现有资源和生产力基础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走完善、改造、更新和开发新产品、新产业的路子。其重点是:(1)开发龙头产品,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区域经济;(2)发展产业系统,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3)以小城镇为重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其具体做法是:(1)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郭提超  
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诉求。面对近年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及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依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完善保障机制和治理机制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后,"三农"领域又一部综合性与基础性的法律。它从法律上明确了"三农"领域的国家职能,服务于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法律体系。《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农民群众、各类市场主体和各级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定位,核心是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贯彻落实需要其他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配套执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国  
2009年,我国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一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部门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不利影响的重要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为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春山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在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扶持上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金融的“互助共济”性的缺失及非正规金融组织中的高利贷等。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组织为依托的多元化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刁钦义  
农业银行项俊波行长指出,"拥有城乡两个市场、实现城乡联动发展是农行的独特优势",要求农业银行全行上下一方面"要从提高农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继续坚定不移地做精、做大、做强城市业务",同时"从拓宽农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角度,稳步做细、做广农村业务,使服务‘三农’的金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喻英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创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能及辐射范围。2022月4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在创意设计、文旅融合、手工业等8个重点领域发力,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优势,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文创是基于对生态、文化与人等要素赋形及展开的跨界创意,其综合带动价值和功能正在推动文化要素融入村民素质修养的提升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助力乡村文化再生产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关键助推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芳  
农村经济振兴关键在于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其中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健全发展是基本手段。目前,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年轻人或在城市购房定居,或常年在城市务工,使得农村人口城乡两栖成为常态。人口城乡两栖状态造成农村劳动力、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流失,并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加,对农村经济振兴构成冲击。对此,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应当充分重视,并采取对策予以化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潘永和  
溧阳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江南的文明古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经济在稳定提高农业,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建筑安装这个传统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建章  
一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也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探索。在学习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过程中,回顾我区大力培育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切地领悟到:只有采取大动作,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华亭  
陵县地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有平坦的土地、纵横的河流,是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202天,全年日照2679.9小时,年平均降水599.9毫米。境内河道均为地下河,以引黄灌溉为主。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是小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