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6)
- 2023(10411)
- 2022(8092)
- 2021(6894)
- 2020(5333)
- 2019(11779)
- 2018(11674)
- 2017(22250)
- 2016(11916)
- 2015(13360)
- 2014(13501)
- 2013(13277)
- 2012(12460)
- 2011(11394)
- 2010(11599)
- 2009(10641)
- 2008(10407)
- 2007(9491)
- 2006(8933)
- 2005(8440)
- 学科
- 济(62690)
- 经济(62643)
- 业(31741)
- 管理(30885)
- 企(22862)
- 企业(22862)
- 地方(22368)
- 中国(22345)
- 农(19473)
- 业经(17725)
- 方法(15474)
- 农业(13435)
- 发(13427)
- 产业(13250)
- 地方经济(12742)
- 数学(12538)
- 数学方法(12451)
- 环境(11928)
- 技术(10836)
- 学(10664)
- 融(10653)
- 金融(10653)
- 制(10537)
- 银(10451)
- 银行(10435)
- 发展(10309)
- 展(10285)
- 行(10240)
- 贸(9432)
- 贸易(9421)
- 机构
- 学院(175685)
- 大学(171450)
- 济(77504)
- 经济(75924)
- 研究(67864)
- 管理(62921)
- 理学(52433)
- 理学院(51814)
- 管理学(50971)
- 中国(50800)
- 管理学院(50649)
- 科学(40090)
- 京(37984)
- 所(34502)
- 财(32887)
- 农(31082)
- 研究所(31044)
- 中心(30005)
- 江(29211)
- 范(25371)
- 财经(25193)
- 师范(25105)
- 业大(25024)
- 院(24723)
- 北京(24529)
- 经济学(23824)
- 农业(23805)
- 州(23624)
- 经(22658)
- 省(21509)
- 基金
- 项目(112857)
- 科学(89273)
- 研究(86073)
- 基金(78877)
- 家(68223)
- 国家(67615)
- 科学基金(57658)
- 社会(56152)
- 社会科(53373)
- 社会科学(53365)
- 省(47204)
- 基金项目(41159)
- 划(37987)
- 教育(37205)
- 编号(34837)
- 自然(33358)
- 发(32923)
- 自然科(32542)
- 自然科学(32537)
- 自然科学基金(31933)
- 资助(30404)
- 成果(28042)
- 发展(27324)
- 展(26856)
- 重点(26171)
- 课题(25676)
- 创(24354)
- 国家社会(23648)
- 部(23278)
- 创新(22853)
共检索到287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正国
发展绿色产业,是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型工业化替代传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由于利益目标的驱使,普遍存在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等问题;社会公众则因个体认识的短期性和局限性而持观望或被动参与态度。因此,强化宏观经济利益主体的政府行为、规范微观经济利益主体的企业行为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绿色产业 新型工业化 政府行为 企业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静 黄卫平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从高速增长回归理性、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理念转变的关键"转型期"。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形势。国际贸易领域,"碳关税"的提出也给我国传统高碳产业的转型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无论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新要求,还是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以及"碳关税"的倒逼压力,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静 黄卫平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从高速增长回归理性、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理念转变的关键"转型期"。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形势。国际贸易领域,"碳关税"的提出也给我国传统高碳产业的转型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无论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新要求,还是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以及"碳关税"的倒逼压力,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西 张新芝 李小红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园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园区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此同时,园区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新型工业化视角来探讨和解决欠发达地区园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和园区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新型工业化对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达到93.6%。因此,本文从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产城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工业化要求下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工业绿色低碳节能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建立更加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方面。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的主要方向与重点任务,包括: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节能环保相关服务业发展以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监察,加快建立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和构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等措施,保障重点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战略选择 工业绿色低碳节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驱动下,全球工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提出绿色发展开启了低碳工业化新阶段,同时指出了传统工业化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局限性。其次,根据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实际效果,划分了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主要政策措施和发展特点进行了概括。再次,从投入、产出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与比较,指出中国低碳工业化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上看还有差距。最后,提出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需要坚持和完善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工业化 绿色发展 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贺有利 卫静静
根据《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研究认为,牧区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产业特色,其产业发展应该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具体分析我国牧区产业发展现状后发现,牧区产业绿色化水平低、精深化加工不足、电子商务融合度低、牧区产业规模效益差,提出我国牧区产业坚决不能再走"低质低价增量"的老路,坚决要走"优质高价适量"的绿色发展之路,坚决不能再走"增加畜牧量-增加收入"竭泽而渔的"两增"老路,坚决要走"绿色有机畜牧业-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产品电商销售-牧区全域旅游"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努力实现牧区"绿色有机畜牧业、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产品电商销售、牧区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要努力实现牧区产业的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要努力实现牧区产业"绿色化、工业化、服务化"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范章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属于战后兴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笫二轮工业化,较之发达国家在18和19世纪实现的世界笫一轮工业化,是迟到的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它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有巨大后发优势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将导致中国崛起。“崛起”的经济含义就是把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为现代化经济,把几亿农民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把中国建成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实现新型工化的手段,决不像传统工业化那样靠殖民战争和掠夺,只能靠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共享市场等,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和平崛起”战略,是新型工业化的惟一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范章
本文对工业化历史任务、“崛起”的经济含义、新型工业化特征均作了系统阐述,着重阐明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崛起”则必须依靠对外的和平合作来实现,跟传统工业化依靠殖民掠夺、炮舰政策、殖民战争的手段完全不同。“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意愿”,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进行自觉、长期、艰苦的和平建设的结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新
文章立足山西省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当今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生态化、知识化、一体化和特色化的经验,提出了山西资源型省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支柱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发展 支柱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荫贞
绿色发展既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更是我国"十二五"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这在快速工业化地区尤为典型。文章以东莞为个案,分析快速工业化地区实施绿色发展转型战略所面临的瓶颈,最后探讨其突破方略。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制约瓶颈 突破方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静野
产业园区作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动力,近年来被推到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发展的最前沿。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有着极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但也面临转型升级、园区规划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强、集聚效应较弱,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企业根植性不强、土地集约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为促进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从新型工业化视角出发,一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定位产业方向,合理布局园区功能,大力发展特色园区;二是集聚方式要科学合理、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优势项目等,以此助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凡兰兴
信息产业发展既是市场需求拉动,更是技术创新推动,并以工业为载体加速度地向高新技术拓展,其空间组织形式趋于集群化。南宁市发展信息产业,要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加大信息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南宁市 信息产业 主导产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俊华
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对主导产业发展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战略,同时重视对后续主导产业的培育,可以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主导产业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泳梅 李钢 向奕霓
工业化与环境保护能否协调发展一直是在理论上有争议的话题。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主体区域,水源保护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1%,总面积为3157平方公里;在水源保护工作带动下,西峡县的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西峡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效。西峡县的环境保护成果除了得益于自身较好的气候环境外,以下原因也十分重要:(1)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配套政策;(2)西峡县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3)当地企业通过产品升级等多种手段进行环境保护。西峡县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地方工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从全面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工业发展是保...
关键词:
工业化 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 县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