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5)
2023(7320)
2022(6002)
2021(5278)
2020(4161)
2019(9217)
2018(9094)
2017(16251)
2016(8498)
2015(9630)
2014(9819)
2013(9769)
2012(9673)
2011(9000)
2010(9278)
2009(8379)
2008(8167)
2007(7647)
2006(7128)
2005(6848)
作者
(27692)
(23137)
(23062)
(21616)
(14723)
(11005)
(10305)
(9099)
(8756)
(8456)
(7962)
(7739)
(7680)
(7522)
(7219)
(7103)
(6937)
(6705)
(6634)
(6608)
(6078)
(5818)
(5673)
(5379)
(5290)
(5227)
(5200)
(5141)
(4786)
(4654)
学科
(45888)
经济(45855)
(28280)
管理(25420)
(20463)
企业(20463)
中国(18000)
地方(17178)
技术(16493)
(14133)
方法(11590)
业经(11397)
农业(10603)
地方经济(9832)
(9514)
数学(9288)
数学方法(9197)
(8800)
金融(8800)
(8612)
银行(8597)
技术管理(8543)
(8500)
(8203)
(7945)
贸易(7934)
(7611)
环境(7581)
发展(7076)
(7052)
机构
学院(131458)
大学(128471)
(56600)
经济(55355)
研究(53070)
管理(47917)
中国(40344)
理学(39383)
理学院(38872)
管理学(38254)
管理学院(37997)
科学(32977)
(29788)
(27933)
研究所(24982)
(24000)
(23981)
中心(23725)
(22494)
北京(19859)
(19611)
师范(19420)
(19060)
业大(18731)
(18387)
(18333)
农业(18291)
财经(17941)
技术(17534)
经济学(16463)
基金
项目(81707)
科学(64575)
研究(63298)
基金(55314)
(48184)
国家(47720)
科学基金(40207)
社会(39343)
社会科(37452)
社会科学(37448)
(34624)
基金项目(28668)
(28307)
教育(27355)
编号(25811)
(25076)
自然(23296)
自然科(22748)
自然科学(22743)
自然科学基金(22300)
资助(21945)
成果(21228)
发展(20492)
(20126)
课题(19203)
重点(18931)
(18918)
创新(17798)
(16966)
国家社会(16235)
期刊
(72565)
经济(72565)
研究(45843)
中国(37372)
(23573)
管理(20707)
教育(19921)
科学(19550)
学报(18305)
农业(16723)
(16422)
技术(15960)
(15205)
金融(15205)
大学(13964)
业经(13341)
学学(12775)
经济研究(11285)
科技(10784)
(9420)
论坛(9420)
技术经济(9088)
(9044)
问题(9039)
统计(8807)
财经(8532)
(8160)
图书(7911)
(7472)
(7169)
共检索到22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楠  
科技统计是对科技活动状况的定量测定,是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实现科技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也是评价科技政策和计划实施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发展科技统计。一、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情况 1985年以来,在宋健同志的亲自倡导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国数千名科技统计人员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科技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批反映科技活动基本情况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科技统计已经开始以多种形式、比较有效地为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服务。各级科技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小兵  
从 20世纪 80年代末起,美国创造了二战以后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而日本创下二战以来最高负增长记录。本文从分析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论证当前美日经济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并对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现在人类正在迈向21世纪。世纪之交被各国视为争夺下一世纪至关重要的时期,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在筹划对策,调整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试图在未来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18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诸多矛盾和困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铁苗  
发展科学技术与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黄铁苗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人们一般都是肯定的。但是,对其内在机理,人们尚缺乏深刻认识。笔者积多年之思考,认为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价值在于能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按照政治经济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勇  胡若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保亚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统计的发展同样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统计发展史中,数理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说明了科技进步与统计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八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自然科学由搜集资料阶段跨进到整理资料阶段,由研究既成事实的科学变成研究发展的科学,并为阐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论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飞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光召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新的变革的时期。农村变革已经历了五年的实践。去年十月以后,又相继开始了全国城市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科技界,大家是拥护改革的。这个改革的中心是把基层搞活,调动大家积积性,走中国式的社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张正华  
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合理,现有的人才机制与体制又束缚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流动,使本来存量就不足的人才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制约了人才的能力发挥与价值体现,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不能忽视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问题。论文从"开放"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阐述了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重要性,通过对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状况的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了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对策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认为,从客观上按照发展的规律性看问题和研究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是个客观过程,是经过从简单而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渐进、逐步的过程。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劳动、生产所决定的,是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要充分认识和驾驭好这"两面性",才能让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做好服务。文章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以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为根本目的,推动掌握了主动权的、能为中国自己掌控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为此要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浩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为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助于教育,这就迫使教育界人士认真地去探讨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炳坤  廖教章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新洲  
情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谢新洲Abstract: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hasintherecentyearsmakeaveryfastprogress,Thepaperintroducesnewprogresses...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振武  
电子商务是影响 2 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型经济模式 ,它给我们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充分认识这种挑战 ,抓住机遇 ,优先发展并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优势 ,对我们的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