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5)
2023(6770)
2022(5564)
2021(4904)
2020(3740)
2019(8281)
2018(7973)
2017(14940)
2016(8053)
2015(8825)
2014(8934)
2013(8949)
2012(8800)
2011(8271)
2010(8456)
2009(7639)
2008(7486)
2007(6736)
2006(6279)
2005(6077)
作者
(24877)
(20655)
(20556)
(19198)
(13156)
(9871)
(9333)
(8023)
(7891)
(7383)
(7131)
(6951)
(6752)
(6712)
(6449)
(6400)
(6144)
(5954)
(5909)
(5856)
(5375)
(5188)
(4982)
(4791)
(4680)
(4622)
(4597)
(4594)
(4258)
(4117)
学科
(45413)
经济(45381)
地方(20396)
管理(18704)
(18197)
中国(16122)
(12873)
地方经济(12355)
(11710)
企业(11710)
业经(10766)
方法(9662)
(9660)
农业(9312)
(8613)
金融(8612)
环境(8284)
数学(8104)
数学方法(8047)
(7957)
银行(7948)
(7879)
(7636)
发展(7078)
(7056)
(6761)
贸易(6751)
(6509)
(6386)
技术(6366)
机构
学院(118814)
大学(114964)
(51193)
经济(50058)
研究(49390)
管理(40788)
中国(37394)
理学(33552)
理学院(33027)
管理学(32509)
管理学院(32273)
科学(30056)
(26416)
(25898)
研究所(23277)
(21918)
中心(21818)
(20856)
(19963)
(19205)
师范(19033)
(18132)
北京(17395)
(16572)
财经(16342)
农业(15949)
(15930)
业大(15872)
科学院(15520)
经济学(15274)
基金
项目(75097)
科学(59471)
研究(57770)
基金(51545)
(44848)
国家(44421)
科学基金(37404)
社会(36807)
社会科(34923)
社会科学(34919)
(31630)
基金项目(26984)
(26179)
教育(25080)
(24318)
编号(23928)
自然(21712)
自然科(21133)
自然科学(21129)
自然科学基金(20704)
资助(20101)
发展(20008)
(19635)
成果(19512)
课题(18103)
重点(17834)
(15834)
(15463)
国家社会(15042)
创新(14876)
期刊
(68417)
经济(68417)
研究(40347)
中国(30922)
(20957)
教育(16983)
科学(16894)
管理(16705)
学报(16557)
(14827)
金融(14827)
农业(14686)
(14466)
业经(12854)
大学(12385)
学学(11506)
技术(11319)
经济研究(10838)
问题(8604)
财经(7707)
(7472)
资源(7376)
(6752)
商业(6671)
(6587)
(6446)
论坛(6446)
世界(6341)
(6302)
科技(6182)
共检索到20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福林  许春燕  
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以增长极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和空间扩散理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共同点都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实力的地区为中心,形成发展之势,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从地区本位出发,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核心能力扩展到中观层次的区域核心优势。集一个区域中最佳组合的核心优势,发挥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反哺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光庆  
实施科技工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西南工学院童光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好,要使其顺利实现,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工作为国民经济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贯彻“因地制宜、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宁  
服务于地方经济,帮助所在地区解决问题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必须研究当地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把好脉方能更贴切地为地方服务。作为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仅有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校,多年来,陕西理工学院从"扎根秦巴,服务基层"的办学指导思想出发,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鼓励和激励科技人员瞄准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积极融入到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合作研究、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当中去,为地方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翠花  
地处胶东半岛的烟台市,地理特点属半干旱的丘岭山区,土质条件比较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在传统农产品的生产上,无法与内地竞争。1993年以来,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过程中,根据本地有山有海有田、乡镇企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重视发展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枣阳市人民政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国明  
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区域分工和交换的必要性 ,提出落后地区只要找到在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而在本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行分工生产和自由交换 ,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腾飞。本文还对比较优势的复杂性和来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耀宏  吴敏  刘红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在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中自由流动和区域之间横向融合。而资本市场能够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聚集 ,以确立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关键。因此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必须建立一个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资本市场。其措施包括 :创造条件 ,积极发展 ;应避免过度竞争 ;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区域资本市场联合 ,等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亚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琴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该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带动西部整体经济的腾飞。最后就城市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永清  谢迪辉  周茂权  
一、组建大桂林旅游区是搞活旅游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般认为,桂林旅游区包括桂林市和阳朔县,这是关于桂林旅游区地域范围的狭义理解。从资源类型组合关系、资源地域分布结构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宜将桂林旅游区扩大至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永福县、资源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市七县),共同组成“大桂林旅游区”。其理由是:(1)上述各县均与桂林市相毗连,将之划入桂林旅游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植  
江苏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具有互动关系,目前既相适应、又不甚协调,需要通过梳理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区域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实现江苏区域经济的文化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周斌  韩凤伶  闵义铉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运用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并对其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可提供的启示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科技政策现状,我们得到了如下认识:实现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是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政策难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科技资金投入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克服条块分割,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织方式;建立科技发展重点区是中央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方式之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义旭东  
通过对影响要素价格动态变化的因素分析,研究要素区域流动过程中要素价格动态变化及均衡,指出要素流动对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影响。新型区域关系实质上就是通过要素的有序流动形成区域之间合作、分工及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整体上的基本最优配置。区域开发主要是由要素的非均衡流动实现的,要根据要素流动的机制与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新刚  刘晶玉  
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社会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教为本。高等教育的职能日益走向广泛化、社会化,探讨了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