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1)
2023(21123)
2022(18209)
2021(16795)
2020(14141)
2019(32072)
2018(31758)
2017(59958)
2016(32379)
2015(36006)
2014(35530)
2013(34956)
2012(32175)
2011(29104)
2010(29288)
2009(27033)
2008(25759)
2007(22571)
2006(20084)
2005(17785)
作者
(93114)
(77569)
(77022)
(73414)
(49167)
(37333)
(35025)
(30338)
(29612)
(27701)
(26420)
(26341)
(24697)
(24321)
(23946)
(23822)
(22897)
(22736)
(22234)
(22049)
(19224)
(19129)
(18700)
(17836)
(17427)
(17241)
(17154)
(16998)
(15695)
(15326)
学科
(142571)
经济(142430)
管理(89661)
(85322)
(67611)
企业(67611)
方法(57502)
数学(49753)
数学方法(49089)
(39521)
中国(38284)
地方(34270)
(31719)
业经(31432)
(30656)
农业(27348)
(23648)
环境(22921)
(22676)
贸易(22659)
(21850)
理论(21670)
(20658)
(20359)
银行(20301)
(20141)
金融(20137)
技术(20006)
(19503)
(18923)
机构
学院(453530)
大学(452764)
(185031)
经济(181056)
管理(174582)
研究(157933)
理学(150697)
理学院(148935)
管理学(146053)
管理学院(145266)
中国(117238)
科学(98607)
(96541)
(82899)
(79568)
(77003)
研究所(72530)
中心(71847)
业大(68917)
(67996)
财经(65861)
(62334)
师范(61743)
北京(60839)
(59884)
农业(59802)
(57523)
经济学(56002)
(54707)
经济学院(50115)
基金
项目(310920)
科学(244556)
研究(226183)
基金(224488)
(196390)
国家(194739)
科学基金(166923)
社会(143387)
社会科(135810)
社会科学(135772)
(123129)
基金项目(118823)
自然(108105)
自然科(105563)
自然科学(105538)
教育(104626)
自然科学基金(103603)
(102704)
编号(92333)
资助(92081)
成果(74363)
重点(70279)
(69026)
(67601)
(64010)
课题(63957)
创新(59763)
科研(59251)
国家社会(59147)
教育部(57951)
期刊
(209929)
经济(209929)
研究(134559)
中国(90795)
学报(73321)
(70769)
科学(67417)
管理(64671)
(62407)
大学(55643)
教育(52406)
学学(52348)
农业(48807)
技术(40795)
(39619)
金融(39619)
业经(34938)
经济研究(33715)
财经(31966)
(27568)
问题(26871)
(25022)
图书(24384)
技术经济(22512)
科技(21783)
(21415)
统计(21275)
资源(21151)
理论(20390)
商业(20138)
共检索到678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焱   毛珮   冯璐   胡雪枝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平均经济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的经济效率较低。(2)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性弱,近似随机分布,且生态脆弱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边缘地带。(3)县域经济效率主要受到务工人口数占比、村集体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的影响,尽管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区别,但经济发展总体处于“U”型关系的前端,县域规模效益还未彰显。由此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帮扶投入精准度,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焱   毛珮   冯璐   胡雪枝  
基于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全样本数据,运用DEA-BCC模型、Moran’s I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属性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区域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稳定脱贫成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之列服务。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40个生态脆弱县的平均经济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乌蒙山区和滇西边境山区的经济效率较低。(2)云南省生态脆弱县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性弱,近似随机分布,且生态脆弱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边缘地带。(3)县域经济效率主要受到务工人口数占比、村集体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的影响,尽管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区别,但经济发展总体处于“U”型关系的前端,县域规模效益还未彰显。由此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帮扶投入精准度,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永斌  董锁成  方婷  
以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减量利用、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五个维度构建生态脆弱贫困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2005-2012年定西市七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耦合度,并进一步指出障碍因素,为生态脆弱贫困县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建议。研究发现:1)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波动较大,绝大多数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2)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表现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越高的特征;3)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不同,水平较高县区障碍因素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而水平较低县区主要受制于资源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夜礼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后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在"加快"上下工夫,并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已然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乐  靳乐山  
在全面推动生态补偿扶贫的大背景下,科学测度不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对于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的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8月云南省实地调研数据,测算了两种贫困线下区域的FGT指数,分析不同方式生态补偿的实际减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贫困线标准下,现金型补偿和岗位型补偿均降低了区域的贫困发生率,缩小贫困缺口和减少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相比于现金型补偿,岗位型补偿的减贫效果更好,显示出较高的瞄准度和持续性,而现金型补偿对于农户资源禀赋的前提要求和定额支付的特点,降低了其减贫的精准度和持续性。因此,基于农户的异质性特点充分发挥不同补偿方式的协同作用,积极推动补偿标准动态调整和补偿方式多元化发展,是未来深化生态补偿扶贫工作的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焱  胡雪枝  唐婷  冯璐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2个子系统出发,构建12个准则34个指标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云南及16个州市脱贫户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个子系统基本同等重要;(2)2个子系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生态环境增速高于经济社会,大多数州市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3)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多为中度协调;(4)空间集聚性增强,区域差异有缩小趋势。因此,应通过提升医疗养老保障力度,提高人口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关注富裕州市脱贫户生计,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等,不断推进云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焱  胡雪枝  唐婷  冯璐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2个子系统出发,构建12个准则34个指标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云南及16个州市脱贫户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个子系统基本同等重要;(2)2个子系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生态环境增速高于经济社会,大多数州市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3)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多为中度协调;(4)空间集聚性增强,区域差异有缩小趋势。因此,应通过提升医疗养老保障力度,提高人口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关注富裕州市脱贫户生计,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等,不断推进云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佟玉权  龙花楼  
研究表明 ,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一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耦合 ,这种耦合是一种非良性的耦合 ,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革新现有的贫困人口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据此 ,本文提出了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应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发展绿色食品和开展生态旅游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李政  
建立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模型,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经济数据,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考虑到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县域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采用分层比较研究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县域居民减贫增收,并改善县域内部收入分配格局,更重要的是,在不考虑极少数富裕群体的情况下,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发展边际报酬率最高,这说明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包容性增长。此外,对于内部收入差距越大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其收入差距的力度愈加有效,因此,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经济体系的包容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琳  于楣  梁爱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章探讨了云南省德宏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进行的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和体制创新及文化创新,以期为德宏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促进德宏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彩霞  孙海清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之前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2012年之后耦合协调发展逐渐稳定趋向良好(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62);云南省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显著,普洱市与昆明市耦合协调发展良好,怒江州与迪庆州耦合协调发展较差,其他州(市)都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因此,云南省应注重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合理开发林产品;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失调衰退的州(市)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玉梅  丁凤霞  
相对贫困地区农户的贫困防治对我国2020年后扶贫时代的扶贫框架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贫困脆弱性作为贫困防治的关键指标,更加关注农村人口的未来福利特征。文章以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宿迁为研究对象,探究相对贫困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特征及务工对减缓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4 000元、6 000元和8 000元三条贫困线下,脆弱农户占总样本的比重分别为30.70%、43.57%和52.63%;参与务工显著降低总样本的脆弱性水平,且外出务工比本地务工在减缓贫困脆弱性方面更具有优越性。因此,扶贫政策应注重政策靶向目标的修正,将目标更多集中于未来贫困农户;进一步落实产业配套政策,推动就业扶贫,促进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从而实现脱贫可持续性;虽然外出务工更能减缓未来贫困,但在实践中既要考虑收入维度的益贫效率,也应关注支出型贫困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宁  杨洋  党韡  
促进资本高效率配置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资本配置效率的流动性内涵出发,构建行业层面云南资本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的面板计量模型,并应用2011-2016年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云南的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云南的资本配置效率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来看,都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资本配置有效性严重不足且逐渐恶化的特征非常显著,由信贷偏向所致的金融扭曲和由政府干预所致的政策扭曲是抑制云南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原因,同时,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具有促进云南资本配置效率改善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结构完善、持续深化以市场化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未来促进云南资本配置效率优化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