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2702)
- 2022(10669)
- 2021(9872)
- 2020(8112)
- 2019(18298)
- 2018(18362)
- 2017(33897)
- 2016(18422)
- 2015(20557)
- 2014(20128)
- 2013(19821)
- 2012(18906)
- 2011(17357)
- 2010(17821)
- 2009(16711)
- 2008(16906)
- 2007(15643)
- 2006(14527)
- 2005(13472)
- 学科
- 济(75127)
- 经济(75040)
- 管理(54659)
- 业(51959)
- 企(43720)
- 企业(43720)
- 中国(26762)
- 制(24052)
- 银(23885)
- 银行(23739)
- 方法(23653)
- 行(22450)
- 地方(21512)
- 农(20779)
- 业经(19698)
- 技术(19345)
- 数学(19132)
- 数学方法(18832)
- 融(17974)
- 金融(17974)
- 财(16423)
- 学(16202)
- 农业(14141)
- 体(13670)
- 度(13561)
- 理论(13560)
- 制度(13554)
- 技术管理(13297)
- 发(13047)
- 和(12251)
- 机构
- 学院(259006)
- 大学(258838)
- 济(104768)
- 经济(102320)
- 研究(98589)
- 管理(94213)
- 中国(81504)
- 理学(78182)
- 理学院(77196)
- 管理学(75741)
- 管理学院(75249)
- 科学(60608)
- 京(58457)
- 所(51952)
- 财(51223)
- 农(48162)
- 研究所(46578)
- 中心(44873)
- 江(44122)
- 北京(38208)
- 财经(38084)
- 农业(37557)
- 业大(37082)
- 范(36409)
- 师范(35944)
- 州(35811)
- 院(35642)
- 经(34383)
- 省(33134)
- 经济学(31405)
- 基金
- 项目(162051)
- 科学(126816)
- 研究(119233)
- 基金(113832)
- 家(100542)
- 国家(99601)
- 科学基金(84172)
- 社会(74229)
- 社会科(70209)
- 社会科学(70191)
- 省(65972)
- 基金项目(58979)
- 划(55122)
- 教育(54868)
- 自然(53574)
- 自然科(52247)
- 自然科学(52230)
- 自然科学基金(51334)
- 编号(47628)
- 资助(46478)
- 发(40748)
- 成果(40451)
- 创(39085)
- 重点(37474)
- 课题(35715)
- 创新(35651)
- 部(34692)
- 发展(32428)
- 展(31872)
- 国家社会(30418)
- 期刊
- 济(131278)
- 经济(131278)
- 研究(87885)
- 中国(70276)
- 农(45515)
- 学报(42958)
- 管理(41561)
- 融(40360)
- 金融(40360)
- 科学(40101)
- 财(38921)
- 教育(38728)
- 大学(32144)
- 农业(29640)
- 学学(29594)
- 技术(24241)
- 业经(21777)
- 经济研究(20402)
- 财经(19656)
- 经(17100)
- 业(16490)
- 问题(15899)
- 科技(14727)
- 图书(14565)
- 技术经济(13653)
- 坛(13642)
- 论坛(13642)
- 贸(12557)
- 国际(12241)
- 理论(11965)
共检索到439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宁
本文从国内银行从业人员现状出发,结合国外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人力资源在银行业改革和创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国内银行从业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 从业人员 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沂
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监管工作也面临更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按照科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通过极富创新精神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银行业在积极支持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改革,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回顾中国银行业2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创新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和主旋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继续深刻变化,银行业经营管理面临全新的形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在贯彻"五位一体"取向的全面改革与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中,PPP概念下的机制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产生宝贵的正面效应。本文从政府、公众、企业三个不同视角探讨了PPP模式在改革创新中的贡献,并通过分析PPP模式在贯通混合所有制当中的特殊作用,将PPP从融资视野提高到管理模式创新,再从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到全面改革配套必备事项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建平 刘春林
银行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孙建平刘春林银行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一、对国有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的资金支持政策。在这方面银行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比如,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制定科学标准,选择一批重点支持的企业,加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武
本文首先概述了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然后分 析了这些不利因素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手段和经营业绩方面的深刻影响。最后,针对这些制约国有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发展瓶颈的问题和焦点,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莲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在、欧债危机不断恶化且正在对欧美银行业提出更大挑战的大背景下,欧美银行业改革也在监管者的推动以及各方利益博弈之下不断进入"深水区"。英国政府6月14日正式公布白皮书,拟落实独立银行业委员会(ICB)有关银行业改革的大部分建议,包括建立"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恒喜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直受着巨额的不良贷款问题困扰。金融产权不清、存款保险制度及银行退出机制不健全、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体制障碍是形成不良贷款的深层次原因。要铲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 ,必须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财税制度进行改革。
关键词: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制度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禹 冯仁德 邓莉
以人才竞争为显著特征的21世纪,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对实现西部企业管理现代化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制约我国西部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正是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为此,作者就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社会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均计
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中国后,首先引发的将是一场“人才大战”。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打赢这场人才争夺战,能否充分挖掘、开发和经营好人力资源,已成为关系国有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人力资源管理 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跃军
监事会的有效运行对促进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积极保障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不断创新监督思路,持续完善监督方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为邮储银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监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机构,是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
关键词:
监事会 管理层 监督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欣望 朱全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内外既有理论无法为这一新政策理念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也没有指导一个转型国家如何实现这一理念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构建起一个适合理解如何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即“创新市场理论”,阐释该理论框架与现有理论流派的区别和优点。创新市场理论的基本信念是市场是推动创新的有效力量,政策主张是要把提高创新市场的效率放在创新政策制定的中心地位,将政府创新政策的职能定位为提高创新市场的效率,强调应该在肯定和维护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并运用该框架解答中国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的意图限制中国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出中国应该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提高国内具有很大挖掘潜力的创新市场的效率和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有利于开放、合作和共赢的国际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应洛
技术创新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技术有机结合的社会经济现象。高度认识大学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乃是推动我国技术创新事业的关键。高等学校蕴藏着巨大的科技潜力,仅理工农医学科就拥有56万余名科技、教学人员,其中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19万人。此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陈莲芳
高校作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者,及科技的创造、传播和应用者,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科技创新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些作用包括: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为科技创新夯实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结合以上作用,本文分析认为高校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以上作用的途径有:增强"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校研究基地的作用,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的有效联合,及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等。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 作用 有效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