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
- 2023(1486)
- 2022(1040)
- 2021(931)
- 2020(656)
- 2019(1646)
- 2018(1708)
- 2017(3204)
- 2016(1688)
- 2015(1847)
- 2014(1900)
- 2013(1776)
- 2012(1586)
- 2011(1512)
- 2010(1599)
- 2009(1500)
- 2008(1460)
- 2007(1259)
- 2006(1189)
- 2005(1254)
- 学科
- 济(7918)
- 经济(7911)
- 融(4929)
- 金融(4929)
- 中国(4143)
- 银(3943)
- 银行(3943)
- 行(3886)
- 业(3809)
- 管理(3337)
- 制(2864)
- 企(2669)
- 企业(2669)
- 地方(2605)
- 农(2559)
- 体(2252)
- 业经(2076)
- 方法(2006)
- 体制(1965)
- 发(1942)
- 数学(1841)
- 数学方法(1837)
- 农业(1696)
- 发展(1691)
- 展(1689)
- 市场(1635)
- 财(1575)
- 中国金融(1524)
- 产业(1150)
- 贸(1073)
- 机构
- 学院(22765)
- 大学(22309)
- 济(11153)
- 经济(10905)
- 研究(8994)
- 中国(8855)
- 管理(8014)
- 理学(6437)
- 理学院(6372)
- 管理学(6299)
- 管理学院(6256)
- 财(5937)
- 京(4813)
- 所(4549)
- 财经(4336)
- 融(4331)
- 科学(4320)
- 金融(4261)
- 银(4201)
- 中心(4148)
- 银行(4041)
- 经(3930)
- 研究所(3878)
- 经济学(3818)
- 行(3712)
- 江(3615)
- 经济学院(3373)
- 农(3362)
- 北京(3284)
- 人民(3275)
共检索到41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静静
短期融资券自推行之初就从市场准入、发行方式和规范中介服务等方面明确了市场化导向,将从推动企业体制改革和为资本市场树立良好示范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效应。当然,我们还需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短期融资券的信用风险及其与发展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兆祥
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短期融资券填补了我国短期信用产品市场的空白,是我国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和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国俊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重要举措的短期融资券市场,重新启动近4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它不仅填补了我国短期信用产品市场的空白,更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重要而有效率的直接融资渠道。但目前的短期融资券市场在区域分布、发行主体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协调因素,本质上可归结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以及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因此,推进短期融资券市场协调发展的重点就在于,积极推进落后地区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和努力疏通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通道。
关键词:
短期融资券 非协调性 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袁绍锋 杨云鹏
在完全有效市场条件下,信用风险是反映信用类债券特征的最基本信息,也是决定价差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信用类债券中短期融资券的价差分解发现,虽然信用风险显著影响短期融资券定价,但市场风险才是影响其价差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市场流动性不足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导致流动性溢价总体为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虽已初步形成,但市场效率总体仍然偏低。
关键词:
短期融资券 市场效率 价差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克 冯宗宪
本文对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采用虚拟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不同待偿期限短期融资券的信用价差的差异性,建立短期融资券信用价差期限结构,发现短期融资券的信用价差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进而,统计分析现有各个待偿期限的短期融资券的信用价差分布,认为短期融资券市场蕴藏较大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
短期融资券 信用价差期限结构 信用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游春 胡才龙
超短期融资券的推出是适应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其具有发行期限短、灵活性强、风险低、成本低、收益高和发行主体信用等级高等优点,为企业提供了在短期内获得及时和低成本的资金的直接融资工具,缓解了企业临时性资金紧缺危机。超短期融资券的推出还将增加短期投资品种,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提高了企业直接融资比率,增强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金融市场将产生深远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超短期融资券 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超
2010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超短期融资券这一新型短期货币市场工具。在制度和流程方面,超短期融资券较先前的短期融资券更为简化。在我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超短期融资券的推出有利于改变我国债券市场超短期产品长期缺失的状况,完善债券市场信用产品品种,进一步丰富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及流动性结构,有利于形成短、中、长期兼备的市场化收益率曲线,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超短期融资券 金融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强 吴敏
文章借鉴马尔可夫链统计原理,运用信用等级迁移矩阵,对中国短期融资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驱动力进行研究,得出信用等级迁移矩阵与Logistic回归模型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前进行风险预警的有效工具。同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短期融资主体信用等级迁移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2007~2009年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等级渐向高级别集中迁移,其迁移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外生驱动力,即国家宏观政策与监管法规、评级制度与评级机构竞争的变化,而非内生驱动力,即代表企业基本面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比率的变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梁柱
本文使用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12月18日发行的139只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考察信用评级和货币市场波动对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在2013年6月之前和之后的区间段内显著不同;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主体评级为AAA级的短期融资券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而主体评级为AA+和AA级的短期融资券的信用利差没有显著的差别;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债项的主体评级不能显著地影响信用利差;与经典金融学理论预期相反的是,货币市场波动显著地负向影响信用利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晓求
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在今年的中国金融学会年会上所作的演讲中,着重强调了要提高金融市场的宽度和厚度。市场化改革不仅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市场化体制,更要求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以金融市场为平台的结构性金融改革。从战略角度看,短期融资券市场将成为市场化金融体系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立具有宽度和厚度金融体系的重要战略步骤。
关键词:
短期融资券市场 结构性金融改革 创新平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牛新艳
本文基于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融资券的信用利差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效应,即短期融资券的信用利差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上升幅度大于放松货币政策时期的下降幅度。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短期融资利率与股票收益率存在竞争关系,即短期融资信用利差的上升对股票指数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放松货币政策时期,短期融资利率与股票收益率却存在互补关系。
关键词:
信用利差 非对称性 门限向量自回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晓庆 方大春 郑垂勇
本文在使用外生给定的违约回收率代替隐含违约回收率对结构化模型中的信用溢价公式进行修正后,对我国上市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信用溢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市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信用溢价水平整体较低,但一些短期融资券信用溢价的差异较为明显;模型计算得到的信用溢价与调整后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信用溢价较高时表现较为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谷文林 孔祥忠
融资融券是完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制度安排,它的推出将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从股票市场资本流动性的角度研究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产生的冲击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短期并未对股票市场资本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成因,并对融资融券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融资融券 交易制度 流动性 信用交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喻开志 董文赜 陈翔
汇率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9月数据,在IS-LM-BP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FAVAR计量模型,分析了美元、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元、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相似,但经济发展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影响更大。美元或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短期内我国经济将发生如下变化:消费者信心指数增大、CPI上涨、国际资本流动交错变化、利率上升、房地产投资减少、净出口增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东北证券-复旦大学课题组 董晨 张宗新
本文系统评估注册制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成效,深入挖掘全面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次阻力,以此探究健全注册制IPO市场化询价、定价和承销机制优化的政策路径。研究发现:(1)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有效引导了投资者询价行为,提升了IPO定价效率和市场运行效率;(2)"激励约束相容"的新股询价与定价机制仍部分缺位,市场化充分博弈的IPO定价均衡机制尚未真正形成;(3)强化保荐机构监管,提高投行执业质量,是破解IPO市场化改革"堵点"与"阻力点"的关键环节。基于注册制新股发行改革绩效的系统评估和问题剖析,本文提出加快建立市场化充分博弈均衡定价机制、完善询价机构估值定价依据管理、强化网下投资者分类监管及投行业务全链条监管等制度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