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6)
2023(10707)
2022(8693)
2021(7689)
2020(5913)
2019(13408)
2018(13171)
2017(24134)
2016(12819)
2015(14302)
2014(14506)
2013(14444)
2012(14100)
2011(13179)
2010(13738)
2009(12610)
2008(12313)
2007(11328)
2006(10700)
2005(9863)
作者
(39536)
(33218)
(33006)
(31271)
(21375)
(15723)
(14947)
(12807)
(12750)
(11934)
(11619)
(10965)
(10950)
(10533)
(10405)
(10277)
(9830)
(9605)
(9335)
(9286)
(8504)
(8240)
(8101)
(7766)
(7540)
(7536)
(7323)
(7278)
(6913)
(6508)
学科
(81178)
经济(81115)
管理(34616)
(28368)
地方(27951)
中国(26376)
(20227)
企业(20227)
方法(19207)
(18324)
业经(16791)
数学(16298)
数学方法(16196)
地方经济(16083)
(14471)
环境(13841)
(13538)
农业(12946)
(12107)
金融(12107)
(11193)
银行(11180)
(11018)
(11002)
(9982)
(9788)
(9562)
贸易(9550)
发展(9543)
(9518)
机构
学院(194077)
大学(191352)
(89588)
经济(87559)
研究(77704)
管理(67446)
中国(58542)
理学(55532)
理学院(54715)
管理学(53822)
管理学院(53447)
科学(45327)
(43102)
(39454)
(38241)
研究所(35158)
中心(34178)
(31969)
(31307)
财经(28895)
(28621)
师范(28365)
北京(28273)
(28248)
经济学(28194)
(25980)
(25977)
业大(25654)
经济学院(24822)
(24362)
基金
项目(119478)
科学(93956)
研究(89967)
基金(83705)
(72280)
国家(71606)
科学基金(61014)
社会(59068)
社会科(55909)
社会科学(55896)
(48440)
基金项目(43845)
教育(39844)
(39699)
自然(36123)
编号(35395)
自然科(35226)
自然科学(35220)
自然科学基金(34534)
(33459)
资助(33184)
成果(29302)
发展(27758)
重点(27510)
(27286)
课题(27268)
(24969)
(24461)
国家社会(24457)
创新(23017)
期刊
(119731)
经济(119731)
研究(68960)
中国(49124)
(30634)
管理(28470)
(27168)
学报(26708)
科学(26474)
教育(24397)
(21767)
金融(21767)
农业(20913)
大学(20753)
技术(19501)
经济研究(19375)
学学(19257)
业经(18752)
问题(16176)
财经(15121)
(13329)
技术经济(11227)
世界(10773)
(10645)
(10639)
(10416)
现代(10023)
商业(9843)
图书(9645)
经济问题(9597)
共检索到32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胡矿  陈利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颇具前瞻性,时代性,创造性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省会城市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资源和人文优势,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是云南省经济发展中全新的命题,没有照搬照套的现成模式。为此本文以中心城市省会昆明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昆明如何将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发展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争当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排头兵,争做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先行者,从而发挥中心城市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的龙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琴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该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带动西部整体经济的腾飞。最后就城市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楚章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金融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 作用。作为一家现代化的综合性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广 东省分行伴随广东的现代 化建设进程迅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指标均 居全系统前列。 一、深层次参与经济建设 近年来,农业银行认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永昌  叶景楼  邢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论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具体规划方案,指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城  
一)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根据中心地理论,一定经济区域的城市群中,必然有高能级的中心城市。在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经济区中,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其自身的实力基础所决定的。历史上看,广州由于区位优越,遥控五岭,近扼三江,腹地相对广阔,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葛燎原  
宜宾是我国西部地区 ,特别长江上游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依托城市和西南煤电基地。充分发挥宜宾市的经济聚合与辐射作用 ,对于西部地区 ,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加快宜宾市的经济发展 ,重重点是打好“三张牌” ,推进“四个化” ,建设“五个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一苇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从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僵化的旧体制,转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轨道,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业。它必须要经历一个艰苦曲折的历程,何况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性的变革,缺乏现成的成功经验,只能依靠我们自己解放思想而又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但在农村改革全面开展的同时,城市的改革也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迈开了最初的步伐。1979年提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游  厉伟  
从当前普遍存在的“发达城市 ,落后农村”现象的分析入手 ,指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是造成目前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溢出效益”原理出发 ,对城市溢出效益的概念特征 ,发挥条件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并以江苏省为例 ,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耀  
中心城市是人口经济高度集聚的空间形态,是区域经济、流域经济的增长极,具有较强的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控制力和对区域、流域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以沿黄都市圈、城市群的培育建设和一体化发展,引领带动黄河全流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庭忠  吴克亮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带的经济“低谷”。但该区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条件,却是非常优越的,其潜力也是巨大的。只要充分发挥徐州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协调发展,发挥优势,就能做到共同脱贫致富,迅速飞出经济“低谷”。徐州,曾是我国最古老的城市和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旧通志记载:“先有徐州后有轩(黄帝)”。这无疑说明,徐州在黄帝之前就已开发。黄帝时代距今约有4700年,而徐州开发的历史,距今也约有5000年之久。帝颛顼之孙彭铿(即彭祖),最早在此建大彭氏国,后一直成为我国重要的县、府、市。早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晶晶  何德旭  
近年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势头较好,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内外部压力,制约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绿色技术供给企业研发成本较高,而企业并没有获得独自承担研发成本的经济补偿,社会公众绿色消费意识转化成市场有效需求的比例也较低,从而出现绿色技术供给和市场有效需求的内旋式收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国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动力亟待由旧转新。绿色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金融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金融中心作为区域乃至全球金融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在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本土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容易建立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金融资源进入金融中心城市,从而最大限度活跃区域金融活动。当前,无论是国际上的主要金融中心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煜玲  张军涛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逢春  
找出与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方式中心城市人大工作应当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杨逢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心城市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市化,也推动了民主政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