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1)
- 2023(11213)
- 2022(9232)
- 2021(8386)
- 2020(6993)
- 2019(15924)
- 2018(15975)
- 2017(30309)
- 2016(16223)
- 2015(18658)
- 2014(18852)
- 2013(18519)
- 2012(17463)
- 2011(16021)
- 2010(16620)
- 2009(15276)
- 2008(15197)
- 2007(13952)
- 2006(12669)
- 2005(11682)
- 学科
- 济(81132)
- 经济(81065)
- 业(47529)
- 管理(46795)
- 企(38089)
- 企业(38089)
- 方法(30965)
- 数学(26788)
- 数学方法(26190)
- 中国(23701)
- 地方(22250)
- 农(21704)
- 业经(19060)
- 技术(17922)
- 农业(14733)
- 学(14438)
- 贸(13605)
- 贸易(13592)
- 制(13293)
- 财(13099)
- 易(13098)
- 地方经济(12929)
- 理论(12898)
- 产业(12785)
- 银(12403)
- 银行(12382)
- 发(12368)
- 融(12300)
- 金融(12299)
- 行(12065)
- 机构
- 学院(243032)
- 大学(239497)
- 济(100750)
- 经济(98548)
- 管理(92109)
- 研究(85473)
- 理学(77986)
- 理学院(77126)
- 管理学(75419)
- 管理学院(74989)
- 中国(64955)
- 京(52812)
- 科学(52439)
- 所(44054)
- 财(43551)
- 农(40209)
- 研究所(39620)
- 中心(39032)
- 江(38852)
- 业大(35139)
- 北京(34054)
- 财经(33744)
- 范(33524)
- 师范(33175)
- 州(31506)
- 农业(31131)
- 院(30748)
- 经(30366)
- 经济学(29999)
- 技术(29389)
- 基金
- 项目(155142)
- 科学(122117)
- 研究(114746)
- 基金(109333)
- 家(95150)
- 国家(94359)
- 科学基金(80894)
- 社会(71923)
- 社会科(68392)
- 社会科学(68377)
- 省(63565)
- 基金项目(56453)
- 教育(53200)
- 划(52307)
- 自然(51002)
- 自然科(49892)
- 自然科学(49886)
- 自然科学基金(48952)
- 编号(47029)
- 资助(46205)
- 发(39411)
- 成果(38231)
- 重点(35418)
- 课题(34051)
- 创(33233)
- 部(33157)
- 发展(31713)
- 展(31203)
- 创新(31079)
- 国家社会(29293)
- 期刊
- 济(120760)
- 经济(120760)
- 研究(74391)
- 中国(56114)
- 农(38552)
- 管理(38206)
- 学报(35829)
- 科学(35034)
- 教育(32953)
- 财(32229)
- 大学(27887)
- 技术(27800)
- 农业(26730)
- 学学(25972)
- 融(23465)
- 金融(23465)
- 业经(21316)
- 经济研究(19253)
- 财经(16777)
- 问题(15343)
- 技术经济(14984)
- 经(14714)
- 业(14570)
- 统计(13967)
- 策(13175)
- 科技(13062)
- 图书(12587)
- 商业(12141)
- 坛(12047)
- 论坛(12047)
共检索到384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贵华
一自70年代初世界性石油危机以来,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革命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仅是对那些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上的新兴技术的概括,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的概念,它从经济角度对一大类产业进行了划分。按现代高技术产业分类,它包括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激光技术,海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秀俊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低通货膨胀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工业领域,传统产业进一步萎缩,高技术产业化,展现于世人面前。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就是以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出台为背景的世界性高技术竞争日益白热化。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经互会成员国的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的相继问世,高技术发展由此受到世界性青睐。发达国家为谋求竞争优势,把高技术发展作为战略问题的核心加以考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利用世界性产业调整的时机,试图进入高技术产品市场领域。这就使得高技术产品的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吴振信
本文从我国现实经济环境出发,以积极促进民营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基于投资驱动的民营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5种投资模式。认为,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科学合理的模式是决定民营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民营资本 投资 模式 高技术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连晨希 王健 刘纪达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领域,构建完善有效的军民生态系统是助力军民融合有序发展、激发军民互动活力的基础。基于共生理论与Logistic增长理论,设计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系统框架,构建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演化方程。选取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等典型产业,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拟合,并模拟和分析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的各类模式及参数。结果表明,1995—2019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协调,推进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需要激发新的增长活力。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互惠共生是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模式生成新能量的主要模式,提高军民共生系数、扩大产业规模容量是提升军民共生能量层级的重要路径。在此基础上,从建设互惠共生交流机制、建设双向能量流动机制、优化互惠共生界面、扩大高技术产业容量、推动产业链协同5个方面凝练推动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瑞基,王科
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并进一步通过国际比较,阐明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遵循中大单元高技术的发展规律,最后,提出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观点。
关键词:
集成电路业 中大单元高技术 政府介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建娟
构建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的3个构成要素——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银行发展效率与高技术产业的2种技术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过程创新模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但与产品创新模式之间不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而非银行发展效率的提升和金融结构的优化;鉴于产品创新是过程创新的目的和载体,目前存在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祖良
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人力水平、创投水平、公共科技服务水平和政府支持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高等教育是最关键的保障动力;又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尚未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康结构,目前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少、中水平省份缺、低水平省份扎堆儿。因此,以省域为单元,促进"四大动力因子"和谐并进,这是实现我国高技术产业腾飞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动力要素 高等教育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志远
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模式李志远1992年,笔者曾发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探讨”一文,文中论述了当时全国高新区存在的几种管理模式的形式和利弊,分析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管理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笔者将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秉福 夏卫东
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群体的勃兴,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效能极大提高,高技术成果有效地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世界的竞争转向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丽平 谷立霞
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投资拉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都能显著推动高技术市场化;投资拉动和技术引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国际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说明,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师俊
“开辟技术创新之路,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中国改革与发展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1、观念: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科学、技术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科学技术联在一起,称之为“科技系统”,而经济则属于“经济系统一。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都在缩短,激光科学在一两年内就变成为成熟的激光技术,表面物理有时很难与集成电路技术相分离。但是,就两者与经济的关系而言,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科学的功能是探索未知,应该允许离开现实的经济远一点,也可以有一点“浪漫”色彩。而技术却实在得多,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