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1)
2023(6272)
2022(5151)
2021(4600)
2020(3482)
2019(7927)
2018(7673)
2017(14215)
2016(7676)
2015(8550)
2014(8639)
2013(8585)
2012(8584)
2011(7999)
2010(8240)
2009(7596)
2008(7513)
2007(6776)
2006(6375)
2005(6147)
作者
(23407)
(19499)
(19312)
(18327)
(12519)
(9239)
(8756)
(7558)
(7438)
(7097)
(6677)
(6510)
(6348)
(6344)
(6201)
(6024)
(5765)
(5604)
(5566)
(5510)
(5025)
(4814)
(4696)
(4497)
(4418)
(4415)
(4394)
(4341)
(4029)
(3854)
学科
(41590)
经济(41555)
管理(18919)
(18624)
地方(16508)
中国(15617)
(12795)
企业(12795)
(12124)
业经(10435)
地方经济(9510)
(8988)
方法(8818)
农业(8681)
(8593)
金融(8593)
(8318)
银行(8310)
(8233)
(7600)
数学(6914)
数学方法(6854)
环境(6814)
(6731)
发展(6703)
(6677)
(6513)
贸易(6503)
(6174)
技术(6136)
机构
学院(113924)
大学(111376)
(49076)
经济(47970)
研究(46627)
管理(38610)
中国(35780)
理学(31415)
理学院(30938)
管理学(30453)
管理学院(30228)
科学(27361)
(25778)
(24196)
(22336)
研究所(21571)
中心(20514)
(19508)
(19203)
(18390)
师范(18228)
北京(17325)
(16729)
财经(16524)
(15855)
经济学(14905)
(14885)
业大(14804)
农业(14802)
(14747)
基金
项目(68543)
科学(53983)
研究(53629)
基金(46991)
(40498)
国家(40061)
社会(34057)
科学基金(33726)
社会科(32253)
社会科学(32249)
(28151)
基金项目(24117)
教育(23961)
(23380)
编号(22294)
(22004)
自然(19232)
成果(18943)
资助(18838)
自然科(18738)
自然科学(18736)
自然科学基金(18379)
发展(18204)
(17882)
课题(16991)
重点(15976)
(14511)
(14343)
国家社会(13830)
(13811)
期刊
(66502)
经济(66502)
研究(41492)
中国(30729)
(19966)
教育(18367)
管理(16627)
学报(15739)
科学(15732)
(15615)
(15283)
金融(15283)
农业(13818)
业经(12321)
大学(12218)
学学(11171)
经济研究(10904)
技术(10547)
问题(8491)
财经(8271)
(7228)
(7031)
世界(6297)
(6279)
商业(6235)
图书(6151)
(6147)
(6090)
论坛(6090)
国际(5778)
共检索到197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发展观经过了从GDP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发展观,明确突出创新、协调、共享,把创新放在首位,清楚指出"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人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弥补了原有发展观的不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更符合当前的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具有更大的国际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充实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思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发展观经过了从GDP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发展观,明确突出创新、协调、共享,把创新放在首位,清楚指出"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人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弥补了原有发展观的不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更符合当前的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具有更大的国际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充实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思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群慧  李晓华  
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面临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以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基于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创新发展为首要理念的发展观。不同以往的发展观,这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继承性、科学性、战略性和人民性的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天地。新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创新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天地。新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春学  杨新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内部经济规律作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规律性,也预示需要新的发展观指导新阶段的发展实践。新发展观不仅是"五大发展理念",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阶段指导新发展的总思路,是辩证地思考实践发展的科学方法,是对中国经济从量的追求为主转向以质的追求为主的阶段的反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政策思路。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立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或哲学基础。"中国道路"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实践,而且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发展理念都蕴含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中国理论的成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下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进程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2018年,学者从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主要内容的重要意义、新发展理念内在逻辑的多种解读、新发展理念下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等视角对新发展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继续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学者的研究显示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厚度不断深化、现实指向更加鲜明、五个方面有机统一等特点;但对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具体研究、新发展理念如何与各领域结合的研究、对新发展理念的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志军  祁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又一登峰之作,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定盘星和指南针。本文针对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内容分别从新时代视角进行解读:一是创新发展驱动未来,概括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协调发展保障质量,引申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是绿色发展引领方向,归纳为引领经济建设和保障生态安全;四是开放发展促进繁荣,领会为对内开放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五是共享发展赢得民生,突出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同时也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另外,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习近平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经济发展?请看习近平同志的署名文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丁元竹  
均衡发展问题似乎已成为热门话题。为什么要提出均衡这个概念和均衡发展问题?因为现实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如何实现未来社会发展的均衡,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治理模式和新的发展观。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加军  刘焕明  
环境保护理念立足于对国内外环境问题的现实关切,生成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境保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环境保护理念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的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保护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三个维度阐发环境保护理念的创新发展,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生态民主广泛参与、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实践路径,是中国特色的环境话语体系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磊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起点阶段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宏愿的冲刺阶段,要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和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指挥棒",要从客观规律和政治原则双重维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要之策、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之举和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可行之计,要求高水平畅循环、强科技、扩内需、促开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彬  金梦迪  段雨晨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全面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中明确指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国内学者继续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问题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淼杰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可归结为"三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体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升级和集聚,以及三次产业比重调整。贯彻新发展理念须从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和开放五个方面入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通过内外循环的双管齐下,最终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发展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