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8)
2023(6950)
2022(5700)
2021(5050)
2020(3818)
2019(8751)
2018(8534)
2017(15768)
2016(8470)
2015(9296)
2014(9370)
2013(9315)
2012(9115)
2011(8533)
2010(8828)
2009(8003)
2008(7817)
2007(7077)
2006(6629)
2005(6275)
作者
(26038)
(21752)
(21562)
(20248)
(14049)
(10366)
(9722)
(8467)
(8406)
(7732)
(7516)
(7223)
(7118)
(6845)
(6708)
(6705)
(6481)
(6282)
(6270)
(6133)
(5454)
(5429)
(5230)
(5028)
(4951)
(4897)
(4845)
(4738)
(4512)
(4288)
学科
(45285)
经济(45240)
管理(21395)
(19977)
地方(19595)
中国(19453)
(13423)
企业(13423)
(12521)
业经(10907)
地方经济(10301)
(10150)
方法(9519)
农业(9005)
(8461)
金融(8461)
环境(8182)
(7889)
银行(7879)
数学(7860)
数学方法(7799)
(7789)
(7555)
发展(7228)
(7208)
城市(6842)
(6840)
技术(6720)
(6702)
贸易(6692)
机构
学院(125160)
大学(122425)
(52527)
经济(51150)
研究(50393)
管理(44173)
中国(37847)
理学(36557)
理学院(35953)
管理学(35350)
管理学院(35099)
科学(30740)
(28508)
(25774)
研究所(23039)
(22896)
中心(22289)
(21562)
(20453)
(19960)
师范(19779)
北京(18702)
(18580)
(17242)
财经(17198)
业大(17168)
农业(16516)
(16139)
师范大学(15927)
经济学(15647)
基金
项目(79052)
科学(62833)
研究(58996)
基金(55460)
(48117)
国家(47644)
科学基金(40875)
社会(38391)
社会科(36366)
社会科学(36358)
(32286)
基金项目(29564)
(26942)
教育(25799)
自然(24876)
自然科(24306)
自然科学(24303)
(24277)
自然科学基金(23821)
编号(23514)
资助(21361)
发展(19928)
(19568)
成果(19056)
重点(18101)
课题(18098)
(16477)
(16234)
国家社会(15631)
创新(15428)
期刊
(70160)
经济(70160)
研究(44087)
中国(32009)
(21502)
管理(18094)
科学(18046)
学报(17127)
教育(16419)
(15217)
农业(14866)
(14793)
金融(14793)
大学(13142)
业经(13071)
学学(12231)
技术(11423)
经济研究(10893)
问题(10476)
(8614)
财经(8173)
(7464)
城市(7441)
(7155)
现代(6977)
商业(6967)
资源(6718)
科技(6369)
世界(6335)
(6102)
共检索到209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永昌  叶景楼  邢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论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具体规划方案,指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城  
一)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根据中心地理论,一定经济区域的城市群中,必然有高能级的中心城市。在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经济区中,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其自身的实力基础所决定的。历史上看,广州由于区位优越,遥控五岭,近扼三江,腹地相对广阔,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琴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该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带动西部整体经济的腾飞。最后就城市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耀  
中心城市是人口经济高度集聚的空间形态,是区域经济、流域经济的增长极,具有较强的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控制力和对区域、流域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以沿黄都市圈、城市群的培育建设和一体化发展,引领带动黄河全流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游  厉伟  
从当前普遍存在的“发达城市 ,落后农村”现象的分析入手 ,指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是造成目前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溢出效益”原理出发 ,对城市溢出效益的概念特征 ,发挥条件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并以江苏省为例 ,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胡矿  陈利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颇具前瞻性,时代性,创造性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省会城市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资源和人文优势,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是云南省经济发展中全新的命题,没有照搬照套的现成模式。为此本文以中心城市省会昆明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昆明如何将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发展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争当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排头兵,争做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先行者,从而发挥中心城市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的龙头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一苇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从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僵化的旧体制,转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轨道,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业。它必须要经历一个艰苦曲折的历程,何况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性的变革,缺乏现成的成功经验,只能依靠我们自己解放思想而又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但在农村改革全面开展的同时,城市的改革也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迈开了最初的步伐。1979年提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逢春  
找出与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方式中心城市人大工作应当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杨逢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心城市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市化,也推动了民主政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骆静珊  陶犁  
在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区位条件曾一直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其地处我国西南一隅,长期以来只靠贵昆线和成昆线两条铁路通往省外,远离国内旅游热点和温点;虽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但接壤的都为发展中国家,不是直接客源产生国。来云南的外国游客大多是经香港从广州入境,或由北京、广州进入昆明。目前,随着国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以及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在医位上的优势已明显突出。作为云南省的旅游中心城市昆明,如何发挥其在云南旅游省以及东南亚旅游圈中的作用,抓住机遇,完善城市的社会功能,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葛燎原  
宜宾是我国西部地区 ,特别长江上游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依托城市和西南煤电基地。充分发挥宜宾市的经济聚合与辐射作用 ,对于西部地区 ,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加快宜宾市的经济发展 ,重重点是打好“三张牌” ,推进“四个化” ,建设“五个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成迪  
发挥优势,努力把大连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姜成迪金融中心是以经济中心为基础而形成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中心。其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辐射性,通过中心城市,在资金的融通等很多方面能够对周边乃至全国和国际产生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其服务功能是既为本地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芳  
本文结合党校图书馆的现实,从馆藏、服务、人员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建立党校图书馆信息中心的设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伟  
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的结论是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推动社会需求、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为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是实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功能与作用的重要保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是城市化早期和中期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引领者,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应适时调整城市化战略,放开对特大城市的人为限制,积极探索都市区和城市群建设的有效模式,有序推进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对我国高校的科技评价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要改变长期以来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贡献、重短期轻长远等弊端,科技评价改革必须坚持成果导向、质量导向、贡献导向、协同导向,建立分类、多元、开放、长效评价机制。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确保科技评价发挥好引导方向、激励发展的功能,激发高校科技工作迸发出新的巨大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