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6)
2023(9223)
2022(7744)
2021(6804)
2020(5345)
2019(11971)
2018(11821)
2017(22360)
2016(11698)
2015(13054)
2014(13076)
2013(13132)
2012(12893)
2011(12014)
2010(12393)
2009(11570)
2008(11280)
2007(10268)
2006(9719)
2005(9119)
作者
(34757)
(29041)
(29023)
(27615)
(18806)
(13875)
(13210)
(11211)
(11181)
(10640)
(10227)
(9661)
(9604)
(9443)
(9151)
(8979)
(8600)
(8368)
(8365)
(8031)
(7578)
(7132)
(7018)
(6879)
(6657)
(6556)
(6396)
(6361)
(5899)
(5704)
学科
(77410)
经济(77257)
管理(30215)
(27805)
地方(24369)
中国(22116)
(21540)
企业(21540)
方法(20715)
业经(17575)
(17364)
数学(15872)
数学方法(15790)
地方经济(15523)
(13130)
农业(11973)
(11705)
金融(11704)
(11686)
(11102)
(10983)
银行(10975)
(10922)
(10833)
环境(10336)
理论(10089)
(9975)
(9800)
贸易(9790)
(9312)
机构
学院(178434)
大学(176737)
(86214)
经济(84550)
研究(70461)
管理(63460)
中国(53666)
理学(52737)
理学院(52060)
管理学(51364)
管理学院(51011)
科学(39193)
(38434)
(37724)
(35794)
研究所(31788)
中心(30443)
财经(28917)
(28504)
经济学(27669)
(26421)
(26033)
(25965)
师范(25771)
北京(25265)
(24872)
经济学院(24416)
(22854)
业大(21483)
科学院(21243)
基金
项目(108132)
科学(86008)
研究(83412)
基金(77353)
(65892)
国家(65271)
社会(57559)
科学基金(55812)
社会科(53490)
社会科学(53473)
(42816)
基金项目(39865)
教育(36966)
(35170)
编号(33235)
自然(31533)
资助(31214)
自然科(30773)
自然科学(30769)
(30433)
自然科学基金(30223)
成果(28028)
发展(25498)
(25082)
重点(24735)
课题(24526)
(23732)
国家社会(23636)
(22228)
创新(20829)
期刊
(112999)
经济(112999)
研究(64082)
中国(43464)
(27280)
管理(26717)
(26681)
科学(23699)
学报(23265)
教育(21490)
(20807)
金融(20807)
经济研究(18951)
大学(18535)
农业(18105)
业经(17441)
学学(17316)
技术(16486)
财经(15593)
问题(14329)
(13657)
世界(10877)
(10696)
技术经济(10601)
国际(10001)
商业(9323)
经济问题(9195)
经济管理(9045)
(8835)
改革(8820)
共检索到300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尚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管理世界》杂志总顾问孙尚清同志,因工作过度劳累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于1996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管理世界》杂志曾得到孙尚清同志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作为《管理世界》杂志总顾问,孙尚清同志生前对杂志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给予了具体指导,并亲自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管理世界》杂志从创办到发展壮大,凝聚着孙尚清同志的大量心血。孙尚清同志的逝世,是我国经济科学和政策咨询研究领域的一大损失。在此我们发表孙尚清同志的遗作《发展观的演进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表达我们对孙尚清同志的深切悼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小苹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2008年中国经济难,主要是难在不确定因素太多。现在看来,去年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既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也经受了雪灾、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的艰难挑战。前所未有的喜忧掺杂,让2008年以来的一切变得扑朔迷离,也让未来的科学发展之路多了几分艰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威莎  
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人口与经济两者不相协调的程度加深。因此,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不是人口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人口的发展。但是,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姚晓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繁荣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教育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和明显。文章认为,教育不但关系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竞争中的地位,更是协调发展我国内部东西南北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唯一手段,而且,发展教育还提高了人民的知识结构水平,储备了未来全局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本,直接制约和影响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武汉与广州等地的研究机构、高校与政府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扩大就业确保每个具有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公民获取就业机会不但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与保证,而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要求努力促进就业。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证,也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拉动消费促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   陈晓华  张红宇  欧阳海洪  夏英  杨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即“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城乡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活力的重大创新。由于“两个统筹”战略思想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必要深入加以研究。本报告将从不同层面描述城乡差距 ,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 ,认识城乡统筹的必然性 ;并通过揭示城乡分化问题的成因、寻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提出实施“两个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对策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彦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环境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以利益相关者分析法为基础的规范分析框架,来研究大型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应,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考察其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志文  
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引发了义乌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之成为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经济强市,创造了独特的"义乌模式"。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义乌模式"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新的"义乌模式"是一个包含市场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区域分工协作等诸多元素的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推进我国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柏乃  张维维  贺建军  
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来看,协调发展既应强调协调,也应强调发展,是协调和发展的综合体。已有文献中,有学者用离差系数来测度协调发展水平,事实上,离差系数只能测度一组数据的离散趋势,也就是说只能测度协调水平,而无法描述系统间的发展度,离差系数在测度协调发展水平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不可否认,离差系数在测度协调度时有着先天的优势,在离差系数上加权发展度效应,则可以更加科学的测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战勇  
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意识江西财经学院国贸系主任、教授战勇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我国"九五"计划的重要特点之一。我国的前八个五年计划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命名的五年计划,这还是第一个,也将对我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财税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初步构建了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2012年将从完善财政体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永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自党的十三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国内理论界对此进行了长期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出发,由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由工业偏向到工农并重、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内涵,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