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0)
- 2023(2398)
- 2022(1785)
- 2021(1523)
- 2020(1129)
- 2019(2626)
- 2018(2328)
- 2017(4057)
- 2016(2115)
- 2015(2501)
- 2014(2548)
- 2013(2668)
- 2012(2840)
- 2011(2737)
- 2010(2872)
- 2009(2604)
- 2008(2384)
- 2007(2160)
- 2006(2100)
- 2005(2105)
- 学科
- 济(19403)
- 经济(19395)
- 地方(7870)
- 中国(6268)
- 地方经济(6066)
- 管理(5923)
- 业(4854)
- 农(3973)
- 发(3942)
- 业经(3917)
- 方法(3790)
- 数学(3366)
- 数学方法(3357)
- 环境(3076)
- 农业(3016)
- 发展(3004)
- 展(2995)
- 企(2917)
- 企业(2917)
- 学(2770)
- 和(2759)
- 融(2727)
- 金融(2727)
- 技术(2679)
- 资源(2410)
- 产业(2375)
- 行(2284)
- 银(2275)
- 银行(2275)
- 贸(2220)
- 机构
- 学院(36557)
- 大学(35825)
- 济(19714)
- 经济(19404)
- 研究(16172)
- 管理(12675)
- 中国(12248)
- 理学(10357)
- 理学院(10211)
- 管理学(10076)
- 管理学院(10008)
- 科学(9430)
- 京(8180)
- 所(8102)
- 财(7685)
- 研究所(7292)
- 中心(6836)
- 经济学(6436)
- 财经(5851)
- 江(5848)
- 经济学院(5682)
- 院(5654)
- 北京(5528)
- 科学院(5483)
- 范(5419)
- 师范(5396)
- 农(5331)
- 经(5283)
- 发(5068)
- 社会(4851)
共检索到65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光召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新的变革的时期。农村变革已经历了五年的实践。去年十月以后,又相继开始了全国城市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科技界,大家是拥护改革的。这个改革的中心是把基层搞活,调动大家积积性,走中国式的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楠
科技统计是对科技活动状况的定量测定,是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实现科技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也是评价科技政策和计划实施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发展科技统计。一、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情况 1985年以来,在宋健同志的亲自倡导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国数千名科技统计人员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科技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批反映科技活动基本情况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科技统计已经开始以多种形式、比较有效地为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服务。各级科技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小兵
从 20世纪 80年代末起,美国创造了二战以后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而日本创下二战以来最高负增长记录。本文从分析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论证当前美日经济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并对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开发 信息技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现在人类正在迈向21世纪。世纪之交被各国视为争夺下一世纪至关重要的时期,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在筹划对策,调整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试图在未来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18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诸多矛盾和困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勇 胡若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庆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铁苗
发展科学技术与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黄铁苗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人们一般都是肯定的。但是,对其内在机理,人们尚缺乏深刻认识。笔者积多年之思考,认为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价值在于能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按照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认为,从客观上按照发展的规律性看问题和研究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是个客观过程,是经过从简单而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渐进、逐步的过程。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劳动、生产所决定的,是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要充分认识和驾驭好这"两面性",才能让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做好服务。文章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以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为根本目的,推动掌握了主动权的、能为中国自己掌控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为此要做
关键词:
人的自由发展 科学技术 服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浩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为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助于教育,这就迫使教育界人士认真地去探讨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保亚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统计的发展同样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统计发展史中,数理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说明了科技进步与统计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八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自然科学由搜集资料阶段跨进到整理资料阶段,由研究既成事实的科学变成研究发展的科学,并为阐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论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飞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新洲
情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谢新洲Abstract: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hasintherecentyearsmakeaveryfastprogress,Thepaperintroducesnewprogresses...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炳坤 廖教章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发展科技振兴经济的纲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于维栋伟大的历史意义现实的理论指导时代的列车正在高速度向2l世纪前进。在这个世纪的最后的年代,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展望未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级差进一步扩大了。90年代,必须重新认识西部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采取切实措施扭转“地区倾斜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重点产业倾斜”的西部开发战略,通过广泛的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西部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农业的发展,从而迅速推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以逐步协调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泊溪 刘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振兴物流产业 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学科馆员服务发展能力建设
振兴建筑业 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振东副部长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专业信息中心的核心能力建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发展分析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并发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转型与发展——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为例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重视农业开发200多项成果技术广泛推广获社会经济效益46亿元
基于网络的开放联合服务系统建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系统的发展模式
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