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7)
- 2023(14276)
- 2022(11794)
- 2021(10794)
- 2020(8721)
- 2019(19456)
- 2018(19239)
- 2017(36598)
- 2016(19874)
- 2015(22374)
- 2014(22493)
- 2013(22221)
- 2012(20690)
- 2011(18778)
- 2010(19641)
- 2009(18276)
- 2008(18576)
- 2007(17253)
- 2006(15885)
- 2005(14648)
- 学科
- 业(91236)
- 济(90779)
- 经济(90668)
- 企(73098)
- 企业(73098)
- 管理(69722)
- 农(47513)
- 业经(32366)
- 农业(32026)
- 方法(29510)
- 中国(27002)
- 财(26057)
- 地方(23422)
- 数学(20844)
- 数学方法(20650)
- 制(20130)
- 技术(19199)
- 务(18687)
- 财务(18655)
- 财务管理(18623)
- 企业财务(17578)
- 策(17347)
- 和(16895)
- 理论(16486)
- 划(16300)
- 环境(16269)
- 贸(15991)
- 贸易(15972)
- 发(15598)
- 易(15480)
- 机构
- 学院(295664)
- 大学(283014)
- 济(124864)
- 经济(122249)
- 管理(115719)
- 研究(98454)
- 理学(97704)
- 理学院(96709)
- 管理学(95424)
- 管理学院(94871)
- 中国(79625)
- 京(60576)
- 农(59292)
- 财(57728)
- 科学(57201)
- 所(49860)
- 江(49492)
- 中心(45854)
- 农业(44532)
- 财经(44337)
- 研究所(44198)
- 业大(43963)
- 经(39857)
- 州(39409)
- 北京(38514)
- 范(38357)
- 师范(38040)
- 经济学(35496)
- 院(34939)
- 省(33670)
- 基金
- 项目(181770)
- 科学(144305)
- 研究(141139)
- 基金(128927)
- 家(109959)
- 国家(108736)
- 科学基金(94544)
- 社会(90558)
- 社会科(85432)
- 社会科学(85410)
- 省(75209)
- 基金项目(68095)
- 教育(62885)
- 编号(60158)
- 划(60069)
- 自然(57501)
- 自然科(56049)
- 自然科学(56040)
- 自然科学基金(55057)
- 资助(50919)
- 成果(47889)
- 发(45431)
- 课题(41536)
- 创(40588)
- 重点(40541)
- 部(39474)
- 业(39432)
- 发展(37613)
- 创新(37003)
- 展(36991)
- 期刊
- 济(160801)
- 经济(160801)
- 研究(89453)
- 中国(67600)
- 农(61618)
- 财(47104)
- 管理(46823)
- 农业(41149)
- 科学(39978)
- 学报(38476)
- 教育(34322)
- 业经(33389)
- 融(32885)
- 金融(32885)
- 大学(30801)
- 学学(29040)
- 技术(28736)
- 经济研究(22190)
- 业(21957)
- 财经(21752)
- 问题(21058)
- 经(18868)
- 技术经济(16746)
- 世界(16023)
- 农村(15603)
- 村(15603)
- 现代(15433)
- 商业(15129)
- 农业经济(15086)
- 版(14739)
共检索到472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安民
维护生态平衡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构想,而且是人类社会的实践追求。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由历史上遭受严重破坏,经10多年的综合治理,到目前初现转机的过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生态农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危机和根源一、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减少瘠薄陇中黄土高原是全省人口最密、耕地最集中、垦殖指数最高的地区。由于风成的黄土中含粉沙30—60%,在气候多变诸因素影响下,水土流失占总面积的87.2%,土壤侵蚀模数5000—9000吨/平方公里,年冲走表土2—5厘米,年输入黄河的泥沙3—5亿吨。水土流失对农业资源破坏最严重的是耕地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晔立
本文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支撑4个方面2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利用资源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于应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在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荣芳
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密不可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宁夏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过度依赖掠夺农业资源实现发展,不仅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也极大地制约了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宁夏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宁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虹 王丽玲 刘玉珍
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就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争社
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影响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的负面效应,使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生态农业”。中国学者在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并在政府的推动下付诸实施且已初见成效。目前,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可投入资金短缺、开拓农产品市场等,这些问题的缓解迫切需要发展生态农业。为此,本文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 途径 必然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学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是人类生存与前进的一个永恒主题。但不同的农业战略选择和农业发展道路,表现出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属黄河中游区,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由于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致使农业生态系统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华银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以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体,增加粮食生产,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大农业为依托,农林牧渔综合协调发展,增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淑荣 游珍 蒋慧 赵力 姚红
在概述了现代农业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化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系统生态平衡、软硬件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生态化的发展策略:即实现现代农业主体经营意识的生态化;现代农业规划的生态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化;现代农业经济的生态化和现代农业管理的生态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显谟
居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得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论述了实施“方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实施“方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建平 李忠智
本文依据生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针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分布,提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模式和道路,即“圈层模式”和“生态塬”建设,其中心思想是治理环境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治理环境。作者认为,这是该区摆脱生态和经济双重困境的最佳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青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对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生态重建、经济发展方略和实践进行了讨论 ;指出软硬件技术研究不相协调 ,软科学研究太弱 ,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硬件作用的发挥 ;提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 ,把长远性、全局性和现实性问题结合起来 ,建立起系统性、综合性及表本合一的生态经济复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围绕这个模式 ,提出了建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五个重大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西宁 吴普特 冯浩 汪有科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集雨补灌生态农业是在继承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成功技术基础上,对降雨调控利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降雨径流的富集叠加,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水肥光热因子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同步缓解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双重目标。集雨补灌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集雨补灌 生态农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
生态工业: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李树一、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反思工业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主导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它曾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的福利,创造了以巨大物质财富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但是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证明了传统的工业化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炳涛
日本生态农业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成就。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及市场力量分别对其起到了催生和引导作用,而政府则是其发展壮大的主要推手。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结果,分别从财政支持与技术推广、确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资格认证与监督及协助开拓市场等方面,对日本政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震
黄河绕过河套平原折向南穿越晋陕黄土高原的时候,弯了几道湾,这儿就是山西省的河曲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曲的山河面貌和生产状况发生了巨变,在全县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迈开了一大步。全县土地的林草覆盖率已由1983年的16.7%上升到1989年的31.8%,到今年已接近35%。水土流失的防治面积已达95万亩,占流失面积的5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