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0)
2022(118)
2021(108)
2020(91)
2019(195)
2018(176)
2017(436)
2016(230)
2015(222)
2014(234)
2013(226)
2012(252)
2011(235)
2010(240)
2009(206)
2008(191)
2007(175)
2006(178)
2005(163)
2004(185)
作者
(620)
(546)
(519)
(496)
(306)
(271)
(265)
(221)
(193)
(184)
(180)
(175)
(170)
(165)
(163)
(160)
(156)
(154)
(141)
(140)
(137)
(135)
(129)
(127)
(124)
(124)
(120)
(113)
(112)
(109)
学科
(1135)
经济(1135)
方法(760)
数学(747)
数学方法(746)
(733)
贸易(732)
(729)
(713)
期货(592)
(402)
金融(402)
管理(326)
市场(320)
(283)
银行(283)
(274)
(244)
中国(221)
(191)
企业(191)
(190)
(180)
产品(168)
理论(156)
(149)
价格(126)
农产(126)
农产品(126)
业经(124)
机构
大学(3228)
学院(3105)
(1716)
经济(1676)
中国(1325)
管理(1155)
研究(1154)
(967)
理学(936)
理学院(933)
(925)
管理学(919)
管理学院(917)
金融(917)
(776)
财经(767)
银行(757)
(713)
(677)
经济学(665)
(662)
中心(653)
(627)
经济学院(617)
财经大学(613)
人民(599)
国人(564)
中国人(562)
中国人民(560)
研究所(479)
基金
项目(1714)
基金(1378)
科学(1322)
研究(1195)
(1168)
国家(1162)
科学基金(994)
社会(759)
社会科(737)
社会科学(737)
基金项目(701)
资助(701)
自然(668)
自然科(658)
自然科学(658)
自然科学基金(650)
(492)
教育(491)
(464)
编号(442)
大学(393)
(390)
中国(385)
(362)
社科(359)
教育部(357)
成果(348)
科研(348)
(346)
重点(345)
期刊
(1657)
经济(1657)
(1326)
金融(1326)
研究(1213)
(654)
中国(563)
管理(449)
财经(408)
理论(395)
学报(377)
实践(361)
(361)
(357)
经济研究(330)
大学(310)
学学(309)
(305)
科学(301)
(276)
国际(269)
价格(216)
市场(215)
问题(199)
上海(198)
农业(198)
技术(198)
世界(181)
统计(167)
商业(151)
共检索到5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茂佳  
在对付通货紧缩问题上 ,人们通常想到的方法大致有三 :一是制造通货膨胀预期 ;二是制造负利率预期 ;三是制造本币对外币贬值的预期。笔者认为 ,这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都难以奏效。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启动国内消费市场乏术的今天 ,应尝试通过发展资本市场 ,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升值效应来求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国权  杨义群  
由于存在对公共投资实际分类上的不统一 ,我们认为以往对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公共资本供给效应的分析有一定的偏差。对此 ,我们在对公共投资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 ,以多种方法重新评价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尤其是增发国债对公共资本供给的实效。结论是以往研究对国债的公共资本供给效应有一定程度的扩大 ,国债公共投资效应的取得 ,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瑾  
通货紧缩划分为"好"通货紧缩与"坏"通货紧缩,我们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坏"的通货紧缩。通过对通货紧缩形成机理的分析,将通货紧缩的形成过程划分为触发过程与持续过程,通货紧缩的触发过程主要表现在货币层面的收缩,而持续过程则取决于实体经济层面的供需关系。如果实体经济层面没有实现供需平衡,单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很可能导致经济滞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吟秋  朱美琴  
本文对近几年我国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下的货币供给特征进行了综述 ,指出在我国货币当局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货币调控的过程中 ,扩大使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对于达到我国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及其优势。最后还论述了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宿玉海  
我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成功以后,从1997年10月份开始物价指数持续负增长,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尽管今年下半年物价指数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治理通货紧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本文试图通过论证金融风险、资本外逃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关连性,说明加强资本管制、控制金融风险是有效治理通货紧缩现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对中国资本外逃现状的描述 根据美国Chenery and Strout(1996)创立的“双缺口模型”,1-S=M-X,即投资与储蓄之差应等于进口与出口之差。由于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仅是一种为便于宏观经济分析所做的假设,在金融效率不高且有资本外流的情况下,上式是不可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峰  康莉  李汶华  
本文利用混沌经济学和向量自回归 (VAR)方法 ,实证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发展趋势。混沌经济学结果表明 ,我国经济在第四个周期陷入混沌运行 ,因此 ,我国通货紧缩的根本成因在于经济系统内部而非外部冲击。VAR结果表明 ,我国通货紧缩的初始冲击主要是民间投资的下降 ,而导致紧缩局面进一步恶化的最主要因素则在于居民消费需求萎缩 ;货币因素是导致民间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 ,而预期因素对于居民消费的急剧下降则起着较为主要的作用 ;民间投资冲击对GDP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而居民消费冲击对GDP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庆  
20 0 2年底 ,中国国际储备已达到 2 84 0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二 ,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种种异议。如斯蒂格利茨就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加剧了世界通货紧缩的观点。本文认为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不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国际储备 ,相反 ,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下 ,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国际储备 ,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庆  
2002年底,中国国际储备已达到28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种种异议。如斯蒂格利茨就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加剧了世界通货紧缩的观点。本文认为,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根源不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国际储备。相反,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国际储备,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雅珍  
本文从股指期货市场的一般功能和做空机制的作用出发 ,分析了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促进合理的投资组合 ;为普通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提供一个工具 ;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减少市场的波动 ,提高市场风险监管的能力。文章对我国开设股指期货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子尧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以实物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资本 市场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以及传导机制的影响,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玉书  
随着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对资本市场发展所引起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货币当局有效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传导效率的关键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