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6)
2023(10015)
2022(8337)
2021(7526)
2020(6052)
2019(13691)
2018(13502)
2017(25386)
2016(13880)
2015(15618)
2014(15784)
2013(15576)
2012(14814)
2011(13613)
2010(13968)
2009(13065)
2008(13061)
2007(11970)
2006(10877)
2005(10409)
作者
(41040)
(34213)
(34070)
(32218)
(21866)
(16308)
(15383)
(13231)
(13166)
(12424)
(11951)
(11501)
(11266)
(11031)
(10928)
(10574)
(10112)
(9953)
(9852)
(9830)
(8794)
(8529)
(8261)
(7856)
(7760)
(7740)
(7726)
(7587)
(6974)
(6723)
学科
(65503)
经济(65402)
管理(44743)
(38685)
(30644)
企业(30644)
中国(21328)
地方(19093)
(17897)
(17028)
方法(16894)
(16005)
业经(15970)
数学(14022)
数学方法(13853)
(13095)
银行(13073)
(12748)
金融(12746)
(12708)
农业(11967)
(11407)
(10957)
(10852)
环境(10613)
(10444)
地方经济(10442)
贸易(10432)
(10044)
技术(9642)
机构
学院(200945)
大学(198969)
(85049)
经济(83179)
研究(74958)
管理(72285)
理学(59745)
中国(59040)
理学院(59010)
管理学(58137)
管理学院(57751)
(44340)
(43791)
科学(43411)
(38421)
研究所(33953)
中心(33765)
(33584)
(33163)
财经(32718)
(29434)
北京(28493)
(27530)
(27488)
师范(27260)
业大(27037)
(26563)
经济学(26238)
(25480)
农业(25380)
基金
项目(124627)
科学(98319)
研究(94605)
基金(88670)
(76603)
国家(75909)
科学基金(64621)
社会(60872)
社会科(57710)
社会科学(57702)
(49856)
基金项目(46186)
教育(42758)
(41544)
自然(38943)
编号(38208)
自然科(37970)
自然科学(37962)
自然科学基金(37262)
资助(35611)
(32628)
成果(32628)
重点(28782)
(28387)
课题(28384)
(27455)
发展(26473)
(26081)
(26025)
国家社会(25131)
期刊
(108965)
经济(108965)
研究(68282)
中国(51142)
(35166)
(32978)
管理(30219)
学报(28953)
科学(27864)
(25795)
金融(25795)
教育(25324)
大学(22783)
农业(21893)
学学(21369)
业经(18606)
技术(17554)
经济研究(16951)
财经(16883)
(14538)
问题(14015)
(10961)
(10747)
世界(9919)
改革(9629)
现代(9629)
(9629)
国际(9612)
理论(9330)
技术经济(9279)
共检索到336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娜  黄桐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巍  
当前,由于国企改制、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快速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住房公积金运作机制的内在缺陷,使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而住宅商品市场快速发展、住房保障体系相对滞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因素则使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性和公平性受到质疑。新形势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为了解决广大中等和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健全住房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住房公积金应尽快纳入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轨道规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顾澄龙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5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房价的影响,进而系统地分析了公积金制度的住房福利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著促进房价上涨,当前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话,将会使房价下降13.5%。考虑到这样一个预期外的效应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入这一制度的城镇居民购房的贡献度仍有25%,而对于未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这一制度会使他们在购房时付出13.5%的额外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笔者联系工作实际,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政策脱节和个别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公平表象,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等消除住房公积金公平性缺失现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林梅  
本文从分析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作用入手,总结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取得的成果。文章利用最新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江  
未来应在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加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政策倾斜,同时逐步向政策性住房金融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笔者联系工作实际,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政策脱节和个别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公平表象,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等消除住房公积金公平性缺失现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刚  吴燕华  
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住房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笔者通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卡尔曼滤波解法的实证分析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上海市住房市场的量价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有力提高了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同时,也是助推房价泡沫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助推力主要源于政府拆迁。因此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进行微调,以充分发挥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抑制其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代欣  
发轫于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福利分配在新兴国家的一种创新。如何有效借鉴其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进是一大难题。立足于我国现代化住房长期短缺的基本事实,系统梳理了新加坡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历史轨迹及最新进展,数量化和案例式地解读了其优势及问题,而后延伸至亚洲主要经济体乃至同阶段西方工业化各国,探讨其如何通过住房金融或者住房福利政策解决民众居住困难。我国现行公积金制度需要改进信息不对称和福利改善效应不显著的问题,管理的透明和规范程度亦需加强。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会与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和财税体制改革高度关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军  任娟娟  鞠方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和非住房消费水平产生了深刻变革。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评估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非住房消费的影响,检验该制度是否提高了缴存家庭的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能够提升家庭非住房消费,但对于不同工作单位组成的家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家庭非住房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在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的家庭。此外,公积金缴存额增加对于低消费家庭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消费家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导致其因缴存公积金感受到了明显的相对剥夺感。本文的发现对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为消除公积金带来的不平等,作者认为有必要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制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公积金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公积金使用渠道,盘活公积金资产,提升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群体的收益,以增进民生福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恩逸  
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过了近30年的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城镇住房体制新格局,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化体制要求的住房货币化分配机制和社会化的住房供应体系。产权私有化的导向激发了城镇居民积累和创造财富的热情,使得城市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峰  张妍  
本文利用湖北省三地775户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在简单拓展Logit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对居民购房行为的影响,并从居民住房水平以及住房支付能力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公积金对居民购房作用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购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公积金在提升住房自有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无房户及居住简陋家庭参与公积金,显著地提升了住户的购房概率;但对住房投资人群的购房行为影响则不显著,表明公积金有助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以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3)从住房支付能力来看,公积金确实促使了中间住房支付能力人群的购房,但对支付能力极低和极高人群的购房支持作用却不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玉双  张伟峰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住房公积金有如下定义:“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个人每月按规定从工资中扣除缴存的部分;二是单位每月按规定为职工个人缴存的部分,这部分是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向工资货币分配转换的部分,视同职工工资,两部分都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定向用于职工购建住房,职工离退休时本息余额一次付偿,退还给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义务性的长期储蓄,但本质上又不同于个人储蓄,具有普遍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宣宁宁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中直机关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针对中直机关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规范和完善中直机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