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4)
2023(12548)
2022(10412)
2021(9475)
2020(7501)
2019(17212)
2018(17165)
2017(31783)
2016(17635)
2015(19832)
2014(19901)
2013(19471)
2012(18596)
2011(16947)
2010(17582)
2009(16520)
2008(16446)
2007(15009)
2006(13749)
2005(13260)
作者
(50750)
(42104)
(42078)
(40026)
(27043)
(20086)
(18977)
(16256)
(16137)
(15471)
(14540)
(14179)
(13775)
(13707)
(13461)
(13197)
(12392)
(12374)
(12243)
(12099)
(11070)
(10373)
(10187)
(9798)
(9587)
(9532)
(9514)
(9423)
(8571)
(8330)
学科
(75780)
经济(75657)
管理(52086)
(48592)
(38585)
企业(38585)
中国(26778)
(23372)
方法(23103)
地方(21214)
(19971)
业经(19745)
(18959)
数学(18429)
数学方法(18164)
(15819)
农业(15805)
银行(15797)
(15346)
金融(15344)
(15323)
(14654)
理论(14036)
(13264)
(13258)
贸易(13240)
(12758)
(12347)
环境(11785)
(11749)
机构
学院(251002)
大学(250106)
(106016)
经济(103595)
研究(91757)
管理(90083)
理学(74681)
理学院(73782)
管理学(72601)
中国(72590)
管理学院(72111)
(54944)
(53977)
科学(51752)
(46230)
(42625)
中心(42118)
研究所(40788)
财经(40210)
(39054)
(36171)
(35910)
北京(35786)
师范(35559)
(33898)
(33347)
经济学(32747)
业大(32042)
(30279)
农业(29733)
基金
项目(152958)
科学(120431)
研究(118656)
基金(107998)
(92367)
国家(91475)
科学基金(78310)
社会(75545)
社会科(71444)
社会科学(71431)
(60852)
教育(55815)
基金项目(55522)
(50431)
编号(49335)
自然(46484)
自然科(45354)
自然科学(45344)
自然科学基金(44530)
资助(44134)
成果(43095)
(37812)
课题(36456)
重点(35241)
(34046)
(33281)
(32029)
(31042)
国家社会(31012)
发展(30950)
期刊
(134277)
经济(134277)
研究(86217)
中国(66280)
(42362)
教育(39099)
管理(38865)
(38649)
学报(34505)
科学(33300)
(31028)
金融(31028)
大学(27619)
农业(25521)
学学(25275)
技术(24011)
业经(22053)
财经(20980)
经济研究(20769)
(18204)
问题(17169)
图书(13902)
(13716)
(13242)
世界(12554)
国际(12366)
(12218)
论坛(12218)
职业(11927)
理论(11883)
共检索到422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吉恒  
劳动仲裁与调解、劳动监察、劳动诉讼是我国劳动者权利救济和劳动纠纷处理的主要法律制度。结合各自特点,发挥好各自优势,增强制度衔接,应该是制度改革发展方向。本文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劳动仲裁制度特色优势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跃华  吉志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默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且纠纷的内容日益复杂。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增强,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工作力量(包括人、财、物)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梅  向鸿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发[1987]69号)颁布实施,迄今已恢复了近20年。劳动争议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处理劳资矛盾的形式,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为规范企业管理,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民事诉讼相比,劳动仲裁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盲点,影响和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磊  刘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恢复30年来,坚持"协商、调解、一裁、两审"制度设计的"初心",旨在于"快捷、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劳动争议。回顾过去30年,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鉴于劳动关系协调特别是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未能完全落地等问题,未来应继续从体制、机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创新发展,应对未来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宝根  唐永泽  陈斌  
民办体制机制是民办高校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进而彰显民办高校的公益事业属性,是民办高校赢得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一、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之所在作为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机制,由诸多方面构成,主要有办学保障体制机制(包括投入保障、人力资源保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指出,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仲裁在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振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现对改革创新调解仲裁制度提出以下初步建议:明确调解仲裁制度改革创新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财  
近日,吉林省蛟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为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在基层,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效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效益,成立了预备仲裁庭,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简单争议案件,实行劳动争议仲裁预备庭先行调解,调解率达到65%以上,使大部分简易劳动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促进了当地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守洪  高明江  
完善劳动仲裁庭可以试行五项制度王守洪高明江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及“抓大放小”战略的实施,劳动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违法行为将逐渐增多。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以维护社会稳定,支持企业改革,必须强化劳动仲裁的司法性,增强灵活性,充分完善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