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2)
- 2023(10445)
- 2022(8580)
- 2021(7856)
- 2020(6421)
- 2019(14197)
- 2018(13697)
- 2017(25942)
- 2016(13882)
- 2015(15505)
- 2014(15444)
- 2013(15249)
- 2012(14796)
- 2011(13575)
- 2010(14116)
- 2009(13653)
- 2008(12805)
- 2007(11916)
- 2006(10964)
- 2005(10510)
- 学科
- 济(60508)
- 经济(60438)
- 业(41342)
- 管理(37835)
- 企(31432)
- 企业(31432)
- 中国(28375)
- 融(27808)
- 金融(27808)
- 银(26710)
- 银行(26685)
- 行(25893)
- 地方(21126)
- 方法(18307)
- 农(17518)
- 制(16714)
- 财(16064)
- 业经(15453)
- 数学(15362)
- 数学方法(15144)
- 农业(12233)
- 中国金融(11401)
- 贸(11195)
- 贸易(11178)
- 险(11001)
- 保险(10910)
- 学(10819)
- 易(10785)
- 地方经济(10695)
- 务(10610)
- 机构
- 学院(196649)
- 大学(194293)
- 济(82385)
- 经济(80389)
- 研究(71561)
- 管理(70301)
- 中国(65878)
- 理学(57577)
- 理学院(56811)
- 管理学(55735)
- 管理学院(55373)
- 京(42858)
- 财(42735)
- 科学(41808)
- 所(36919)
- 中心(35142)
- 农(33251)
- 研究所(32688)
- 江(32187)
- 财经(31957)
- 经(28796)
- 北京(28364)
- 州(27242)
- 范(26485)
- 师范(26189)
- 业大(25873)
- 农业(25599)
- 银(25534)
- 院(25489)
- 经济学(25400)
- 基金
- 项目(118125)
- 科学(92367)
- 研究(88897)
- 基金(83491)
- 家(71689)
- 国家(70966)
- 科学基金(60527)
- 社会(56460)
- 社会科(53441)
- 社会科学(53430)
- 省(47460)
- 基金项目(43007)
- 教育(39795)
- 划(39145)
- 自然(37040)
- 编号(36427)
- 自然科(36228)
- 自然科学(36219)
- 自然科学基金(35557)
- 资助(35190)
- 发(31174)
- 成果(30744)
- 重点(26819)
- 课题(26624)
- 发展(25445)
- 部(25266)
- 展(25005)
- 创(24787)
- 性(23285)
- 创新(23223)
共检索到337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鹏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对于指导我国金融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纲领性作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特别是对标对表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要求,立足保险功能作用和金融央企主责主业,从理论上学深悟透、在实践中践行落实,努力发挥好保险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功能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按照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在此背景下,要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开好局起好步,就必须坚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消费增长中的积极作用,进而通过消费的扩大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扩大消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旭 危玮肖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透明度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债券市场如何助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会如何演绎,以进一步稳固实体经济复苏基础?如何做好超长期债券的组合管理和风险对冲?PSL的重启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经济质效?境外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给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哪些经验和启示?在本期中,本刊组织专题,对上述问题做深入探讨,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课题组
存款保险机构是国际金融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的重要平台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形成重创,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经济体应对危机的经验表明,建设一个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强公众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机制。危机也表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在防范和处置风险中的作用大不一样。危机后,
关键词:
风险处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峰
<正>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数字金融凭借其高效、便利和普惠的特点,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诸多限制,提升了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推动了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大地保险科技金融课题组
<正>围绕风险管理丰富健全保险实践,成为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政策端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体系,在企业端提升科技保险定价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强调“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劲松
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的成立,许多从事金融审计的审计人员普遍产生了一种想法:既然成立了银监会,金融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那么国家审计的金融监督地位会不会下降,金融审计的出路在何方?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成因的剖析,通过对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比较,来论述国家审计在防范和化解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中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以及具有何种地位,并为今后金融审计的发展指出方向——开展国家金融审计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敏
防控金融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及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强有力抓手,突出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持续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金融机构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保障,对防控金融风险有着决定性的引领和托底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战略定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海
近年来,中国人保财险江西省分公司,主动融入江西经济发展大局,着力创新保险服务方式,在勇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公司实现保费42.82亿元,比2008年净增保费25亿元。近三年累计承担保险风险保障36016亿元,上缴税收7.28亿元。公司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与地方经济同步增长、风险防范与社会管理协调进步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保险服务 灾害保险 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支撑和促进金融业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金融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依托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效率的理念已形成共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翀
<正>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既是农信社职责所在,也是自身发展需要。在十年的普惠金融实践中,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河北农信)注重发挥“五大优势”,全方位做优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当地普惠金融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走好普惠金融之路,应充分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阵地优势深耕“三农”阵地,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搭建普惠金融政策框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韦超
一、引言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建立起适当的比例关系,目的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地发展,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其中,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平衡是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八十年代前期,我国出现加工部门过快发展,原材料、交通、能源等部门的供给陷入瓶颈的状态。随之,生产资料价格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剧,经济过热信号出现。可以说,中国扩张政策的实施效力受着短期给定的产业结构的严重制约,基础产业的落后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遭遇掣肘。这样的现实,说明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应向重质量,求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变,而这种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昌林
今年是"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奠基之年,做好扶贫工作,发挥好金融扶贫的先导和杠杆作用意义重大。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管理要求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从精准施策、创新机制、协调联动、监测考核、宣传引导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和手段,使金融服务更加符合贫困人群的需求。
关键词:
金融扶贫 精准施策 创新机制 协调联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俞晨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迅速部署,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中,以数据生产要素为基础的数字平台经济,依托新技术优势,为抗击疫情发挥出独有的作用。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的总体需求,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受到限制,而众多数字经济平台在此次"抗疫"战争中起到了信息聚合、数据共享、资源调配、技术支撑、金融支持、情绪释放等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普惠金融亮点,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性支撑性的保障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助力抗击疫情2020年2月1日,人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疫情防控 网商银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琪嘉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日趋完善,但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离不开金融政策的配合。因此,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在治理产能过剩中的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