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5)
2023(7287)
2022(6110)
2021(5638)
2020(4444)
2019(10138)
2018(9930)
2017(18171)
2016(10194)
2015(11447)
2014(11645)
2013(11763)
2012(11545)
2011(10317)
2010(10725)
2009(9903)
2008(10199)
2007(9300)
2006(8354)
2005(7881)
作者
(30011)
(24893)
(24830)
(23441)
(15792)
(11738)
(11290)
(9624)
(9397)
(9139)
(8466)
(8261)
(8177)
(8055)
(8008)
(7535)
(7300)
(7297)
(7252)
(7110)
(6341)
(6192)
(5937)
(5784)
(5673)
(5634)
(5611)
(5534)
(5110)
(4981)
学科
(48512)
经济(48469)
管理(33019)
(28974)
(23409)
(22472)
企业(22472)
地方(18571)
中国(18011)
(15885)
方法(12536)
财政(12526)
业经(11765)
(11526)
数学(10471)
数学方法(10410)
(10132)
财务(10109)
(10082)
财务管理(10062)
(9888)
银行(9878)
地方经济(9779)
农业(9661)
企业财务(9643)
(9496)
(9366)
金融(9366)
(9331)
(8660)
机构
学院(144385)
大学(141197)
(61309)
经济(59900)
研究(54907)
管理(50431)
中国(44439)
理学(41119)
理学院(40582)
管理学(40047)
管理学院(39776)
(37610)
科学(32458)
(31709)
(29001)
(25443)
(25314)
研究所(25212)
中心(25076)
财经(24893)
(22334)
北京(21009)
(20751)
(20226)
师范(20024)
(19917)
(19766)
业大(19361)
农业(19293)
经济学(18429)
基金
项目(83827)
科学(65082)
研究(64477)
基金(57912)
(49620)
国家(49131)
科学基金(41335)
社会(40515)
社会科(38457)
社会科学(38448)
(34254)
基金项目(30007)
教育(28151)
(27794)
编号(27174)
(24423)
自然(24220)
资助(23682)
自然科(23508)
自然科学(23500)
成果(23115)
自然科学基金(23037)
发展(20064)
(19710)
课题(19634)
重点(19176)
(17856)
(17270)
(17252)
国家社会(16481)
期刊
(81742)
经济(81742)
研究(51428)
中国(38218)
(33607)
(24443)
学报(20559)
管理(19788)
科学(18877)
(18417)
金融(18417)
教育(17645)
农业(16618)
大学(16002)
学学(14913)
业经(14372)
财经(13050)
经济研究(12930)
技术(12279)
(11206)
问题(10646)
理论(9089)
(8511)
会计(8495)
(8339)
实践(8315)
(8315)
(7861)
财政(7861)
财会(7474)
共检索到25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建辉  杨莉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确立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并明确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要给予补偿,但宪法的规定还有赖于其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其中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功能长期被忽视,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本文就发挥价格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功能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玲  
国家征税权诞生的前提是普遍存在的公民财产,以及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普遍承认。如果征税权行使不当,便有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这一基本的宪法赋予的权利。税法被视为严格限定国家征税权,并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基本法律。本文探讨了税法与公民财产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公民财产权的税法保护的特征和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宽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特芳·麦斯曼  徐宗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企业家。如何从法律上界定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建国以前中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以及当前涉及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文章认为,中国法律上的变革将为私有财产保护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基础,从而为企业家阶层提供保障,并保护那些不动产或动产所有者的财产权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红亮  
机关先进分子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此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景芳  王永强  
对我国公民财产权法律保障的根本在于限制政府对征收权力的滥用,本文通过对国家征收权的正当性——"公共利益"的需要及其界定的讨论,从限制政府滥用征收权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国家征收权行使的合法性要件包括: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公正补偿原则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民选  
社会资本是人际合作性互动的产物,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并传递到物质资本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生产能力的放大作用。结构型社会资本包括关系与网络,关系与网络的建构同公民财产权利之间存在着纽带关系。在公民财产权利得到制度界定与保护的前提下,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得以突破特殊信任的藩篱,使得个人的交往对象普遍增加,最终通过筛选,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也会增多,个人的社会网络也因此而得以扩大。认知型社会资本包括共享的隐含知识、信誉、信任、合作的规范等,是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与人们的认知息息相关的社会资本类型。公民财产权利的形成与确立,在推动个人交往扩展,从而促进个人社会网络上的节点增多和社会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景芳  王永强  
在关于国家起源的诸多理论中,"社会契约论"对公民财产权的让渡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根据社会契约理论,个人为了保障和维护那些在契约中得到公认的(包括财产权在内)的权利而建立了国家;公民财产权需要国家来作保护人,而国家需要公民让渡的财产来维持运转。该理论有助于国家和公民正确认识、行使和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守林  邹晓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它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它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是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程啸  
具有登记能力的不动产权利并不限于不动产物权,凡是对于法律交易有重大意义的不动产权利如具有对抗第三人效力的不动产权利,都应当具有登记能力。在当前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已经完成,登记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尤其是考虑到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不动产登记公示能力与容量日趋扩大的因素,不动产登记法应当增加可登记的不动产权利的范围。除法律已明确规定为物权的不动产权利外,对于不动产信托财产权、不动产租赁权、不动产收费权、探矿权、采矿权等不动产权利,也应明确其登记能力,通过不动产登记簿加以公示。惟其如此,方能充分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财产权,发挥不动产的效用并更好地维护交易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定华  
法人财产权性质之我见刘定华法人财产权见之于官方文献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公司法》。前者的表述是: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后者表述为: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论财产权的解体[美]托马斯·C·格雷今天,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律师或经济学家所持有的财产权概念已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都把财产权当作一种可为人们所拥有的物品。拥有了财产权,也就拥有了对一些物品的排他性的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建平  
法人财产权研究●王建平法人财产权属于法人,而不属于法人的成员。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必须具有自己的财产,这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条件。法人财产权是以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实质内容,包括经营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请求法律救济权在内的一组权利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弘  
产权的实质是收入分配权,产权安排不仅影响经济效率,更决定收入分配平等;收入分配问题本质上是产权安排的问题。在财产权利从自由竞争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中,"公共财产权利"的扩张是收入分配平等改善的决定性因素。以"公共财产权利"为基础促进社会公有制发展,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平等功能,改善收入分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